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上古昆仑经 » 第66章 凝血之玉(三)

第66章 凝血之玉(三)

    “肯特山因其传奇的经历,被蒙人称为“圣山”。以此山为主题的长调歌曲《金色圣山》,因其哀伤、凝重、意味深长,流传广远。”只见秦风看着眼前的肯特山,脸上的表情极为肃穆。

    听秦风和吉日格拉说完,我凝视着眼前的大山,久久不语。一座神秘的大山,成就了一个民族的繁衍,见证了一个帝国的崛起。肯特山,伴随着成吉思汗的出生、受难、称汗、去世……它见证了成吉思汗一生的辉煌与落幕。山是无语的,可是那呜咽的山风,又何尝不是一曲颂歌。

    “根据那两张地图的指引,在肯特山脉南部,显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红点,其位置就在东经109.52度,北纬47.95度!而从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来看,应该就在我们前方那片树林后面的山上。”这时,只听艺凝在我身边缓缓说着,语气中既充满了期待,又包含着一丝的不确定。

    我看着艺凝点了点头,眼神中给她传递出足够的信心。然后,我又转头饶有兴趣的对吉日格拉问到:“对了,吉日格拉同志,听说你是黄金家族的后裔,那你知道你们家族的起源吗?”

    虽然我之前没有见过吉日格拉,但是我想,包括他在内的山海局所有成员肯定都已然知道我的存在。

    因此,当我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吉日格拉并没有感觉的震惊和冒犯。因为他知道,我问的每一个问题都不会是毫无目的,而极有可能就会对我们之后的行动提供很大的帮助。

    “当然,可是要说起黄金家族的起源,就不能不先说一下蒙古民族的发源。”吉日格拉看着我,缓缓说道。

    “我们知道,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中,可以说,以长城为界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其一是定居民族的农耕文明,其二便是游牧民族的草原文明。当然,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东北的萧慎文明。

    最早见诸我国史料记载的北方游牧民族就是匈奴与东胡。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封狼居胥,大破匈奴。匈奴被击败后,分裂为南北匈奴。南匈奴内迁,北匈奴西逃万里,后来震撼整个欧洲的上帝之鞭,匈奴王阿提拉据说便是当年北匈奴后裔。”听到这里,我对着吉日格拉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再说东胡,东胡在汉初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后,退居乌桓山和鲜卑山,从此分为乌桓和鲜卑二族。乌桓在三国时期被曹操征伐后逐渐衰落,鲜卑一族趁势崛起。晋武帝时期,鲜卑主要分为慕容、拓跋、宇文和柔然等部。

    后来,柔然被突厥击败后,又分为南北两支。其南支逃到辽河上游,成为契丹人的宗源之一。北支逃到雅布洛诺夫山脉以东、外兴安岭以南地区,是为蒙古人的祖先蒙兀室韦。”吉日格拉继续向我娓娓道来。

    “十二世纪初,蒙古人已散布在三河上游、肯特山以及蒙古草原和贝加尔湖周围的森林地带,并分衍出乞颜、札答兰、塔塔尔、克烈、乃蛮诸部。这些部落日后一一被乞颜部成吉思汗吞并统一为一个整体,形成了最终的蒙古民族。

    由此可见,东胡之族系,源远流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听吉日格拉说完后,我发现他的脸上充满了自豪,这是一种对民族价值和归属感的认同,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而我听完也是大受感染,同时对蒙古的起源也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

    “吉日格拉,谢谢。那么,据你了解,东胡与羌人之间有关联吗?”听吉日格拉讲解完蒙古族的起源后,我突然想起了那远在西王母国的羌人。

    那躺在水晶棺中的女人一直是我心中念念不忘的影子。然而,最近我的梦里,又浮现出另外一个女人的样子,她人首蛇身,满脸忧伤,梦里,她把自己叫女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