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雪视角 » 第60章 小心反噬

第60章 小心反噬

    我们之前跟大家论述过巴菲特的“尚方宝剑”为何不要轻易去拿,因为当我们功力不够的时候拿起灵力过强的武器容易被反噬。

    大多数人总觉得自己是天赋异禀的奇才,吞一只蛤蟆就可以练成绝世神功,想着以前哥之所以没挣钱是因为哥还没玩过股票,只要哥出手,必能击败那些业绩平庸的基金经理。

    虽然上雪前文说过一些基金经理业绩跑不赢指数,但基金经理这个职位的门槛挺高,尤其是主动型基金经理,985都不够用了,如今大多都得是清北复交中硕士以上,要不就是行研出身的博士,论智商人家真的不比你笨,你也不见得真有多聪明。

    凭借很多人听风就是雨的选股策略,以及那颗完全没经历过一轮牛熊转换的年轻心脏,硬要去拿尚方宝剑,上雪敢断言,你们肯定会被反噬。

    有人说那我就抄大神作业,比如把巴菲特的重仓股全买了,严格按照人家的比例建仓不就行了?

    是可以,上雪还可以给你开个外挂,让你的买入价跟巴菲特一模一样,是不是很爽?

    你们以为这就不会被反噬了?

    错!

    这章我们就来详细给大家说说尚方宝剑的反噬威力,看看我们究竟在什么状况下容易被洗出局。

    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拿保险公司举例。

    我们知道巴菲特进入保险业的时间是1967年,这一年,伯克希尔-哈撒韦购买了美国国民赔偿保险公司。此后巴菲特不停买买买,收购了数家保险公司,包括GEICO以及通用再保险公司。

    通过一系列的收购,伯克希尔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可以为巨型灾难(Super-catastrophe,又称巨猫,Super-cat)提供再保险的公司。

    巨灾,顾名思义就是巨大的灾害,比如飓风,地震和火山爆发等。

    这种灾害发生的概率不是特别大,反正肯定比车祸的次数少,可一旦发生,保险公司就要面临巨额赔偿,有可能赔到流动性枯竭。

    所以很多保险公司就想着尽可能提前把这种风险转移,也就是保险公司也跟我们一样,去买保险,让另一家或几家保险公司与自己共同承担巨灾风险。

    愿意让别家保险公司到自己这儿来买保险的公司,称为“再保险公司”,其业务就是“再保险业务”。

    再保险公司是保险公司背后的保险公司,就如同银行背后有中央银行,创始人背后有风投一样,因为中央银行就是银行背后的银行,而风投就是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

    哈哈扯远了,我们拉回来说巨灾保险。

    因为巨灾本身发生概率极低,因此数据就很匮乏,这让保险公司的精算师难以计算出到底应该收多少保费以及赔付比例究竟多大。

    汽车保险这类险种可以依赖大数法则,毕竟车损事故多,数据可靠,但地震和飓风的统计数据因为太少,所以不可靠,不能简单依赖大数法则。

    大家如果把自己想象成保险公司的经营者,承担这种巨灾保险其实就很像我们搞集中投资,正如书里所说:“巨灾保险业务是一个低频、高危事件环境的完美案例,集中投资也是如此。”

    假设我们有一家保险公司,我们之所以愿意收保费承保巨灾保险,是因为它发生的概率小,只要它不发生,那么我们可以躺着赚钱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做这种生意赚钱概率大,亏钱概率小。

    集中投资也是一样,我们肯定是判断一家公司股票被严重低估,未来上涨的概率大,我们才会去重仓。

    但是!

    注意这个但是!

    大家有没有想过,虽然集中组合失败的概率很低,可如果一旦失败了,那后果也会很严重,因为我们大幅跑赢市场的策略就是“足够集中”,仓位都堆到一起了,所以波动性也会比均配思路要大。

    如果波动性剧烈到一定程度,且向下后迟迟起不来,这个时候反噬就来了。

    那些承受不起自己的投资组合在一两年甚至连续三五年的时间都持续跑输大盘的投资者,就会遭到反噬。

    这些人被尚方宝剑强大的灵力洗出局的时候还会继续骂骂咧咧,觉得不是自己的错,怪市场,怪社会,甚至怪那些给作业抄的大神。

    事实上,几乎我们《雪视角》前文提过的所有集中投资者,比如巴菲特、凯恩斯、芒格、鲁安和辛普森,他们都遇到过有连续几年持续跑输大盘的时候,那几年他们都遭到过众多追随者的唾弃,比如互联网泡沫的前一两年都开始有刚毕业的小子开始教巴菲特如何投资了。

    巴菲特重仓的都是食品饮料和金融股这种传统行业,在互联网广受追捧的时候自然会大幅跑输大盘,但是他扛过来了,他还公开与当时几乎所有人为敌,他的抗击打能力远超一般人。

    拿起尚方宝剑,就意味着一旦失败,哪怕是阶段性的失败,后果会很严重,这种后果会让那些初学者原本相信的所有东西一瞬间就又不相信了。

    很多投资者之所以亏钱,就是因为在最应该相信的时候,不相信了。

    集中投资在大多数年份里利润丰厚,在极少数年份里亏损巨大。

    看到这里,我们问问自己,究竟有多大的耐力可以扛住这种远超大盘的波动性?

