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洪荒:重生成镇元大仙 » 第四十六章:红云同行,女娲明悟

第四十六章:红云同行,女娲明悟

    火云洞

    镇元子坐在红云对面,端起香茗品尝一口,对着红云说道:“道友,好口福啊!”

    “哈哈哈,谬赞了,观道友此时气势,上次一别后,道友道行大有提升啊”

    红云哈哈一笑,看着镇元子问道。

    “有些心得,小有提升,道友道行也比上次精进不少啊”

    镇元子点点头,又反问道:“道友,可有感到证道机缘?”

    “证道机缘吗?并没有感应到”

    红云摇摇头,神情黯淡的说道,突然好似想起了什么:“难不成道友有了此感?”

    “贫道并无感应,不过贫道知道谁有了感应”

    镇元子在红云热切的目光中,缓缓摇了摇头,徐徐说道。

    “哦?是哪位道友?”

    红云满脸热切,急促的问道。

    成圣啊!不死不灭!他们这几个天定的圣人,此时已经有人感应到了机缘,是不是意味着他们的也快了?怎能不眼热。

    “女娲道友”

    镇元子看着热切的红云,回到,心中也是感慨,成圣面前,哪怕曾经再洒脱的人,也不能免俗啊!

    “哦?竟是女娲道友?”

    “道友很疑惑?”

    “没错,没想到女娲道友成圣竟还在身怀开天功德的三清之前”

    “女娲道友身具大福缘,先一步成圣并不稀奇”

    “那道友莫不是有什么想法?”

    “想法到时没有,只是想邀请道友一同前往,或许能有所得”

    镇元子面对红云的询问,摇了摇头,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那道友,咱们现在就动身如何?”

    红云听到镇元子这么说,就想要立刻动身,谁都不知道女娲机缘何时到,何时能成圣,但早去总比晚去好啊,不怕错过。

    看着急切的红云,镇元子不禁失笑,笑着说道:“道友此时就已经按捺不住了?女娲道友已经到洪荒将近千年了,仍是没有找到机缘,道友无需心急”

    “那倒不是,只是此时去的话,估计还能和女娲道友交流一二,看能否有所启发而已”

    红云悻悻一笑,也是察觉到了自己的失态,只好解释道。

    “既然如此,贫道也不好扫兴,那道友,这就一同出发吧”

    镇元子脸上笑意不减,点头说道。

    。。。。。。。。。。。。。。。。

    洪荒东部

    女娲游历洪荒,不知不觉已经临近东海之滨,她这千年以来,四出游历,在这大地之上,收获颇丰,道行都有所精进,但就是这冥冥中的一线机缘,总是在感觉到即将握住时,差那么一线。

    每每都似有领悟,但却总是不得要领,只差这一点儿明悟,便能明了证道机缘。

    千年年游历下来,已让女娲明白,盘古洪荒,天道之下万物众生的造化,对造化之道已有不少领悟,但偏偏差那么一点儿,就是不能领悟成圣契机。

    因此,女娲如今的心情非常郁闷,最开始对于感应到证道机缘的欣喜,此时已经被消磨干净了。

    这千年来,她时常闷闷不乐,苦思其中道理,显得郁郁寡欢,几乎都要入魔的征兆!

    就在这时,女娲却是感应道两道强大气息正在靠近,她立马提高警惕,这里是洪荒大地,此时属于巫族地盘,她乃是天庭的皇者之一,自然不敢大意,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随时准备动手。

    等到她看清来人后,脸上露出惊讶之色,道:“镇元子道友,红云道友,是你俩啊”

    镇元子和红云两人联袂而来,远远的就感应到了女娲,两人靠经就看到女娲如临大敌般的,看着自己,不禁疑惑道:“是我二人,道友这是?”

    “没什么,误会了,贫道还以为是巫族来人”

    女娲松了口气,说道,接着又问道:“二位道友,你们这是要去哪?”。

    “道友,我们。。。”

    红云刚要开口说话,就听见旁边一阵咳嗽声传来,打断了他想说的话。

    “咳咳”

    镇元子干咳两声打断了红云,结果话来:“我们二人游历到此处,远远的就瞧见了女娲道友,就走了过来”

    “哦!原来如此”

    女娲并未怀疑,镇元子喜欢在洪荒中瞎晃荡这件事,这些大神通者都是知道的,所以她也就当成了这只是一次偶遇而已。

    看着女娲没有怀疑,镇元子明知故问,对着女娲反问道:“那道友,你这是?”

    女娲闻言,那股苦闷之意再度涌了上来,道:“先前老师与我说过,将来我自有一番大机缘,我之前有所感应,那机缘就在洪荒大地之中。”

    说着,声音渐低,没有继续说下去。

    “道友这是即将证道,贫道在此先祝贺道友了啊”

    镇元子继续装傻,他当然知道女娲机缘何在,但这种事能大咧咧的说嘛,说出去不等于告诉别人自己有问题吗?

    “道友说笑了,贫道游历洪荒多年,一直在寻找机缘,却一直不得法门”

    女娲苦恼的说道,找了这么久,一直有感觉吊着,但一直拿不到,心中烦闷,可想而知。

    “道友,你这证道机缘的感应是怎么感应到的?”

