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宅东升 » 第二十章 巧合碰上巧合

第二十章 巧合碰上巧合

    世界上本没鬼,但你联想的多了,鬼自然就会出现……

    人们所说的鬼只不过是源于几种形式,有的源于煞气,有的源于怨念,有的源于修行……

    但是无论源于哪种形式,都离不开阴阳,离不开自然,离不开大道……

    之所以有以上感慨,灵感完全来源于李阳,来源于青龙,来源于黑影,缘起缘灭一切或许都是上天的安排,或许也都是命中注定,或许你只是苍天种在人世间这个土壤里的一颗种子,一茬又一茬的播种,一茬又一茬的收割……

    书接前文,李阳养的小东西在李阳二爷家的水缸里像回了家,欢快的摇摆着身体,吞吐着红色的舌芯,这与刚到李四爷子家的李阳似乎如出一辙,只不过李阳有人的想法能控制的住自己的情绪,可这小青蛇就没有这么多顾虑了,反正它也不是人,也不用长那么多的心眼儿……

    万物从降生到面世都有着一定的机缘和造化,只不过是缘深缘浅罢了,爬到水缸里的小青蛇从下生开始就造化不断,原来它只是一只普普通通的蛇蛋,却被它老妈临死之前生在了井里。

    井是什么,井是灵眼,也就是说一个母蛇把它的蛋生在了灵眼里……

    百来条的小蛇同在一个蛋里,面对大自然优胜劣汰的法则,只有十八之数的小蛇得以生存下去……

    可再次恰逢其会,小蛇又遭到黑影长时间的附浊于身的滋养,即有了一丝灵智,又进化了它的基因,

    世间事怎么那般的凑巧,李阳偏偏到那井边去玩儿,而且偏偏把它抓到了家……

    李阳,何曾也不是一种缘分,原本他只是个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普通孩子,恰逢生他那天正是阴年、阴月、阴日、阴时八字全阴,更巧合的是他家附近还有一口滋养小镇百姓的灵眼,李阳也同样每天能接受灵眼的滋养,八字全阴的人在接受灵眼的滋养难免会产生一丝灵识,灵识产生之后,它就会有意无意的跑去生养他的那个地方,于是就有极为戏剧性的事情发生,有灵智的蛇偶遇拥有灵识的人……

    黑影,原本就是一个女人死去的怨念,可这女人却恰巧死在这口灵眼里,通过灵眼的激发与融合,之后这怨念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重,最后就成了一道人形黑影……

    有一个游方道人,本也是一个世外高人,带着徒弟来到小镇游历,他就发现小镇有这口灵眼,天才地宝有能力者得之,可老道虽然术法很高,但还没修到拿走灵眼的程度,但不看一眼又觉得可惜,高人怎么样,越是高人就越贪,于是这位高人带着自己的爱徒就找到了这口灵眼。

    不看一眼终生遗憾,可看过之后头皮发麻,灵眼居然开始变化,变得不在像灵眼固有的清灵,仔细查找原因,便发现了这一道怨念,老道不知这道怨念是吉还是凶,于是一阵的掐算,可一口鲜血吐到井边。

    这口血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天机,这说明老天爷不让他泄露什么天机……

    老道这人虽然不敢往下算,但他觉得,怨念这东西似邪非正,于是,找到村里原来的村长齐宝忠老齐头,说这口井死过人,一定把这口井封了,不然以后还会死人……

    老齐头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他“觉悟很高”,祖孙三辈贫下中农,他想啊:“连大学生都到我这接受教育,你个牛鬼蛇神还能掀起多大的风”,所以老齐头也没把高人说的话当回事……

    高人看出老齐头是个倔人,无奈之下只能一声叹息,只好出此下策,白天找到一些喜欢宣扬封建迷信的人,开始扇风,开始炒作说村子里闹鬼,晚上带着徒弟一起装鬼,后来村里闹鬼的事闹的沸沸扬扬……

    老齐头觉得这样不行,这样会扰乱民心才又把高人请回来,在井上压了带有符文的大青石,当然那符文也是这位高人写的……

    高人已经走了好多年了,高人和他的故事也鲜有人知道,可那口口井还在,人们不管那口灵眼是否清零,依旧还得接受它的滋养……

    高明回来了,是让人背回来的……

    为了显示自己混的好,不但雇了人,而且穿上了立领的小衬衫,虽然没有四肢但小头梳的倍儿亮,没有手带不了戒指镶了四个大金牙。

    回家的第一件事就得问问自己老弟是咋死的,才能管人家要钱,要多少钱,还得要站住个理字,甭管这理是歪的还是正的,都是乡里乡亲住着,没有总归是不行……

    老齐头家,老齐头在外屋厨房烧火做饭,家里老太太坐在炕里抹眼泪,高成坐在炕头,而高明为了显示自己的派头坐在屋里唯一的木质沙发上,顾的人算是自己的保镖吧,站在身后……

    高成首先就坐不住了问:“大哥,你说咋办,咱弟人就死在李国富他家门口的那口井,而且还是死他手,咱不整俩钱花花那得多窝囊……”

    高明问:“哪口井?”

    高成:“就是梁艳自杀的那口……”

    高明:“哼……”

    听见高明的一声轻咳,高成立马住了嘴……

    高明看了自己的弟弟,哀叹一声:“哎!都是乡里乡亲的,咱也不是贪便宜的人,但人死了就是死了,适当出点丧葬费也是应当应分的。”

    高明的那声哀叹也不知是感叹自己弟弟的不争气,还是感叹老李家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