    或者上雪换个说法,我们的身体最多能遭受多大的重创?

    这种重创其实不是我们所想的不一定会来,而是一定会来,就好比一个地方有一座活火山,可能很多年都不喷发,但终有一天一定会喷发一样。

    用巴菲特的话说,就是:“一个真实的巨大灾难不是可能会发生,而是肯定会发生,唯一的问题是它什么时候发生。”

    就好比大家一直觉得是长赛道的食品饮料,去年也遭到了水逆,那些原来的idol基金经理瞬间被大家抛弃,但他们中的一些人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赛道,没有发生风格漂移,上雪可以明确告诉大家,如果他们不跳槽,继续干下去的话,长期能大幅跑赢市场的依旧是这些人。

    大家可以去看看基金界的那几棵“常青树”,他们在公募基金的规则之下已经做到了最大程度的集中投资并长期持有,他们拿着的就是巴菲特的尚方宝剑,他们现在正在被反噬,他们的收益率趴在地板上根本起不来,很多他们的追随者早已经不相信了,他们正在扛着这种反噬,就问如果是你,你扛不扛得住?

    很多人会问,既然集中投资会遭到重创,为什么巴菲特还要用?

    对此巴菲特是这样回答的:“我们会时不时地遭受重大损失,然而,芒格和我十分愿意接受这种相对波动的结果,以换取长期比选择其他对象更好的盈利。大多数管理层选择平滑业绩,这使我们具备了竞争优势,因为我们追求效益最大化。换言之,我们宁愿要颠簸起伏的15%的回报,也不要四平八稳的12%的回报。”

    在资本市场确实如此,高波动的东西确实更容易带来高收益,但不是所有高波动的东西我们都没研究过就可以去买。

    研究表明大多数人的投资行为跟去赌马没有区别,他们因为急躁而输了很多钱,他们冲动地去下注,去掷骰子,他们对于自己在做什么其实一无所知。

    在赛马场,赌注分为两种:冲动的赌注和重要的赌注。

    重要的赌注是为专业赌马人设计的,需要满足两种情况:(1)对一匹马的获胜信心十足;(2)回报概率大大高于平常。

    书里的原话是:“重要赌注要求大笔的钱。而冲动赌注,正如其名,是为那些并无胜算、仅为满足心理需求的人而设的。它们只是小笔的赌注,永远不要将大钱押在冲动赌注上。”

    所以上雪建议大家,但凡你们要购买某家公司的股票或者某只基金时,想想这是不是冲动了?是不是你头脑发热的决定?如果是,请你立刻停止你的购买行为,想清楚,现金不咬人,不要那么急于把你手上的现金扔出去。

    这个世界上的投资机会很多,一年四季都有,真不是你这次听到隔壁王大爷的小姨子赚钱了你不买,你就会错失暴富的机会,你放纵冲动跑出去,就不要怪某天魔鬼来找你。

    当然,看这本书的读者大多都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甚至有些本身水平就挺高,一些人投资生涯都超过十年了,他们看上雪的书也就是用来休闲娱乐的,因为他们喜欢看我写的文字,他们说看我的书会上瘾,如果我能更新快点就更好了。

    对于这类大牛,上雪认为你们可以去拿尚方宝剑,至于怎么拿,上雪用书里的原文干货带你们复习一下。

    【尚方宝剑使用守则】

    1.计算概率。

    作为一个集中投资者,你会将投资对象严格地限制在为数不多的几种股票上,因为你知道,长期而言,这是你战胜市场的最佳机会。

    所以,当你考虑买入一只新股票时,你的目标是确定你的选择能战胜市场。这时你所关心的是这样的概率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只股票跑赢大盘的机会有多大?

    如果可能的话,使用频率分布和主观解读;如果无法获得相关信息,则运用你最佳的推测。

    看一看你所选择的投资标的与巴菲特投资准则的相符程度。

    尽你最大的努力去搜集相关公司的信息,用这些准则对公司进行衡量,并将你的分析转化为数字,这个数字对你而言,代表这家公司成为赢家的可能性。

    2.根据新信息进行调整。

    你要耐心等待,密切注意公司的一举一动,直到出现对你有利的概率。

    公司管理层是否开始有不负责任的举动?

    财务决策是否开始变化?

    在同业竞争环境中,是否出现新的变化?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概率就可能会发生变化。

    3.决定投资规模的大小。

    在你掌控的所有投资股市的资金中,有多少比例应该投资到这个选中的对象上?使用凯利公式,然后向下调整,或许要下调一半。

    4.等待最佳时机。

    当你具有了安全边际,成功的概率会对你有利。

    情况越是不确定,你需要的安全边际越大。

    在股票市场上,安全边际来自股价的打折。

    你喜欢的公司的股价低于其内在价值(在你分析概率的过程中确定)的时候,就是你行动的时候。

    上述流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当环境发生变化,概率会随之改变;当概率发生变化,你就需要新的安全边际,这样,你必须调节你的感觉——对接下来的最佳概率是什么的感觉。

    如果这看起来太难,那么想一想你每次开车时会面临的数百种选择,你需要一直进行调整,以应付周围发生的情况。

    涉及股票的话,难度就更高了,因为事关你和其他人的安全,并且在做应变的时候,你甚至没有进行有意识的思考。

    相比之下,专注于少数几家公司要相对容易得多,这只是个经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