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高考后十年 » 回家发展

回家发展

    武东看了看手机,是姐姐的及时雨,滋养了他那死去的心。武东用衣袖简单地擦了擦泪水,调整一下心态和情绪,尽量保持用正常的语气接通电话。“姐,咋啦?”

    “最近有空不,元旦了,我和你回家看看。”电话那头传来姐姐亲切的声音。

    “额,我考虑一下吧。”武东听到姐姐声音后,情绪如潮,失控的风暴,无预警地袭来,乱了心跳,掩不住,藏不牢,犹如狂浪拍打礁石,无尽的焦虑与渴望在内心纠缠,最后忍不住开始哽咽了起来。

    “咋啦?又遇到啥挫折了?”姐姐惊讶后,马上关心地问道。

    “我被骗了,那台车我卖了,还不够钱还债。”武东把事情来龙去脉,跟姐姐哭诉了一遍又一遍。

    “没事,我们先回家吧,跟爸妈商量一下。”姐姐并没有责怪武东,还是一如既往地安慰和鼓励武东。

    钟声响起归家的信号,两人坐上了回家的大巴。大巴逐渐远离大城市的喧嚣,留下的只有对家的向往。

    被现实毒打两年多的武东,看着回家的路,仿佛是一条连结着温馨与欢乐的纽带。一路上,武东安静地看着窗外,沿途的风景,总是如诗如画,让人心旷神怡。从城市的喧嚣中抽离,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回家的路就像是一段自我疗愈的旅程。

    “爸妈,我们回来了。”姐姐一边喊着,一边把钥匙插进锁孔,轻轻转动,那种期待和兴奋的感觉,就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幸福的大门。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繁华,可能只有回家,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站在姐姐身后的武东,静静地看着姐姐开门,时不时看看周围的环境。虽然门口的一切都有历史的痕迹,无论是楼梯还是扶手,窗户还是墙壁,但那也是充满美好的回忆的地方,武东发现,原来自己从没有认真地观看自己的家门,然后,自己轻轻笑了笑。

    随着门的缓缓打开,拎着大包小包的武东,内心就像悬挂的时钟,滴答作响,忐忑不定,偷瞄着屋内。

    “来来来,换鞋子、换衣服,我现在就做饭去。”爸妈听到开门声,马上从沙发站起来,快步走向武东和姐姐,接过物品。

    “你们开车回来的吗?”爸爸关心地问道。

    “不是。”姐姐看了看武东,然后回头说道。

    武东默不作声,换了拖鞋,拿着行李回房间。

    爸妈一脸懵逼地看着姐姐,试图在她那里找到答案。

    姐姐一边整理东西,一边说道。“待会吃饱饭再说吧。”

    一家人,安静地吃完晚饭,坐到客厅。最后是姐姐开的头。

    “爸妈,这件事是武东自己的事,由他给你们讲述,不懂就问,你们只需安静的听着,然后分析做出决定。”

    在姐姐的鼓励下,武东鼓起勇气,把所有事情都讲了一遍,也把困难说了一遍。

    妈妈林英听完后,说了一句,由爸爸决定。

    爸爸武福恩,思考了一下。对武东说道。“那剩余的钱,我一笔给你,你拿去还债。不过以后要回家发展了,不要再去珠三角。”

    “嗯,好的。”放弃时的无力感,让武东感到不甘心,但是这两年半的经历,也让武东明白了现实的残酷。

    “之前我们也存了一点积蓄,给你三姐弟备用的,你姐的嫁妆,你弟本来想开修车店的,但是你如今这情况,你看看要拿来做什么。”爸爸跟武东继续说道。

    “那么复杂干嘛,先让他去看看家里的店铺,学学经营一分一毫的辛苦。”妈妈林英说道。

    “我觉得妈妈说的对,那些钱,你们先存着,先让武东学习管理一下店铺。”姐姐附和道。

    武东默默不出声,曾经的热血和不甘心,现在的平静和考量,遗憾也无憾,后悔也无悔,毕竟少字当头,现在的他感觉自己已经没有说话的资本了。

    武东拿起父母给予的几万块,回到了珠海,把那烂摊子收拾了一番。

    再次一人来到了海边,一人独自漫步着、感受着,卸下心里的包袱,似乎准备着回到原点。始于梦想,终于现实。

    海边溅起了的洁白晶莹的水花,轻轻地抚摩着细软的沙滩,又恋恋不舍地退回,在沙滩下划出一条条的银边,像是给浩浩荡荡的大海镶上了闪闪发光的银框,使大海变得更加迷人美丽。

    海风轻轻拂过,带走了城市的喧嚣,留下了宁静与美好。浪花不断拍打着海岸,犹如大自然的交响乐,让人陶醉其中。

    从充满期待初入社会,想在大城市落脚,想打造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没想到,增加的只有教训。越相信别人,只会陷得越深。

    收拾完行李后,武东便回到了小县城,眼里已经没有当初的光,也没有傻白甜的憧憬了。也明白了,无权无势无学历,单靠一人是搞不出名堂来的。新毕业的大学生有多少是北上广深漂一族,有多少人带着希望进入社会,又有多少人带着失望离开大城市。

    武东开始在家里的店铺,学习做生意,虽然门面不大,但是应有尽有,由于是在学校内,面对的都是学生老师。仿佛一切也很简单,日常工作只不过清点货物,看看账单,没有大起大落,每天准时开门、准时关门。这和武东想要的激情生活完全不同,武东的那份年轻的初心和热情也在逐渐消耗。

    “来,老板。拿两包烟。”一名中年人在前台,向武东问道。因为是在学校内,所以香烟都是藏起来的,一般都是卖给老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

    武东妈妈林英为了能卖烟酒,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又注册了一个店铺,但是几乎从不开门,平时进货的烟酒都是拿到学校内卖。

    “好嘞,哪种?”武东打开小腿后面的柜子,笑着问道。

    “那个。”中年人指了指。

    “好的。”

    “继续赊账啊。”

    “赊账,那你怎么称呼?”武东不解地问道。

    “姓韩,之前看店铺的是你妈吧,你问她就行。”中年人说完,再顺手拿个打火机便离开了。

    “啊?哦。”武东一脸疑惑,然后关上柜子,随即在一个本子上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