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西游之五福临门 » 第十一章 老君解惑 诸星下界

第十一章 老君解惑 诸星下界

    天庭凌霄殿,众神还沉浸在勾陈大帝壮烈自爆的震撼当中。

    正在此时,殿外值日功曹高声唱和:“王母到,太上到。”

    殿上众神闻声,收回心神,转身恭迎:“恭迎王母,太上。”

    话声刚落,只见殿中仙光隐隐,道韵生辉,王母和老君一同进殿,只见王母带凤冠,披霞赏,周身仙光阵阵,让神不敢直视,反倒是老君身着八卦杏黄道袍,手拿八宝拂尘,头匝道髻,周身道韵暗生。

    玉帝伸手接过拾阶而上的王母玉手,带回身边站定,转身面向老君:“适才情况紧急,不得不派人到兜率宫打扰师兄清修。”

    老君站在众神东首:“却是不妨,陛下言重了,为天庭解忧,也是老道份内之事,不知陛下差人来找老道所为何事?”

    玉帝携王母同回御座:“师兄,请看,适才群臣不识镜中阵法,就是朕也心有犹疑,故而有请师兄前来解惑。”

    玉帝转头目视王母,示意王母一同观看,玉帝王母同为夫妻已有数千年,默契非常,王母自然知道玉帝心意,抬眼观瞧。

    此时,昊天镜中的画面已然回到了,勾陈大帝被一剑击退,再被暗中埋伏的十二个巨大的金人巨像包围的的场景。

    见老君和王母看了之后没有更多言语,镜中画面开始变化,放映着勾陈大帝化身风雷,于阵中纵横突驰,却始终不能破围而出,反倒是时时刻刻面临着多个金人围殴的场景。

    老君看着镜中画面,面上波澜不惊,手掐指诀,暗中默算。

    王母倒是面上微惊,转头目视玉帝:“陛下,这是何处战场,何方神圣能把勾陈大帝逼到如此狼狈,妾身何以不知。”

    玉帝回视王母:“此乃下界南赡部洲,娘娘可还记得,八百多年前界牌关一战?那界牌关旧址就在不远。”

    玉帝见王母面露恍然之色继续道:“王母当也知晓,前些年,那下界人王,破山伐庙,摧毁祭祀!”

    王母颔首开口:“陛下是说,勾陈大帝这是下界讨伐,南赡部洲人王?什么时候人王有如此神通了?”

    玉帝回复道:“确实如此,些许香火,对你我这般的大神当然毫无影响。可那凡间祭祀,关乎天地纲常,更是天庭百万天兵薪响来源。朕前蕃下旨,让下界人王,下罪己诏,恢复祭祀。”

    王母接口:“陛下仁德,想来那人王并不曾遵旨,不然何来这场劫难。”

    玉帝叹了口气:“不止如此,那下界人王,不仅拒接天旨,而且妄图成为人皇,和朕平起平坐。不得已,朕这才下诏,命勾陈帝君领三十万天兵下界,讨伐不臣。未成料到,师出不利,那人王的人道龙气,竟能让数十里方圆万法不生,天兵神将的道法神术无法使用。”

    王母这才有点色变:“这人道龙气何时能有这般威力?妾身记得早先的人王,虽有些神异,但也无法在这般广大的区域里万法不侵。”

    玉帝再是一叹:“朕和众卿也是一般想法,正要请老君解惑。娘娘再看,可能认出那十二金人用的是什么阵法?”

    王母神色凝重:“妾身只识得,他们的站位上合天之四时,地之八极,可是看起来,这十二尊金人,炁机相连,互相叠加,岂不是越战越强。此等阵法,似有似成相识。可是,更多的关隘,妾也识不得了。”

    听得王母回话,玉帝也没多说,目光转移到老君的身上,想看老君有何说法。

    这天庭兜率宫中的太上老君,虽然只是天外八景宫道德天尊的一个分身,但哪怕是个分身,见识道行也是深不可测,必能答疑解惑。

    果然,随着玉帝王母的视线都向老君看来,这老道停下掐诀,手捋颌下白髯,看向玉帝王母开口道:“陛下,娘娘,这十二金人的阵法,却是脱胎与巫族的十二都天神煞大阵!”

