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武柏年的五百年 » 第21章 宗师对宗师

第21章 宗师对宗师

    砰!

    一声枪响,离得老远,一个火枪兵就扣动了扳机。随后又引发了其他人的慌乱,把剩下的三支枪都打响了。

    不过这没关系,火枪在北渊的军队里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主流的武器还是刀枪和弓箭。

    枪开早了就早了吧,钱仰宇也不追究,大吼一声:“放箭!”

    可惜的是毒蜂寨的山匪比民团更加训练有素,刚进入射程便纷纷弯弓搭箭,射出一片箭雨。

    民团的大部分人都没有盔甲,中箭后发出一片惨叫声。而寥寥不多的箭反击出去,也都被山匪的皮甲、盾牌挡下。

    杜复孝看了看三个师弟,四个人都露出鄙夷的笑容。

    民团不经打就算了吧,反正他们从来也没有想依靠这些人。师兄弟四人的计划从来都是斩将夺旗,而不是两军厮杀。

    此时毒蜂寨的队伍已经看得很清楚了,为首的是一个身高八尺的壮汉,年纪约有四十多岁,身披全套铁甲,戴着头盔,手持一杆鹅蛋粗细的一丈八尺大铁枪,和传闻中的匪首毫无二致。

    杜复孝冲着师弟们一招手,四个人便冲了出去。这次他们没有留力,几十丈的距离瞬间而过。

    郭玉璞当年在落草的时候就没有使用真名,而是化名杜玉。他一看当先两人奔跑的速度就知道他们肯定练出了内气,如果一下子冲进队伍,肯定会杀个人仰马翻,就算是回身去救恐怕也阻挡不住。于是也跟着提速,在半途截住了两人。

    杜复孝用的是一柄斩马刀,比大铁枪要短不少,需要靠近了再进攻。郭玉璞当然不可能让他靠近,双手合把就是一枪。他早就练出了内气,厮杀的时候调动的肌肉也更多,力量更大,所以枪速也快。

    就算是对付最厉害的搏命郎,这种枪速也是一扎一个准,没等对方反应过来,就已经收扎完收枪了。

    杜复孝比杨复悌更早几个月练出内气,不然怎么能做大师兄?

    在他眼里,千毒蜂王这一枪就像是他在练人间武功时碰到了厉害对手,又快又急,压迫力十足,但不至于反应不过来。他拼命挥动斩马刀,用刀盘一勾,拖住了大铁枪,进而双脚立地生根,拖住了匪首。

    杨复悌正是要等这个机会,一下就越过枪头钻入内圈,铁手套上的十支利剑刺向郭玉璞的脑袋。

    师兄弟四个勇闯江湖的底气便在这里:队伍里有两个练气宗师,能形成一套远缠近攻的战术,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同是练气宗师对决,差距就体现在功力上。

    谁的练气时间更长,谁能调动的肌肉就越多,力量就越大。反应虽然提高不了很多,只有一丝丝。但这微小的区别就是生与死的距离。

    杨复悌的进攻还需要多迈半步,就在这眨眼不到的时间里,对方提前做出了应对,让他这半步没有迈出去。

    郭玉璞仗着自己比历山师兄弟多了十几年的练气时间,危急时刻猛然发力,挑起杜复孝,大枪挂着一个人以枪当锤,砸向杨复悌!

    杜复孝双脚离地,本来能用出几千斤的力气瞬间消失,只剩下一百多斤体重压在枪上,反倒加重了这一枪的威势。

    杨复悌正好接上了这个空档,见进攻不成,一个铁板桥,身子躲过大枪,双手上抬勾住了枪杆,继续让郭玉璞无法顺畅的发力。然后马步变成弓箭步,铁手顺着枪杆滑了下去,想切掉郭玉璞的双手。

    恰在此时郭玉璞也变招了,后退一步,大枪一崩,震得杨复悌撒手,杜复孝撤刀。接着他再退,想做一个退步绞枪,在防守的同时拉开距离,把两个人重新放到外圈。

    绞枪和绷枪之间有细微的转换停顿,枪上的力道还在,但是速度却降下来了。

    杜复孝抓住了这白驹过隙一般的时间,还没等郭玉璞绞枪的动作完成,刀贴到了枪杆上,压住铁枪以后,刀锋顺着枪杆滑下。杨复悌重又向前一扑,双手一捉,试图再次控制铁枪。郭玉璞只好故伎重施,退步崩枪。

    三个人的动作都非常快,快就意味着力量大。三个人的六双脚,蹬在地上像敲鼓一样嘭嘭直响。

    没人敢双腿同时离地,甚至单腿也不敢。因为只有两条腿同时踩在地上,身体才能随时借力,随时任意的改变方向。

    就像武青给几个孩子演示“坐战”一样,只要双腿保持着站桩姿势,就能方便使力,随时改变成弓箭步、马步,推动身体在小范围之内骤乎来去。

    六条腿搓地而行,踩碎的小石子儿,溅起的沙土草叶四下飞扬。旁人看上去,真像三个妖怪用出了大神通,折腾得飞沙走石,火星乱冒。

    这便是一场千斤之力与千斤之力间的对决。

    旁人要是过来帮忙,被兵器擦上碰上,就等于去对抗几百斤的力量,甚至更多。

    三师兄林复忠和四师弟梅复信都相当明白这一点,赶过来之后也不往前凑,而是把目标对准了其余的山匪。

    同样的,毒蜂寨的副寨主鲍威也带着人赶了上来,对准的目标是剿匪队的其他人。

    林复忠立即拦住鲍威,梅复信则站住拿出了大弓。

    鲍威是传说当中五十名南安府军的百户,本身就有武艺,这么多年来也没放下。在武功纯熟度上,招式巧妙上不如大宗门出身的林复忠,但是胜在实战经验更多。

    两人之间的对战,动作不像郭云璞和历山宗师兄弟那么快,但是原则还是一样的。都是双腿搓地而行,步伐转换,上半身就像是坐在胯骨上,随着步伐的转移飘前飘后,一手挥动刀剑,另一只手瞅准机会配合击打擒拿。

    两人刀剑都是尽量劈刺向对方的空档,一旦对手变招有了防备,就顺滑的转换成另一招。谁要是转换的慢一点就会被迫退开,重新找机会。

    刀法剑法的意义就在于此。细腻的刀法剑法让转换变得更加顺滑,力量更大;粗糙的刀法剑法转折生硬,导致力量输送有高有低,在连续的对战中就会有漏洞,不得不连续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