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雨夜行剑歌 » 第一章 讲讲道理

第一章 讲讲道理

    旭日稍稍东升,山脚下的梨花村,还沉溺在一片祥和的寂静中。

    寂寥的山中,不时传来几声鸟鸣,草窸之声,一位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正信步下山,竹篓里的草药,随着年轻人前进的步伐,随意的颠簸着,年轻人挥着手中的小药锄,口中时不时发出几声“吃少爷一剑”,“此剑威否”。

    半夜便进山的他,今日运气倒还不错,守了个半夜,采到了一株阳甘,此物只在后半夜破土而出,鸡鸣时便凋败,想采此物,难度不小,孤松镇的昌记药铺,以一两黄金的价格常年收购。

    赶山的探青,对于找寻此物,有其独特的门道,但论运气,还是陆辰的要好上一些。

    他知道的一处山崖下,独长此物,那个被梨花村的人,称为绝死坡的地方。

    梨花村的长者,常年间,口头流传着,关于绝死坡的骇人故事,去之必死,吃骨妖坡之类的怪谈。

    对于这些,陆辰只觉得是无稽之谈,信息闭塞的古代,这样的民间传说,成百上千,越是不能去的地方,越是有泼天的富贵。

    “一两黄金换十两银子,完美”陆辰心里盘算着,有了这笔钱,就可以去茶馆里,找说书张换一本名叫,五朝通篇,的杂谈。

    这本书对于现在的他非常重要,自从半个月前穿越到这里之后,他算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信息时代是多么的美妙,打开互联网,便知天下事的日子可是一去不复返了。

    想了解这个世界,必须先要有攻略。

    根据脑海中的记忆,方圆百里之内,知识储量最丰富的,就只有孤松镇茶馆里的说书张,此人说的一口好评书,天下之事,更是了然于胸。

    “能不能回去,就等我拿到五朝通篇再说了”

    陆辰联想到每天重复的食物,和单调的生活,不由叹了口气。

    转了两个弯,下了一片小山坡,拨开山坡下的灌木丛,陆辰和师傅住了十年的茅草屋,跃入眼中。

    刚要推开已经破烂的咯吱作响的木门,邻居赵兴突然开门闪身出来,自顾自的说道:“哎哟,又去那家做了贼啊,天都快亮了才回来,不知道昨夜又是那家遭了殃”。

    赵高一脸玩味的说道。

    “我这段时间心情不好,小心我打死你”。

    赵高眼中划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惧“以前你这个小野种,见了本大爷只敢绕路走,半月不见,有长进了,过来,赵爷我撒泡尿照照你的衰样”。

    陆辰牙关一紧,道:“绣花针大的东西,也好意思拿出来显摆”。

    赵高只觉得耳根发烫,心中无名火起,梨花村同辈的小孩以他为首,平日里孤立陆辰是不成文的规定,只因为他是一个外乡来的孤儿。

    彼时的他沉默寡言,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大家当他是个哑巴,没人愿意做他的朋友,平日做些偷李摘桃的无赖事,也都尽数赖在陆辰头上。

    今天似乎有点不一样。

    “你个小野种,平日里一声不吭,还以为你是个哑巴呢,中午我在小河梗边的小树林等你,谁不来谁是怂蛋”。

    赵高撂下句话,连忙跑向路边的灌木丛去小解,若不是昨夜水喝的多了,今天早上,也不会遇到刚刚采药回来的陆辰。

    陆辰眼眸寒光一闪,推门而入,看来有比换五朝通篇更要紧的事情。

    老徐头刚刚从院中的水井里提溜了一桶水,正在净面,见陆辰推门回来,开口搭话道:“又跟赵家的小子呛上火了”。

    “有爹生没娘教的东西,我中午要好生与他讲讲道理”。

    老徐头停下手中的动作道:“赵家在这个村,宗族势力上下也有三四十号人,能忍则忍,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陆辰放下竹篓,从灶房里摸了个杂粮馒头咬在嘴上“忍了十六年了,人这一生有多少个十六年”。

    老徐头忽然感觉眼前的陆辰,是如此的陌生,跟平时的沉默寡言,完全不沾边。

    看着陆辰眼神里透出的洒脱,老徐头道:“这话说的好,读过书的就是比我这样的莽夫强”。

    他缩进院中的摇椅里,老生常谈“赵兴的武功应该不低,他现在是青城郡,日升武馆的弟子,前两天听他娘吹嘘,刚入一品武夫,省着点力气打,打死了,我爷俩又得搬家”。

    “上次就是我一时冲动,唉,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陆辰将最后一点,馒头咽下肚道:“放心,我不用内力,只出一招”。