    殿上众神齐齐惊呼:“果真如此!”之前,元符仙翁说可能是十二都天神煞大阵,众神多是不敢置信,现在得到了老君的肯定,那就再也不会有一丝犹疑了。

    玉帝也是面露凝重之色:“早先,朕也觉得二者可能有些关联,但到底是销声匿迹数千年之久,而且看上去确实不像,朕也着实不敢肯定。”

    老君双眼微咪,手抚白髯,接着道:“陛下不能肯定也是正常,实是,这门阵法虽然脱胎于那十二都天神煞大阵,但两者关联却也屈指可数,完全可以看做一门新的阵法,虽然威力小了无数倍,却也不是非祖巫不可施展了。”

    说话间,昊天镜中的画面已经到了勾陈大帝自爆的场景。

    王母皱眉,有些不敢置信的说:“何以至此,五级战神,和十二元辰,为何不上前助战,何以让勾陈陛下独自奋战。”

    老君开口解释:“娘娘息怒,想来非是众神将不愿相助,怕是有心无力。其中关窍,且听老道慢慢道来。”

    玉帝王母和众神听到老君要讲解下界人王如此强大的秘密,都收拾心神,静心听讲。

    老君一甩拂尘,缓缓开口:“各位当知,下界人族自三皇五帝之后,再也没有人王能得到长生,其中道理各位可知一二。”

    众神各自开始思索,有的云里雾里,有的确实目漏了然之色,唯有神座上的玉帝,面色不变,好似心中已然知晓个中道理。

    老君见没有仙家接话,就直接说了出来:“上古人族三皇五帝,要么天生神圣,要么天资纵横,身具大功德,且当其实,人族孱弱,各部所辖人口有限。在位人王,只是各部族长之盟主,部族民众多有不知有人王者。”

    说到这里众神豁然明悟,纷纷暗道原来如此。

    见众神面露恍然之色,老君点头:“就是如此,人族得天独厚,不独修行资质远迈妖族,便是没有修行的凡人也能给上位者贡献愿力。可对上位者而言,这愿力有利有弊,这愿力少时,还只是修行困难,但愿力多了嘛,各种利弊,就看个人缘法了。”

    老君环顾四周:“可惜天喜星君不再,不然想必诸位就不用找老道解惑了。”

    殿上众神听了面露复杂之色,特别是成神前,曾是帝辛臣子的那部分神仙,面色更是古怪,有纠结,有惋惜,有不愤,更多的是无奈。

    老君大概也知道一些其中内情,没有多说,接上之前的话题:“人族有言,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祭祀还要在战争前面,祭祀就是统一人心。人族在下界经过数千年繁衍,已显昌盛之态。各种愿力,信仰之力更是增长了无数倍。

    下界这位始皇帝,聚亿万民心于一体,结合人道龙气,以凡人之躯,形成规模空前的禁法领域,可谓是前无古人。”

    老君看向王母:“之前娘娘说,随勾陈帝君下界的众神将,放任帝君独自面对那十二金人,其中确有他们不得已的原因。

    老道之前掐指算来,那十二尊金人,乃是下界人王收举国之兵,以整个南赡部洲数百年杀戮之煞气熔炼而成。更是效仿当年人族大禹,将那十二尊金人放于其国之龙脉之上,让其承载国运。

    如果老道所见不差,这金人乃是人族结合了巫族秘法,以举国之兵的五金之精,杀伐煞气,龙脉国运,和十二位自愿献祭自己,甘愿永不入轮回的武道宗师的魂魄,合炼而成的镇国神器。

    其上人道龙气之盛,怕不下于始皇帝本人。所以,下界天庭众神,也只能是可以无视人道龙气的勾陈帝君一人,独自面对这十二金人。

    再加上之前那威力无穷的阵法,这些怕就是那人王敢于与天庭为敌的底气。”

    凌霄殿中再次沉默,众神都在消化老君方才所言,俱都感慨,怪不得勾陈大帝陨落的这么快,帝君不是和人王一人战斗,帝君是独自对抗整个南赡部洲的人族,难怪落到如此下场。

    可叹,那下界始皇帝也是雄才大略,可能他千算万算也不会想到帝君会自爆,这下那十二尊镇国神器灰灰了去,这秦国国运怕是也快到头了,可敬,可谓,可惜,可叹。

    就在众神感慨之际,武神班子中战出一员威猛战将,正是巨灵神。

    巨灵神一步跨出,手举笏板,开口道:“陛下,小臣请旨,小臣愿领兵下界,荡平南赡部洲,以报勾陈帝君陨落之仇。”

    巨灵神一开头,凌霄殿中大概有一半的武神出班请战,一时间凌霄殿上请战之声不断,仿佛不踏平南赡部洲就不能彰显天庭的威严。

    神座之上的玉帝和王母,看着大多数站在原地不发一言的文臣,和一部分出身人族的武将,俱都站在原处不发一言,互相看了一眼,玉帝开口道:“众爱卿且静一静。”

    众神顿时收声,那班请战的武神却也没回到原来的站位,而是齐齐躬身,等待玉帝的法旨。

    玉帝看向老君:“不知师兄以为该当如何。”

    老君答:“既然陛下问起,老道以为,那秦国违逆天命,即国运以散,当不可复聚,当国祚不保。陛下何不命星神下界,星命附体,想那秦国自会改朝换代,何必再妄动刀兵。”

    “这...”玉帝沉吟良久,点头同意:“师说所言,不无道理,朕这就下旨,让二十八星宿下界,各选人杰,施法星命入体,终结这秦国国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