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武柏年的五百年 » 第30章 厚颜无耻之人

第30章 厚颜无耻之人

    北渊国北边境直面巨鲸湾,再往北是天星群岛,继续向北度过尼尔海峡便是北大陆。北海府就经常受到北大陆海盗的侵袭。

    黄鄂来到北海府,从海防所千户做起,一直做到总兵。十几年的时间从无到有,带出一支令北大陆海盗闻风丧胆的血鸥舰队。

    后来也不知道谁在皇帝面前进了谗言,说黄鄂擅启边衅,导致北方战事扩大,有罪于国,押解他回京受审。

    当时北大陆正组织一支庞大舰队攻打北海府,黄鄂在朝廷掐断了军需和粮食的情况下带领舰队出征,最后近万人全部战死在风暴中。

    武青和郭玉璞的愤怒就在这里。

    在他们想来,如果黄将军不被黑虎门赶走,一直待在定唐关,就不会有今日之败;如果黄将军不被害死,一定能成为北渊的定海神针,压得四边诸国臣服,老百姓再不受兵戈之苦。

    就因为这两个“如果”,他俩心中始终憋着一股气。

    也始终发泄不出来。

    武青霍然扭头,恶狠狠的看着郭玉璞:“不对!黑虎门完了!黑虎门在的话不会败的这么惨,他们有武圣!有武圣就可以斩将夺旗!”

    他在山村蜗居十几年,老老实实做农夫,对整个天下的变化一无所知;郭玉璞也差不多,远离武林,远离朝堂。山匪探子们打听最多的消息是谁为富不仁,哪里有个大大的肥羊。从没有国家大局面上的异动。

    但两人又不同于没有见识的普通百姓,一旦有新的消息出现,他们就能从中推导出别人想不到的内容。

    “该死!该死,该死啊!”郭玉璞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以头撞墙,大声咒骂。也不知他骂的是敌人的凶残,还是黑虎门的武圣死的不是时候。

    武青和郭玉璞为黄将军而感到愤怒的时候,也有一个人在感叹这个黑虎门最善战弟子的早逝。

    “朱千户,我现在好后悔。如果当年不是年少无知,将秉言从定唐关赶走。何致今天之败?唉!悔不当初啊!”

    说话的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颌下虽然留着三缕长髯,却一点都不显老。头发乌黑,脸上一丝皱纹都没有,皮肤紧致的和年轻人毫无二致。

    他面目清癯,此时以一种沉痛的表情说话,看着就让人感觉特别信服。

    此时正值明月东升。在合江府通往泰平府的官道旁燃起了几堆篝火,三十多个身穿镇抚司飞鱼曳撒的缇骑正围坐在火堆旁狼吞虎咽。

    在最大的一堆篝火旁,几个百户、千户坐在一起,边吃边商议追捕黑虎门漏网之鱼的事情。

    自黑虎门四个月前覆灭,他们这一队人就一直在追杀逃走的余孽。条件好的时候能住进朝廷的驿站休息,不好的时候就会如现在这样夜宿在荒郊。

    当聊到黑虎门自毁长城,在内斗中放弃了领兵的核心弟子黄鄂,导致他兵败身死的时候,百户谭凤祝长叹一口气,发出了懊悔的感叹。

    朱明丽却不信这一套。

    她将手里的没啃完的羊腿扔进火堆里,砸起一堆火星,很快就闻到了肉烧糊的味道:“收起那些伪装的忧国忧民之心吧。”她不屑的看了一眼谭凤祝:“你以为这样就能投我所好?”

    金元派吞并了黑虎门和大江帮以后,势力急速膨胀。不知怎么,金元派主朱怡然居然入了皇帝的眼,在朝堂中一路高升,做到了镇抚司指挥同知。

    这可是从三品的大员,故而他的爱女朱明丽一入镇抚司便授予千户衔。

    姑娘今年才十八岁,之前一直在派内学艺,从来没有入过官场,思想上比较单纯。觉得自己乍登高位肯定有人不服,于是主动领了追杀黑虎门余孽的任务,想在众人面前证明自己实至名归。

    实际上她想多了,镇抚司上下看在他父亲的面子上,谁敢看不起她?

    但朱明丽一直很自律,出任务的时候丝毫不摆大小姐的架子,甘于和缇骑们同吃同住,很快就和众人打成了一片。

    最近她一直在为边疆失人失地而惋惜,多次上书想领兵去收复失地,可惜一直没有得到回复。郁闷下常和下属们大谈她的奇谋妙计,领兵之后一定会如何如何。

    所以朱明丽就怀疑谭凤祝今天提起往事也是为了投她所好,想给她留下深刻印象。

    可惜的是这个算盘打错了。

    朱明丽的地位到了,对江湖中的一些旧事知之甚深,知道谭凤祝就是当年把黄鄂黄秉言从定唐关排挤走的罪魁祸首!

    入主定唐关之后,谭凤祝在连续几次冒进当中损失掉了黄鄂亲手带出的所有精锐,以至定塘关战力大损。可以说正是他给十几年后的这场大战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可是这位仗着自己是黑虎门少主,接连大败也没有受到任何处罚。

    等到后来金元派吞并了黑虎门,按理说该追究他的责任了吧?可谁想到,他竟然在那场关键的灭门之战里为金元派立了大功!

    战后他居然受到朝廷的宽恕,只是降级成了百户而已!

    他可是黑虎门的少门主啊!

    世上还有这种厚颜无耻之人吗?

    朱明丽还想说些难听的,但是看看旁边众人尴尬的脸,又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她被谭凤祝的嘴脸恶心的不行,索性不吃了,走到自己的马前夹起行李卷儿,转到一颗大石背后铺开皮褥子和衣而卧,不一会儿就发出了轻轻的鼾声。

    谭凤祝见朱明丽气鼓鼓睡觉去了,依然稳稳的坐在篝火旁烤猪蹄吃,丝毫不管同僚们一个个的鄙夷的看着他。

    他为人不怎么样,但直到如今依然活得活蹦乱跳,正是因为善于揣摩别人的心思。而他那些正直的师兄弟们,现在坟头的草都长三尺高了。

    他一眼就看透了朱明丽所思所想,心里不由得鄙夷:小姑娘还是太嫩了。你以为我想巴结你?就你那芝麻绿豆大的官儿有个屁用!

    谭凤祝心里很明白:失去了宗门靠山后,在朝堂中继续往上爬就千难万难。而且,他在关键时刻为保命出卖同门也是极大的污点,让人很难用再他。

    但他又从反方面想了想,厚颜无耻、贪生怕死不见得不是个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