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好日子 » 第二百三十章 易梦回归玉皇庙

第二百三十章 易梦回归玉皇庙

    酒宴结束,牛继宗等人离开,穆松留了下来,与贾琅三兄弟移步无忧园。四人边在美景中漫步,边商量如何彻底消灭回纥人。当初征伐准噶尔人,贾琅只率领了两万多兵力。这次对付回纥人,贾琅却力主出动七万多精锐士卒,目的就是彻底铲除回纥这颗毒瘤。拥有后世记忆的贾琅,非常清楚这些回纥人极度仇视汉人。只要有机会,他们都会疯狂残害汉人。

    此次回纥人在大乾兵锋正盛时意图暴乱,主要是因为朝廷加强了对青海和西域的控制,向西域大量迁移汉人,并且封锁了嘉峪关,将回纥人的活动区域限制在雍凉中东部以及陕西西北部,这让回纥人有了强烈的危机感。加上西北连年大旱,粮食欠收,而朝廷推行迁移百姓来代替赈灾,回纥人也在迁徙之列。朝廷意图通过这种方式将回纥人分散开,对他们进行同化。

    回纥人信奉缠头教,在他们心中教法大于律法。朝廷对回纥人的新政策损害到了缠头教头目们的利益,他们鼓动信徒铤而走险袭击移民队伍,准备在雍凉掀起一场大暴乱,逼迫中央朝廷做出让步。回纥有百余万人,缠头教头目不认为朝廷会对回纥人赶尽杀绝。可是这次他们打错了算盘,主导大乾军务的贾琅对回纥人深恶痛绝,下定决心要对回纥人来一次犁庭扫穴。

    贾琅对穆松三人说道:“这次出兵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的消灭回纥人的有生力量。尤其是缠头教的头目,一个都不要放过。缠头教的寺庙,必须全部摧毁,一座都不要留下。回纥人与准噶尔人有所不同,准噶尔人通过教化,能够融入咱们之中。回纥人骨子里仇视汉人,他们的妇孺同样如此。告诉兄弟们,回纥人无论老幼妇孺,全都是嗜血的恶狼,想要活着回来,就不能对他们有丝毫的仁慈之心。”

    穆松说道:“俘虏如何处置?全都杀了,会引起文官们的非议。”

    贾琮接话道:“青壮送去修路筑城,年轻女人赏给给还未娶亲的士卒为妻,其余人发卖给汉人为奴。这些回纥人不得再信奉缠头教,他们的饮食习惯也必须与汉人相同。敢有违抗者,立刻处死。”

    贾环补充道:“他们要学会说汉话,不得再用自己的语言。要穿汉服,不得再穿回纥服饰。”

    贾琅说道:“就这么定了。你们尽管放手去做,朝廷方面的由我来盯着。如果有人跳出来为回纥人说话,我就送他去西域吃沙子。”

    大观园,玉皇庙。

    消失了许久的白莲圣女易梦出现了,向婉姨汇报了白莲教最近的发展情况。如今白莲教将发展重心转移到了西域,安西以及吕宋,暹罗等海外之地。与海盗,流寇,马匪等势力相互配合,刚柔并济,为汉人开拓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婉姨看着出落得越发漂亮的易梦说道:“你这次回来,就留在贾府多住些日子吧。平日里多与贾琅相处,这小子风流成性,身边女人成群。你离开这么久,再不主动些,就要被他忘到九霄云外了。”

    易梦咬牙说道:“我早就知道他是个登徒子,当初我就是太傻了,才会被他哄骗。我姐姐更傻,被他从金陵骗到京城,如今更是为了他入宫去保护皇帝的后宫。”

    婉姨笑道:“你就不要在我面前嘴硬了,我还能不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最近他在谋划收拾回纥人,应该会比较忙。你让教里的兄弟姐妹多搜集雍凉那边儿的情报,尽可能给贾琅提供一些帮助。”

    易梦摇晃着婉姨的手臂,娇嗔道:“师父,他许诺了你什么好处,让你对他的事儿这么上心?”

    婉姨说道:“他许诺将来会在海外寻一处地方,建立一个以白莲教为国教的理想佛国。这个条件很有诱惑力,我实在无法拒绝。”

    易梦点头说道:“难怪师父会帮他说话。要是真能建立一个佛国,师父你就是女皇了。”

    婉姨说道:“我没有兴趣做什么女皇,建立佛国只是为了完成历代祖师的心愿罢了。贾琅说过,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阶级斗争,理想国是不存在的。这话很有道理,白莲教内部的本来就存在争斗,并不是建立了佛国就能消除的。佛国建立后,我就会退出白莲教,寻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隐居。你如果有兴趣,女皇的位子就由你来坐。”

    易梦摇头说道:“我不想当什么女皇,我更喜欢自在的日子。”

    荣国府。

    贾环领着贴身丫鬟如意和小吉祥来看望赵姨娘。再过几日,贾环就要领军出征,这一去短则数月,长则一两年都有可能。赵姨娘心里十分不愿意贾环再上战场,可是却也没有办法阻拦。故而对贾环横挑鼻子竖挑眼,不痛骂贾环一顿,她觉得自己的气都出不顺。

    赵姨娘拿手点指贾环,嘴里骂道:“你这個蛆了心的孽障,没造化的种子。好好的日子不过,偏偏要跑去打打杀杀。伱自己想想,这两年有多少囫囵个儿的日子,好几回小命都差点儿丢了。我看你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没个记性。”

    贾环耷拉着眼皮,满不在乎的吃着桂花糕。吃的有点快,噎了一下,连忙示意小吉祥喂自己喝水。对于赵姨娘的喝骂,他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连一个字都没有放在心上。反正赵姨娘骂人的话就是那么几句,也不懂得换什么新花样。贾环听了这么多年,早就习惯了。

    赵姨娘骂了一会儿,见贾环完全就不当回事儿,也就泄气了。随着贾环的爵位越来越高,赵姨娘在贾家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府里的丫鬟婆子也没人敢再跟她对骂了。赵姨娘自持身份,也不愿意主动去寻丫鬟婆子们吵架。府里的主子们她又不敢招惹,探春和贾环就成了她发牢骚的对象。贾环自己无所谓,却不让赵姨娘骂探春,还搬出了贾琅。赵姨娘很畏惧贾琅,所以她就只能没事儿骂骂贾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