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相父诸葛亮:开局坦白现代留学 » 第三十八章 诸葛亮的唯一缺点

第三十八章 诸葛亮的唯一缺点

    三国时的南中,大致相当于云南、贵州、四川南部和缅甸东北部。

    南中这个地方,开发程度有限。山高坡陡、森林密布、猛兽出没。居住在南中的人们,大部分都过着原始的采集、渔猎生活。

    因此称呼他们为南方蛮族,称呼南中为不毛之地。

    刘璋时期,对南中各郡的管理非常弱,到了刘备进驻益州后,才开始对此地进行有效的管理,派了几个太守过去治理。

    但是,刘备在刚当上皇帝的时候,他的更紧急的事情是伐吴。暂时对于南中的管理,还提不到日程上。

    究其原因,就是南中这个地方,管理艰难,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但治理的很好,也难以产出足够的赋税。

    治理南中,是典型的高投资低回报的地方。如果不是南中诸郡听闻刘备去世的消息,大张旗鼓地反叛炎汉自立,甚至北上进攻,刘禅和诸葛亮甚至都不想去征讨他们。

    御书房中。

    赵云指着地图,向刘禅、诸葛亮等几人介绍了这几个月在南中征战时候的见闻和感受。诸葛亮和刘禅不时的提问补充。

    在很短的时间内,南中诸郡的风土人情,就已经栩栩如生了。

    刘禅看着地图,心中大喜:

    “子龙叔,丞相曾经说过:

    “如果条件足够充足,期望在明年五月的时候,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平定南中的叛乱。

    “这半年的时间,我期望您能训练炎汉的军队,适应在南中征讨的条件。”

    赵云听着刘禅的命令,抱拳拱手称是。

    刘禅的目光又看向了相父诸葛亮:

    “除去日常的政务之外,相父您还要多多辛劳,为征讨南中储备钱财、粮草、武器和士兵。

    “按照我的意见,如今我们需要平定南中的胜利,来提振炎汉上下的士气。

    “因此,为了这个胜利,我们应当举全国的力量来完成它!

    “使用‘红黑榜’激发豪族的力量,使用炎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盈利来招募士兵。

    “如果可以的话,在不久的蜀锦博览会上。

    “我们使用蜀锦,购买江东的粮食、铁器,招募工匠。”

    “等到明年五月,朕亲自为相父出征,祭祀祝福!”

    ……

    江东。

    一块儿名为“诸葛布庄”的牌匾,悬挂在水乡里背街的一个小院之中。

    邓芝坐在后院中,核查着账目。

    果然如丞相诸葛亮料想的一样,这番出使江东,即便一切顺利。邓芝也被孙权以选择出使人员的名义,留在东吴了很长时间。

    因此,邓芝便算是被诸葛亮抓了“劳工”,到“诸葛布庄”之中,帮忙居中指挥,核查账目,扩大规模。

    这番出使江东,邓芝才算是明白,蜀锦在江东之中,究竟是有多么的畅销。

    江南之地,水热充足,粮食高产,又少有战争。江东小康之家的数量,是很多的。

    这些人,正是低端蜀锦最好的销售对象。

    而且江东之地,和北方经济交流密切。江东之地消化不了的中高端蜀锦,也能够经由贸易渠道,向北方运输。江东士族在其中,能够赚到一个很美好的差价。

    炎汉不将蜀锦直销到北方,并非是不想,而是不能。在这个时代,商品的售卖有着十分浓厚的地域色彩。想要经商,必须依托士族,才能够进行交易。

    诸葛布庄是炎汉支持下,意图推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一个尝试。如今炎汉的影响力多在蜀中,因为和江东交好,在江东之地,也能够进行一些扩展。

    诸葛布庄,因为有着蜀中最大的蜀锦织造商——锦江纺织厂的优先供应。不论是货品的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市场上最能打的一批。

    不过饶是诸葛布庄的蜀锦有着如此大的竞争力,在江东之地,销售的规模和江东本地的士族比起来,还是太少的。

    这些天,邓芝在诸葛布庄之中,核查各个分庄出售的数量,同时又拜会相应领地之中士族的首领,这才渐渐好转起来。

    咚咚咚。

    门外传来了敲击之声。

    邓芝连忙走出,这些天居住在诸葛布庄之中,通常都是他去低三下四的拜访别人,哪里有上门拜访他的事情?

    打开门,是一个用斗笠压住多半张脸的中年男人,和一个半人高的孩童。

    让进屋来,邓芝才知道,是诸葛瑾带着二子诸葛乔,来到诸葛布庄拜访。

    诸葛瑾,字子瑜,在江东担任左将军的官职,非常受到孙权的器重。诸葛瑾更重要的一个身份,是炎汉丞相诸葛亮之兄。

    邓芝看见来人是诸葛瑾,连忙用最高规格的礼节来迎接。

    不料诸葛瑾却是摆了摆手:

    “我此次来,并非是因为大吴左将军的官职前来,而是以一个兄长,一位父亲的身份前来的。”

    邓芝听着诸葛瑾的话,有些疑惑,“兄长”好理解,便是指诸葛亮的兄长,这个“父亲”,又是什么意思?

    “他叫诸葛乔。”诸葛瑾拍了拍一旁的孩童,向邓芝介绍,然后和邓芝请求到,“孩子在家中,就经常说要来诸葛布庄一探究竟,不知道能否得到您的准许。”

    邓芝听着诸葛瑾的请求,连忙点头,这布庄的名字,就是“诸葛”,又怎么有不让诸葛乔参观的道理。

    邓芝连忙挥手叫过来了一个账房先生,让他带着诸葛乔四处走走。

    目送着诸葛乔离开屋子,诸葛瑾的脸上突然露出了一抹浓重的不舍。

    邓芝看着诸葛瑾表情的变化,大惑不解,不明白,就是是什么样的大事,把这个江东的左将军,影响成这样。

    诸葛瑾苦笑着摇了摇头,解释到:

    “吴王恩准,将我的儿子诸葛乔,过继给亮,作为孩子。

    “不求有什么功业,只求能够在身边照顾亮。

    “这次大王派遣张温出使蜀中,不日便要启程出发,一路上还期望您能够多多照顾诸葛乔啊!”

    邓芝听着诸葛瑾的话语,方才明白,诸葛瑾此行的目的。

    邓芝长叹了一口气,丞相诸葛亮文武全才、出将入相,只可惜有一个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