    红云在一旁忍不住了,声音急促的对着女娲问道。

    “贫道并没有做什么,自然而当然的就生出了感应”

    女娲没有隐瞒,如实告诉了红云,他也是鸿钧门下,日后必能成圣,不怕他生出对自己鸿蒙紫气的觊觎之心,自然无妨。

    听到女娲的回答,红云一脸失落,机缘只看契机的话,那自己就只能等了。

    “道友,你与女娲道友都是必定成圣之人,何必急在这一时?”

    镇元子从中打了个圆场,安慰红云道,而后又转头向着女娲说道:“道友也不必烦闷,时机一到,自然水到渠成”。

    “道友不知,贫道每每有所明悟,却总是不得要领,这一线之机,我苦寻良久不得其解”

    女娲叹了口气,郁闷道。

    “哦?道友此言何解?”

    镇元子反问道。

    “道友,贫道游历洪荒许久,明悟盘古造化,我的证道机缘大概就在这造化二字之上,而我的这丝不接,就在这上面,道友,你有没有感觉,这洪荒大地看似完美,但却好似缺了什么一般?”

    女娲大概解释了几句,随即向镇元子问道。

    “洪荒有缺?”

    一旁的红云听到女娲的话,也是压下了心中的失落,喃喃道。

    “洪荒乃盘古开辟,造化而来,孕育无数种族,许多种族强大、兴盛一时,但却不得长久。”

    镇元子假作微微思索,接着开口分析似的说道:“就像太古龙、凤、麒麟三族,何等强大,但终没有坐稳天地主角的位置”

    “如今巫妖也是如此,为争夺气运,坐上天地主角的位置,纷争不断,杀戮不息,相互争斗,不死不休,双方之间矛盾不可调和,如今两族业力便日渐浓厚,居高不下,一旦量劫来临,必是下场堪忧。”

    “嗯!”

    女娲陷入沉思,美眸闪过明悟之色,口中说道:“没错,如今,洪荒之中杀戮之气愈重,洪荒上空的业力浓厚无比,可还是不停争斗”。

    “所以,若说洪荒缺什么,我想那就是一种能够长久占据天地主角之位的生灵,结束这种杀伐连连的情况罢。”

    镇元子见女娲神色,又道。

    “嗡!”

    心中的明悟越来越清晰,听着镇元子所说。

    某一瞬,女娲感到元神中鸿蒙紫气剧烈震动,迅速与元神相合,一种玄妙的感悟升起,好似闻道般,身心、灵魂中都充斥着一种大欢愉、大喜悦一般。

    “原来如此!”

    女娲低声,喃喃着说。

    “轰!”

    体内陡然一声轰鸣响起,随着这种明悟从心头升起,女娲终于明了自己证道机缘。

    那便是创造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灵出来,不要像巫、妖那样好战嗜杀,争勇斗狠的种族,从而领悟造化之道,到时自己可证道成圣。

    “多谢道友指点,让女娲领悟了成圣机缘,女娲感激不尽。”女娲款款起身,俏眸望向镇元子,语气带着感激的笑问道:“我要创造一种新的生灵,领悟造化大道,不知镇元子道友可否推荐我什么样的种族更合适呢?”

    镇元子沉默了,起身踱步,好似思考。

    不一会儿,来到一小河边蹲了下来。

    “嗯!”

    女娲奇怪的看镇元子一眼,紧跟过来。

    “道友请看。”

    陡然,镇元子伸手指着河中叫道。

    “嗯!”

    女娲一愣,低头向小河瞧去。

    只见清澈的河水照出了镇元子和自己的倒影,清晰异常!

    “嗡!”

    女娲娇躯一震,好似有一道灵光划过心田。

    洪荒各种生灵都有了,唯独没有向自己一样的生灵,那我为什么不创造一种与自己一样的生灵加入世间呢?

    想着想着,便蹲下身来,随手从河边掘起一团泥土,参合了水,按照自己的样子,捏造出个泥人来,轻轻放在地上。

    然后转头看了看身旁的镇元子。

    只见镇元子

    此刻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心中顿时没来由地一慌。

    “我”

    “我明白,生灵万物,分属阴阳,你看便是。”

    镇元子倒是一脸坦荡,平静地看着女娲。

    女娲听完,与之对视几秒,大概记住面貌后,连忙转过头去,俏脸上略微有些红润。

    再度伸手取出一团河泥,再次捏造起来,相较之前,更为熟练了些。

    一会儿,一个和镇元子又两三分相似的小人便被捏了出来。

    女娲想了想,将两个泥人放在了一起。

    除了开始时女娲心中有些慌乱外,之后一段时间,便安静地坐在河边,慢慢的捏造泥人。

    像是在普通生灵在玩耍一般,没有动用任何法力,坐在河边,只是一个接一个地捏着泥人。

    不一会儿,地上便出现了几十个大小相同,相貌与他们二人相似的泥人。

    看着这些泥人,女娲心中欣喜不已。

    但仔细看去,她又总觉得这些泥人少了些什么。

    于是便坐在河边思索起来。

    而镇元子则是默默站在一旁,一点点厘清记忆中有关洪荒的思绪。

    两人便保持这样一坐一站的姿势,一晃便是数年时间。

    忽然,女娲似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