    徐老头听着陆辰的说辞,心头不由涌起一种久违的豪情,“说的对,一招就够了,天下武夫,谁够的上,我爷俩出两招的,再过两百年也没有”。

    陆辰也不搭话了,溜出了门,去草屋北面的小山岗,一如往常,练小周天,内力化罡的心法。

    半月前陆辰进山采药,在山崖下一丈的距离,看见了一株铃党,这药倒是也不算值钱,比阳甘稍贵,一株可换七两银子。

    陆辰仗着有点功夫傍身,飞身下崖打算采了药又跳脱回来,不成想,平日里自己经常攀爬的崖壁,今日居然脆如薄饼,一脚踏上连连崩碎,换普通人必死无疑,陆辰调动内力,身法如魅,打算飘到崖底再做打算,忽然从山崖下落下一道黑影。

    还未看清,顿觉一阵巨响,瞬间被黑影击落崖底。

    借着这个机会,前世本是高中生的陆辰,阴差阳错间,魂穿到了这具身躯中。

    随着记忆如湖底的气泡翻涌上来,这才明白,自己是穿越到了笑傲江湖的时间线里了,只不过实在不凑巧,距离令狐冲叱咤江湖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二百多年。

    二百年间,江湖代有人才出,早已不是陆辰在前世中认识的模样。

    更何况,父母记忆模糊不清,自己是何地的人也不清楚,只记得是三年前搬来这梨花村的,记忆断断续续,恢复的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顺畅。

    陆辰还有一个爷爷辈的师傅,大家都喊他老徐头,平日里老徐头做些短工,采点草药,维持一下家用,日子虽苦倒也有些滋味,两个人就这么相依为命了十来年。

    要说陆辰和赵兴的积怨,得从约摸两年前说起。

    这天老徐头生辰,陆辰拿出自己攒了许久的铜板,到王屠夫家换了半小碗牛肉,把老徐头感动的老泪纵横,陆辰虽然话少,却十分懂事孝顺,爷孙俩一口牛肉还没吃上,院子的破木门被人摇的哐哐响。

    赵兴脸上挂着泪痕,抬手就指着开门的陆辰,对身后的众人道:“就是他,就是他偷了我的小牛犊”。

    彼时的陆辰惊的哑口无言,他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

    赵母怒气冲冲的叫道:“徐蠢驴,今天得给我赵家一个交代,可别不认账,我儿子可不会说假话,你一个外乡人,是不是欺负我赵家无人”身后的赵家族人,挥挥手中的锄头钩斧,气势汹汹。

    老徐头一听,心里倒是也猜出了七八分,陆辰不是那种偷鸡摸狗的人,至于这赵兴,在场的众人心里自然也清楚。

    但赵母可不是一个善茬,平时无理也要争三分。

    “你说你该不该打”。徐老头从门后摸出一根手腕粗细的木棍,敲在陆辰小腿上。

    陆辰大叫道:“我没有偷,牛肉是我去王老板那里换来的”。

    徐老头下手也是够狠,连着挥打了十几下,陆辰挨不住只得跪倒在地,嘴里却是不肯认,众人看徐老头也发了狠了,也不敢再壮声势。

    赵母脸上有点挂不住,自己生的自己还不清楚,肯定是赵兴傍晚放牛的时候,贪玩把牛放丢了,回去又不敢认,只能编胡话来蒙混过关,本想着借着人多,跟徐老头诓骗几两银子,自己也不算亏。

    没想到徐老头下手如此之重。

    “罢了罢了,他还是个孩子,牛不用赔了,肉我得端走”。

    赵母越过两人径直走向灶房,把陆辰换来的牛肉端了出来,碗中牛肉也少的可怜,不过四五块,平日她倒也看不上,只是这女人泼辣的惯了,从不知道吃亏是何物,自然是不会空手而归。

    陆辰一发狠从地上跃起,一口咬在赵母手腕上,大叫道:“不许拿,我没有偷”,赵母一吃疼,踹向陆辰的肚子,这婆娘平日倒是学了些江湖的把式,身上有点功夫,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哪里禁得住,犹如藤球,连连向后翻滚了几圈。

    “其它的定是让这爷孙俩吃了,也不知道哪里捡来的野种,手脚不干净”,众人乘兴而来,尽兴而去。

    听到野种这几个字,老徐头眼中闪过一丝寒芒,咬了咬牙关,又叹了口气,回头见陆辰已经一瘸一拐的走回堂屋,徒孙俩因为这件事情半个月都没讲过一句话,从此以后赵兴和陆辰的梁子就算结下了。

    陆辰运完一个小周天的功夫,打眼往山岗下的小河看去,在朝阳的映照下河水波光粼粼,犹如一条细蟒,在一道河湾处,一片小树林显的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