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一世清穿一世情 » 第二十章 重逢结缘 冒名顶替

第二十章 重逢结缘 冒名顶替

    康熙皇帝在书房废寝忘食的批阅奏折,众多折子里他发现规律,近日递上来的几乎都是奸佞之臣的挑拨,内容大概关于要清除鳌拜的党羽,还有反清复明的余孽,以及藩王势力越来越大要不要削藩的事,弄得他很是头大,这些奸佞之臣说是这么说可真的让他们办起事来,又特别的不负责任,总是敷衍了事。就说去年流民的事,有些小县城的官员一手遮天,将自己蒙在鼓里,虽处置了不少,但贪官污吏,总是清除不完,一时间感到很生气,便把纳兰容若找来说:容若,朕给你个秘密任务,你帮朕去查反清复明的事,其余的事朕再琢磨琢磨,这件事都查清办妥了朕赐你黄金百两。容若说:臣领命,定当竭尽全力。

    容若骑着马领着军队在京城的大小街道搜查,想要捉拿反清复明的余孽以及鳌拜党羽,但凡是对大清朝不忠的一律处斩,已达到杀一儆百的目的。这种在街上明目张胆的巡逻,只是为了诈他们,让他们自乱阵脚,以后再采取下一步的措施。

    领头士兵拦住容若的马说:纳兰大人,那边有个人穿的像个乞丐,反正找不到我们想要的人,我们要不要把他抓了?容若说:找不到人可以慢慢找,也不能滥杀无辜不是吗?在哪呢?带我去看看。

    容若骑着马走到士兵说的那个人面前严厉的说:你是谁?抬起头来,给我看看。那人抬起头来看,容若感到很惊讶,这个人不是那天在破庙里见到的顾廷之嘛!

    容若马上对其他士兵说:误会,误会!这是我朋友,落难了,忍着自尊不去找我。有困难你就不要硬撑吗,说着对顾廷之眨眨眼,顾廷之点点头也没拒绝。

    容若带顾廷之走进家酒楼,点桌酒菜说:顾兄看起来经历了些难事,吃点东西吧先。顾廷之感激的看看容若,也顾不得形象拿起桌上的整鸡就啃起来,骨头渣呛的他发出咳咳咳的声音。

    容若给他拿了碗汤说:顾兄慢吃,慢些吃,不急,酒菜我都付了钱。我还有事给你付了一个月的店钱,还有些银票,你可以在附近租处房子一年两年应该够,你应应急,那我先走了。

    顾廷之说:等等,你怎么不问问我经历了什么,搞的这么落魄?容若笑着说:你既然不想提。我又何必问,如果跟那天一样,我也下不来台,何必呢?我觉得我跟你投缘,两次遇见,所以帮你。

    顾廷之说:想找个人谈谈心,而你又刚好救了落魄的我,所以我想说说心里话。

    容若重新坐下来,听顾廷之讲这个漫长的故事。原来顾廷之生在偏远的山村,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从小爱学习,爱看书,爱讲大道理,在父母种地时经常在田埂上背诗给她们听。稍微大点他考取过功名,而且还高中了,高中状元!

    家里人看着顾廷之高兴的逢人就夸,夸这孩子是个好孩子,非常刻苦努力,十年寒窗终有一天有回报。他也暗自发誓,等他大展宏图就接家里人一起住,让家里的老父亲老母亲还有最疼爱他的奶奶爷爷享享清福,甚至想过要建设家乡。

    启程的日子定了,行李盘缠相邻相亲东拼西凑的都准备好了,顾廷之也以为自己即将踏上自己想走的路,可天不遂人愿,等到顾廷之真的赶往京城,却发现自己被冒名顶替了。

    热血的年轻人怎能接受这种安排,顾廷之怨恨命运不公去官府告,敲响了鼓也有官员升堂,可顾廷之无权无势,官府早就被买通了,他一次次告,一次次被官兵扔出去。甚至他言语激烈的时候,官兵还在官府门口毒打他。

