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仙路永昌 » 第二章:王家

第二章:王家

    王松安整理了下心情,吩咐外面的侍女准备下吃食,便走出了别院。

    王家虽然修士只有近百,但凡人经过这三百年的繁衍,却有数万之多。

    只是这里的侍女却不是王家的,而是从其他郡城、家族购置而来。个中缘由,不言自明。

    王松安准备出去拜见下族长,告知他自己步入炼气中期。

    一路上,心中回想着前身关于王家的记忆。

    王家崛起于三百年前,王家老祖王钧玄,散修出身,机缘巧合下得到了一枚筑基丹。一举修行到筑基期,只是碍于自身灵根资质限制,无望金丹,才黯然广纳妻妾,繁衍子嗣,这才有了王家这个大家族。

    钧玄老祖亲自编撰了王家的族谱,族谱共分十代,分别按金木水火土取字,自钧玄老祖起,按钧、柳、江、秋、坤,钟、松、泷、烽、埪依次排序。

    唯有检测出灵根,成为修士,才能有机会上族谱。修士的子女如果有灵根则辈分顺延,凡人的子女如果有灵根则排在当代最后的辈分上。

    钧玄老祖有子女数十个,有灵根的也有近十个。修炼到筑基期以上的有两个,王柳瑾和王柳陌。

    其中王柳瑾更是天纵奇才,二灵根出身,直接拜入齐国最大修仙宗门还道宗。

    还道宗位于齐国中部,是整个齐国的天,齐国所有家族、郡城都归还道宗管辖。

    柳瑾老祖乃是坤修,在宗门照拂外加家族全力扶持下,竟一举修行到金丹初期。

    须知金丹期和筑基期差距可谓云泥,地位更是天壤之别。

    只是柳瑾老祖碍于已经拜入宗门,以宗门为家,不能坐镇家族,也不能直接插手家族斗争。

    但金丹老祖威势之下,即使只是间接出手,乃至手中漏出的一些灵物,也足以让王家崛起。

    齐国西部,共有三大家族,除了九云山王家,还有鹿鸣山张家,梦溪山骆家。

    皆是筑基家族,而且祖上都是出过金丹老祖的,底蕴丝毫不弱于王家。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实力偏弱的筑基、炼气家族和一些附属家族。

    柳瑾老祖突破金丹之后,张骆两家都隐隐以王家为首。

    更是以低价主动出让了两座二阶灵脉以示好,坊市店铺、周边灵田、灵植园更是不用多说。

    这种传承了数百甚至上千年的家族,对一时的兴衰看的不太重,更看重的乃是家族的薪火相传。

    王家也就此度过了百年的安稳时光。

    这百年来,王家繁衍生息,苦心经营。

    凭着诸多产业源源不断地进项,外加张骆两家的主动让利,家族人口不断膨胀,治下凡人已达数万,修士也已近百。

    这百年来,王家不断地向还道宗兑换筑基丹,柳瑾老祖凭着金丹老祖的实力和身份,在还道宗也是很有分量的存在,只要王家能付出足够的灵石,筑基丹这些都不在话下。

    王家藏宝库这百年来筑基丹就没间断过,只要有族人修炼到炼气九层,且年龄不超过六十岁,皆可去兑换筑基丹。家族筑基修士人数最多时一度多达六人。

    风头一时无两。

    但天有不测风云,柳瑾老祖在一次宗门任务中,被敌对宗门暗算,与人斗法被伤了根基。

    不仅道途无望,更是元气大伤,仅仅过了几十年便溘然长逝。

    遭此巨变,对王家可谓是天降霹雳。

    好在柳瑾老祖逝去后的几十年内,王家尚有几位筑基期坐镇,再加上碍于还道宗出于歉疚或者抚恤,对外声称会庇护王家一个甲子,王家总算没有就此直接衰落。

    但没落总归是无法避免的,王家的好运仿佛是用尽了似的。

    此后几代,虽然有好几位在六十岁前突破到练气九层的,即使凭着王家的底蕴筑基丹,竟仅有一人突破成功,便是现在的族长王秋云。

    王家也日渐衰落。

    绝大多数人都是没有灵根或者是五灵根这种无法修炼的灵根。

    虽然修士后代有灵根的概率要大很多,但修士往往在筑基前不会轻易成婚,以免耽误修行。

    除非是自觉无望道途,才会去凡间娶妻纳妾,繁衍子嗣,也算是换种方式为家族做贡献。

    更何况,身在修仙界,即使身后有家族庇佑,却依然难免有时会与人争斗,甚至打生打死。

    故而虽然过去了三百年,王家修士数量始终在百余人徘徊。

    到王松安这一代,已是第七代了。

    寻常练气修士,寿命只有百岁有余。筑基期,则享近二百年寿命。

    时至如今,秋字辈除了秋云老祖外,都尽皆坐化。

    坤字辈还尚有一二十人在世,但大多都已经垂垂老矣,在山下养老了。

    当前钟字辈修士是家族的中坚力量,共有三十余人。修炼到炼气后期的有十几人之多,炼气九层也有三人,只是苦于家族再无筑基丹,只能困在炼气九层不得寸进。

    松字辈修士也有二十余人之多,但由于年龄尚浅,全都是炼气前中期修士。

    泷字辈修士更是寥寥无几,且都是刚入修行门槛之人,不足为道。

    此外还有一些外姓修士,或投靠或入赘到王家,只是未能位列王家族谱之上。

    秋云族长乃是钧玄老祖的重孙辈,虽然只是三灵根,但凭着家族最后一颗筑基丹在八十年前竟是一举筑基成功,算是为王家续了一口气。

    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仅有一位筑基期,是不可能庇护住如此庞大的家业的。

    王家也深知此道理,近几十年来,之前的积累,坊市,灵脉,势力范围也不断地收缩。

    时至今日,仅有青鸾峰一座二阶灵脉,其余灵脉都已拱手让人,坊市更是只剩两间店铺了。至于灵田、灵植园等其他产业也是所剩无几。

    思至此处,王松安心情也愈加沉重。

    脚步未停,循着前身的记忆,王松安走到了青鸾峰的最顶峰,此处正是族长王秋云的修炼之所,也是整个青鸾峰灵气最为充沛之处。

    山顶有一别院,门前有仆二人。看到王松安到来便直接去通传。

    得到许可后,王松安便步入院内,院内有一亭子,有侍女分立左右。

    亭子内有一石桌,桌边坐着三人。

    坐在主位的是一位老道人,着一身青灰色道袍,颇有仙风道骨之感。

    只是依稀能从眉宇间看出些许死气。

    王松安知道,这就是王家族长王秋云了。

    “松安啊,你来了。来,来,来,坐”秋云族长道。

    “咦,突破到炼气四层了啊,松安”石桌边另一个中年道人说道。

    这位道人正是王松安的四伯,王钟元。这几十年家族风雨飘摇,和旁边的张骆两家摩擦争斗不断,王松安的大伯、二伯、三姑也皆因此坐化。

    而坤字辈修士都已垂垂老矣,在山下养老了。

    故而王钟元也就是族长之下第一人了,也是当今家族内三个炼气九层长老之一。

    石桌旁另一人正是其子,王松槐,松字辈排行老二。至于王松安,则是排行老五。

    王松安施了一礼:“禀族长,四伯,我也是今日刚侥幸突破”。

    说完又朝着王松槐说道:“二哥,你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