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不想当天师 » 第二十二章 正一盟威符箓

第二十二章 正一盟威符箓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儿过去了九年的时间,现在是2008年,这九年人类世界和异能世界都发生了很多变化。

    得益于九年前张真人夫妇舍生取义的伟大壮举,两个世界之间经乙卯之乱后出现的裂缝终于补上了,两个世界的亿兆生灵才能避免灭顶之灾,两个世界的文明才能得以延续下去。所以人类世界各国政府为了纪念张真人夫妇二人,各自建立了数量、大小、材质等不同的雕塑和纪念碑,当然异能世界的事情是绝对保密的,没有对人类公开的。而在异能世界也到处可见用紫色灵气构建而成的张真人夫妇二人的形象出现在海陆空各个地方,区别于人类世界固定不动的雕塑形象不同,在异能世界的张真人夫妇大部分都是“鲜活的”,有的就像是电影一般记录着张真人夫妇的一生,有的则是张真人在降妖除魔,还有张真人在给众人布道说法,更有甚者是用张真人的形象在讲解第九局新颁发的法律法规,因为张真人夫妇的形象太伟光正了,偶尔也被第九局用一下。

    刘茂林因为身体健康的原因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基本上不出门,偶尔出门的话也需要由他的孙女刘艺昕推着轮椅才可以,这几年刘茂林几次病危,都是靠九年前张之行给的诛仙丸保住了性命,但是现在近八十的他自感已经药石无用了,且看淡了个人生死,只是想着当初答应了师傅的话和小师弟之间的十年之约,还有放心不下他家里的那件事情,所以一直苦苦支撑。

    李冬自从张真人夫妇在他面前羽化之后,内心既痛苦又自责,主动请辞掉了行动队长的职务,但是第九局为了李冬的安全(刚正不阿的李队长两个世界可没少得罪人和精怪。)又考虑他年纪大了,且经过张真人夫妇羽化事件后受了极大的刺激不再适合出外勤行动了,所以第九局批准了李冬的请辞但却给他升了职保护了起来。

    小孙警官在刘茂林退休之前被调到了专门处理人类世界出现的一些灵异诡事部门,这个部门是专门和第九局对接的部门,叫自然与科学深度研究局。小谷警官后面辞职了,他像是受到了什么启示一般,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天选之子,不然怎么可能一天之内出现那么多他所谓的“神迹”。后来几年的时间他利用职务之便还真让他搜集了很多不可思议用科学无法解释事实的证据,从那以后他更加坚定了他是天选之子的信念,他在2006年的时候在各类书刊发表了平行宇宙的理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激起了无数人的讨论。

    而我们的主人公张之行现在已经是一个已经满十八周岁身高一米八五的英俊阳光的帅小伙子了,用公子无双陌如玉来形容也不为过。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他的生活和学习一直是由张管事全权负责,他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就读的是贵族国际学校,白天由三辆车护送去学校,上课期间有八个安保人员在教室门口护卫,同学们对这个奇怪又有派头人的身份一直都有各种猜测,但是从来没有人敢在张之行面前议论他,因为除了上课,私下很少有和张之行近距离接触的可能,现在的张之行是一家贵族国际大学的大一学生。

    张之行这九年的修为大有精进,身上的灵气比九年前增进了百倍还余,对灵气的掌控也达到了收放自如的地步,纵使同修中的高手大德们经过张之行的身边如果不是特意施法查探,也只是觉得这只是一个长得比较帅气比较有气质的少年而已。相比现在,而九年前的张之行更像一个行走的超大灵气球,有修为的人或者精怪都能感觉或者查看到他身上散发出来的灵气。张之行之所以修为会如此突飞猛进和他身上的正一盟威符箓有着很大关系。

    第九局的高层们知道张之行的重要性,知道他必定是这两个世界和文明延续的关键,但是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张之行竟然学会了正一盟威符箓,而且是无师自通。所以血脉天赋这种东西有时候比勤劳本分更为重要。张之行后来把九岁那年灵魂出窍遇见祖天师的事情原原本本的给第九局还有人类世界的三号讲述了一遍,听得他们都摇头连说不可思议,因为一千九百年来,据《天师府志》记载,正一盟威符箓只有前三代天师会,到了第四代开始后的一千多年就失传了。

    正一盟威符箓里面有很多上可动天地,下可撼鬼神的法术,由于天赋异禀,张之行这些年把这些法术都学了个七七八八了。除了记载法术,正一盟威符箓更像一部人间的封神榜,它里面记载了二十四品治对应了人间二十四节气,后又加了四品治对应二十八星宿,所谓品治可以简单理解某个当地神明受香火的辖区。每个品治又分一百零八菉,每一箓又下分八部,一共两万四千一百九十二部,每一部对应一个官方认可并且造册登记的神。

    简单的来说,前三代天师收录了在人间的两万多有修行的人或者精怪,登名造册在正一盟威符箓上面,给了他们不同的品级,法权,享受香火的区域,让他们造福一方,不要为祸人间和整日为了抢香火斗法占地盘搞得人间乌烟瘴气,当然还有对他们的约束和驱使他们协助天师降妖除魔的咒语,所谓咒语就是当初和祖天师约定的密语,我以及我的后人不论身在何处念出密语,你一定要前来相助的意思。比如我们看一下正一盟威符箓上记载的几个“神”(当然这里面的神和天上的上神有着很大区别,主要是人间老百姓喜欢这么称呼他们,可是在天上他们是没有编制的,临时工也算不上,所以祖天师英明又同情他们,便弄了一部人间封神榜,更加类似于本区本镇本村的守护神,每年抬出来游一游的那种,当然也是很值得大家敬畏的。)的记载来看一下,其实每个记载格式都差不多。主要记载他原来的出身,做过什么,在哪一天被哪个天师受箓了,品级多少,法权多大,享多少香火,职责是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犯错如何处罚等规定,反正不管是当人,当神都没有自由。(有的是负责风调雨顺,邻里和睦,有的则是负责保一方平安,降妖除魔,和天师约定的密语是什么,如果天师有召不应该怎么处罚等等。)

    维某年某月某日,某州县乡里,某宫观受某法箓姓某,素被新出老君太上高皇帝王神气在身,不能自分别,今赍信诣三洞法师臣某,请受太一护身将军神符箓,受任之后,太一真神五帝直符千乘万骑随逐弟子之身,度厄长存,当勤心敬法,尊崇大道,不得轻泄神文,一如太上老君律令。

    皇天堂堂,覆弟子身,皇地厚载,弟子不开自通,不扶自行,日月同照,辟除五殃,圣神养育,坐食甘浆,王父相念,奉致仙方,王母相念,延年益寿,玉女相念,焚烧五香,真人相念,语笑相迎,兵人相见,摧折锋铓,力士相见,奸人敢当,桥梁即渡,水为不流,山林进止,辟斥道途,五兵鬼贼,逃避要头,行无不通,止无不休,依科奉受,立得仙度,急急一如太上老君律令。

    再比如:维某年某月某日,某州县乡里,某宫观受某法箓姓某,素被新出老君太上高皇帝王神气在身,不能自分别,今赍信诣三洞法师臣某,请受老君生算定寿,久视保身护命,永为身宝,仙圣感应,奉佩之后,不得轻慢经文,诽笑道士,妬贤嫉能,欺凌寡弱,抑夺不平,行之不犯,十年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