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好日子 » 第四十八章 贾政升迁右通政

第四十八章 贾政升迁右通政

    徐贡身为礼部尚书,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学子被毁掉。他想和贾琅谈谈,用什么条件来换这些学子脱身。

    贾琅对徐贡感官还不错,就没有拒绝,说道:“徐阁老,既然你开了口,本侯就给你这个面子。让本侯放过那些书呆子也不是不行,问题是你那什么补偿?本侯这次可是差点儿就没命了。”

    徐贡见贾琅愿意谈,心里松了一口气,说道:“靖远侯有什么条件就提出来,老夫会认真考虑。”

    贾琅想了想,说道:“本侯得陛下厚爱,少年封侯,官居高位,又有一份不小的家业,实在没有什么想要的。”

    徐贡嘴角抽了抽,他知道贾琅说的都是实情,可是还是觉得这些话太扎心。他提醒道:“靖远侯,你没什么想要的,你的亲眷呢?”

    贾琅一拍额头,说道:“徐阁老提醒的是。我们家二老爷在工部员外郎的位置上呆了十几年了,早就该升迁了。工部的事情太繁琐,不太适合二老爷。我听说通政司还缺个右通政,这位置不错,挺适合二老爷的。”

    徐贡思索了一会儿,点头:“这事儿老夫去运作。”

    贾琅说道:“本侯会让锦衣卫向大理寺移交卷宗,那些学子与刺客并无关联。”

    荣国府,荣庆堂。

    贾赦走后,贾母郁郁了几天,然后就恢复过来。她是侯府大小姐出身,后来嫁入国公府,经历了太多大风大浪,适应力极强。

    今天,贾母在荣庆堂设宴,把东西两府的内眷叫到一起高乐。王熙凤高声说笑,插科打诨。贾琏袭了爵,她终于如愿以偿,有了三品诰命的身份。因此,她这些天说话声调都高了几分。

    正说笑间,贾政一脸喜气的走了进来。在场的都是家中亲眷,而且武勋家里礼法也没那么严苛,也用不着避讳。

    贾母好奇问道:“这是有了什么喜事?”

    贾政没有了往日的稳重,兴奋的说道:“儿子做了通政司右通政,正四品。”

    贾母大喜:“这是连升了三级?好啊!好啊!”

    工部员外郎是从五品,通政司右通政是正四品,相差三级。

    王夫人也大喜,贾政终于升官了,还连升三级,大喜事啊。

    她说道:“恭喜老爷!皇上这是要大用老爷了?”

    贾政闻言,收敛住脸上喜色,说道:“此次多亏了琅哥儿。”

    贾母奇道:“此话怎么说的?”

    贾政说道:“因为琅哥儿遇刺的事儿来,国子监有一百多学子被关进大理寺大牢。徐阁老寻琅哥儿商议,想要把那些学子放出来。琅哥儿同意放过那些学子,条件就是让我做通政司右通政。”

    贾母感慨道:“琅哥儿是个有情义的。你以后要好好做事,不要辜负了琅哥儿的心意。”

    贾政说道:“母亲放心,儿子定会好好做官。”

    贾母想起了贾赦,说道:“你大哥要是不那么糊涂,何至于落到如今这样的下场。”

    王熙凤劝道:“老祖宗,您就不要再伤心了。老爷升了官,这是喜事,咱们应该高乐才对。”

    贾母笑道:“凤丫头说的对,这是喜事,应该高兴。对了,琅哥儿呢?这两天怎么没见他过来。”

    清姨笑道:“他最近和那些读书人闹的不像样子,皇上很是头疼,就让他去九华宫陪太上皇,说是要他修身养性。他这两天都留在宫里过夜,没有回来。”

    王熙凤笑道:“琅哥儿这圣眷也是没谁了,别人都是闭门思过,到他这儿却是进宫陪太上皇。这份殊荣,真是让人羡慕!”

    九华宫。

    贾琅在陪着隆兴帝下棋。两个人的心思似乎都不在棋盘上,落子都很随意。

    隆兴帝落下一子,问道:“你对几个皇子怎么看?”

    贾琅脱口而出:“坐着看。”

    隆兴帝一愣,呵呵笑了两声,说道:“你個小东西,少给朕耍滑头,说实话。”

    贾琅与隆兴帝相处久了,觉得这位老皇帝挺好相处,说话也就随意了许多。隆兴帝不仅不在意,还更加喜欢这小子了。

    贾琅挠挠头,说道:“我和几位皇子也不熟啊。如果非要我说,那我说差了,您可别怪我。”

    隆兴帝说道:“你随便说,今天的话不会传出去。”

    贾琅一脸认真神色,轻声说道:“大皇子性情急躁,需要磨练。二皇子心思细致,少些开朗。三皇子懂得享受,眼光独到。四皇子酷爱读书,道德君子。五皇子谦虚谨慎,温顺纯良。”

    隆兴帝说道:“你的意思是大皇子鲁莽,二皇子狭隘,三皇子顽劣,四皇子迂腐,五皇子懦弱。朕没理解错吧?”

    贾琅不承认:“臣绝对没有这个意思。”

    隆兴帝又问:“孝安亲王呢?”

    贾琅道:“阴狠歹毒,擅长以诡计行事,是个祸害。”

    隆兴帝一愣,疑惑道:“他怎么招惹你了?”

    贾琅忿忿的说道:“五城兵马司清剿京城帮派,发现他与多个帮派勾结,还私藏弓弩,其后更是多次派人刺杀我。”

    隆兴帝问道:“伱没有把这些上报皇帝?”

    贾琅郁闷道:“报了呀!陛下说证据不足,无法定罪。”

    隆兴帝笑道:“所以你就跑我这儿告状来了?”

    贾琅说道:“这天下总要有人讲理的地方吧。陛下那里讲不通,就只能找您老人家了。我就想不明白了,不就是清剿了几个与他江湖帮派嘛,那些产业后面也还给他了,怎么还咬着我不放。”

    隆兴帝心想,这是几个帮派的事儿吗?你小子都干什么事儿,自己心里没点数吗?你给孝安亲王扣了个勾结军队,私藏弓弩甲胄,意图谋反的罪名,还故意宣扬的满城皆知。他要是不恨你才是怪事儿。至于是几次刺杀,或许孝安亲王派人做过,但是肯定有人混水摸鱼。谁让你这小东西得罪人太多了。从宗室到勋贵,从朝中大臣到地方官吏,从大儒名士到万千学子,就没有几个不想看你小子倒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