    几次失败于是他决定告御状,可这条路似乎更难走,等他真的有确定的主意,唯一一次机会,却得知皇上去了外地一去就是好几个月,他万念俱灰这以后就经常颓废抱怨。

    家里带的钱不多,之前为了省下店钱也经常什么桥洞都住,什么地方都睡,即使这样钱也很快就用的见底,可他要怎么跟也家里人交代呢?他被顶替了,他告诉大家那个状元是自己的,让家人跟他一起伤心吗?他不想回家乡,一来会被人嘲笑,二来回去他要做什么,像上一辈一样回去种田吗?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他一日都不想过,因为他可以通过这根路看到头,种地帮人放牛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清楚的知道那不是适合自己的路,甚至一度觉得那是深渊。

    容若听的不觉握紧拳头说:怎么会有这样的事,那年顶替你的官员你可曾知道?顾廷之说:当然知道,可就算我提起来,你能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翻案?容若说:你可以试试,我真的有这个扭转乾坤的能力。

    顾廷之摇摇头说:算了吧,这件事已经过去多年,我不愿意再提了,所以你也不要再跟我提什么考取功名。那天看你穿着打扮全然透着一股富家子弟的优越感,还问来问去,心里很是讨厌。

    容若说:理解,我完全能感同身受?那你又为什么去教书呢?顾廷之说:是啊,那是我的信仰。说起来教书这几年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这几年我在酒楼打过工,在铺子里卖过肉,还干过杂工,力巴,赚了些钱,自己能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活,空闲的时间我就买些书来看,也会留出一部分给家里。家里后来知道了这件事,也没有太责怪他,他已经很感激了耶没有催着他回去,他又对着容若说,我还看过很多好书。

    最后那份工作是酒楼收拾卫生,老板起初也一直剥削我的劳动力,但后来看我勤快,也就不故意为难,有一次我见酒楼有许多文人在楼上谈诗作对,我在上菜时一时技痒没忍住,跟人家谈天说地。

    后来老板训斥我,说我不想干就滚蛋,别给他惹麻烦。我也发誓好好干活,可有位文人在我回家的时候跟着我,跟我说了京郊有些孩子想上学但上不起学。她们的父母可以付一半的钱给老师。

    他们不愿意教,有的拖家带口的没办法,怕夫人不愿意,问自己愿不愿去,顾廷之想了想就痛快答应了,因为他觉得与其在酒楼打工,不如干自己喜欢的事,自己的抱负不得已舒展,希望这些孩子能受些教育。他也觉得自己这个念头很可笑,但还是没有拒绝。

    辞掉了酒楼的工作,就跟孩子们在这间破庙里一起学习,自己找来了板材之类的用来写字,学生们就在土地上挨个写。

    自己觉得内心快乐,非常满足,甚至想过这辈子就这么过,可以教学生,值了。

    近日官兵查案,不让我们在那间破庙学习,说那边涉及到谋反案的事,我不服气和各执一词,可胳膊哪里拧得过大腿,我们还是被解散了。学生的父母很快把孩子接回家,我没了工作就继续流浪。

    想去京城重新找我教书这样的工作,可没有要我的,于是我就在街边坐着,遇到了你。

    容若听完这个漫长的故事说:佩服佩服!顾廷之说:我都三十了,三十而立我却什么都没有。有什么值得佩服?不要恭维我了!容若说:不不,我虽然从小生活条件优越,但觉得不如你这几年的经历精彩。要不这样吧,你去我家教书,我家还缺个私塾先生。

    顾廷之脸上露出喜悦又顿了顿说:算了吧,我不进官家门了,官家无情!容若说:我是纳兰明珠的公子,又救了你,你还不相信我的为人!

    顾廷之说:那好吧,我两次遇见你,大概是缘分,等我收拾好自己,就过去教书,不知能否胜任。

    容若说: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顾兄随我来。到时候我们共同探讨,相信你能教学生,又博览群书,我应该没看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