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武柏年的五百年 » 第81章 镖师

第81章 镖师

    武青一怒之下砍死了监军太监,并且嚣张的把他的头颅寄回京城,也因此引来了后面的官府捉拿。

    也幸亏是官府以为血鸥舰队整体死在海上,才没有把这个事情深究到底。武青也因此能太太平平隐居在偏僻的山村十八年。

    当在外海的舰队战胜回归之后,黄鄂集合全军一万多将士,含泪说道:我黄某人对不起你们,跟着我受连累了。如今只有我们战死,朝廷才会彻底解除戒心,才能换得我们家小周全。我们不得不死了!

    于是全军扬帆,驶向暴风中的番人主力舰队,血战求死。

    这一段过往是郭玉璞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再想的,不想在今天却遇到了晓风城的遗民,再次揭开了在心中的伤疤。

    听到郭玉璞的祝福,万月琪终于放声大哭:

    “可是,可是,当时城里只剩下我们不到两千名百姓了,而城外却有三万啊!我爹娘多次对我说过,当时他们担心你们不愿意沾染这满手血腥,会弃城而走。相信换成另外一个将军,为了清誉说不得就会放弃我们。而两位将军却宁可背上污名也要救我们,这份大恩却不是平常的救命之恩所能比拟万一!月琪打小便听着父母的这段往事长大,后来作为白衣大士奔波万里,见识人间悲苦。终于能够体谅当时的情况是何样的艰难。两位将军做出如此牺牲,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

    她抹了一把眼泪:“可惜后来我们再次返回万星群岛的时候,居然再也不见了血鸥舰队,再也不见了神屠将军,人屠将军,鬼屠将军,再也不见了那保家卫国的万余名好男儿。他们死在异域,却丝毫名声都不显,没有丝毫痕迹留下。这天道何其不公!月琪就是受两位将军故事的激励,才坚定了自己此生的志向。”

    说完她郑重的竖起手臂朝天发誓:“万月琪此生若不能一心扶助弱小,但凡有半点珍惜此身,甘愿受那三万枉死百姓日夜追魂!万鬼噬身!”

    郭玉璞冲她点点头:“万姑娘起来吧。你比我强,小小年纪就悟出了这些道理。我直到现在才明白武大哥当年为何那么选择。生与死不是以多寡来论的,不能因为人数少就该死,也不能因为人数多就觉得占理。我杀人无算,枪下的亡魂没有一个更高贵,更不该死。情势所逼,造化弄人,我们只有更凶狠的活给老天看,才不枉来这世上一遭!哈哈哈!”

    他仰头一笑,更显得豪迈。

    万月琪终于知道武青郭玉璞真实身份的时候,武青也终于等来了太子派来交接的车队,一共是二十辆宽大的牛车。压车的既不是官军,也不是宫里的宦官。居然是一个镖局的镖队。

    武青反而皱起了眉头。

    太子敢于把这件事情交给镖局,那么挑的肯定是实力最强的。他几十年不入江湖,也不知道现在江湖上哪个镖局最厉害。但根据十八年前的经验来说,最强的镖局一般都拥有十名以上的宗师。像这种需要二十辆牛车才能完成的押解生意,应该算得上极受重视,就算用上一半的高端战力也是值得的。

    这还是在太子隐瞒身份托镖的情况下推断的。如果镖局知道太子的真实身份,就算是精英尽出也不奇怪。

    镖局车队来了之后,残破的番人帆船上也下来一队荷枪实弹的番兵。

    他们的船长虽然被宰了,但是还有大副二副在,想来此时已经担起了船长的职责。

    大副手拿着半截玉佩,几份文书,和镖局领队镖头交接了货物之后,船上的吊索开始一个一个的往下吊装长条形状的木板箱子,以及一个一个酒桶样的木桶。想必这就是燧发枪箱子和装火药的木桶。

    镖局的人也不打开木箱木桶验货,只清点了数目和重量,便直接把板条箱和木桶放在了牛车上。

    武青远远的看着,脑子里转着各种念头:他自己一个人怎么样才能劫下至少有五个宗师押镖的镖队呢?

    正在想主意的时候,转机却突然出现了,两只宽大的内河运输船在纤夫的拉拽下从下游慢慢的驶了上来。

    看来他们是想用水运。

    武青心里一喜:水上的事情他可门儿清,比一般的宗师都精通。他前半辈子可是打了无数的海上恶战,如果水性不好的话也活不到今天。

    于是他悄悄的下了水,摒住一口气潜泳到了船底下,在船身之下找了个与江面间的空隙,手把住木船上附着的贝类默默等待。

    很快二十辆牛车上了大船,随着几声梆子响,大船松开缆绳放下船帆,顺水漂流,扬帆起航。

    离开码头躲避开了众人视线,武青便迅速的爬上了甲板,伏身在大车中间。

    很明显,当下在甲板上忙忙碌碌的肯定不是宗师。大船行驶的时候等于暂时的与世隔绝,出意外的可能性很小。那么身份尊贵的宗师十有八九会躲在舱里享受。

    武青趁着甲板上人跑来跑去固定牛车,给牛喂食的杂乱时机,悄悄来到船舷边,向船舱里看去。

    舱里居然有四位舞女在边唱边舞,靠近船舱门口的位置上坐着三个乐师,弹着弦儿,敲着手鼓,吹着笛子。两个丫鬟低头烹茶,正在殷勤的伺候两位大爷。

    两位六七十岁的老头正手捻着须髯,半闭眼睛摇头晃脑。

    挺会享受啊。

    甭问了,这两位肯定就是押镖的宗师。

    宗师在年轻的时候大多心怀壮志,要么行走江湖闯荡,试图搏一番名声出来;要么一头扎进官府,试图拼杀出封妻荫子的高官厚禄。等到这些人年纪大了,眼见上升无望而身体还没有衰败,便会趁机到江湖上找一些赚钱的营生挣养老钱。

    江湖上能挣大钱的买卖,首选就是做贼,其次就是防贼捉贼。

    所以这些老宗师们,要么就改个名姓,到大的山贼窝子里当他们的隐形支柱;要么就投入镖局商队保护他们的货物安全。

    因为两边都有出于同样目的的宗师,很少发生拼命决斗。大多都是通过江湖讲数,拉关系,叙旧情,各自退让获取各自的利益。

    船舱里的这两位,看年纪也是这种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