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挽川:幻想之理 » 图书管理员

图书管理员

    在墨言出发前往辰积时,韩青也同样到来。只不过他到的时候已经被长途的乘行步行搞得精疲力竭。

    但很快,他颓唐的精神便被眼前的东西激活了。

    辰积,是一个自己只从曾经的同窗口中听过的地方,这个名字甚至没有出现在任何学院名单中,这让人不免好奇它是怎么招生并运转的。

    但很快这个疑问便被震惊所取代了:

    这不闻名学堂的入口,竟是小小的空间传送门……

    β战争时,人类首次真正直面了α曾经展示过的空间能力。

    向来只出现在科幻幻想中的操纵空间,让人类从一开始便陷入全面溃败。

    现代的人们甚至常有怀疑,认为凭人类自己是不可能赢过β的。

    但现代人也同样无法想象β战争的残酷。人们只能看见数据,只能知道:原本那让安好的地球也几乎无法容纳的人口数量,在被β战争后,变为了在伤残的地球也能十分富裕地接受的存在。

    很多战场上,死一个人是伟人,死一百个人是英雄,死一万个人是烈士,死过了一百万人便只会是一个数字。

    这并不是什么值得愤世厌俗的事,很多时候这也不是人们想要的结果。人们更多地是无奈地写下那个数字,数字不会代表遗忘,很多时候,他更多的是在提醒人们之后要做的事。

    死一个人时,人们会有大量的时间物资来纪念他,死一百个人甚至死一万个人时,人们也可以有这样的能力。但死过了一定数额,人类便会失去可以休整的时间、丧失能用于死人的物质。

    这才是战争。它从不予任何人慷慨。

    死一个人,叫冲突甚至可以叫意外,死一百个人能叫斗争,死一万个人也可能堪堪算战役……但一旦被称为战争,人类便注定会失去很多东西。比如以天文数字计数的同胞,比如为同胞们安葬的能力。

    单纯的数字是冰冷的,当它拥有意义时,人们才能从冰冷中窥见其他的东西。

    冰冷的数字是凝固的、是方便的,它会时刻存在在生者的心中,它的冰冷会刺激着生者的心,促使他们去做他们应做的事。

    英雄,很多时候并不只是生者对死者的一种评价,也是一种精神的代表。英雄也始终是英雄。

    如果打心底里便认可着他们是英雄的事实,便会长久地为无法进行物质上的嘉奖而自责,但绝不可以因为这自责而走错方向。那不是英雄想要的。

    每个于战争中前进的真心中,都藏着对和平的祈愿。没有英雄会为了所谓英雄的头衔去死。他们死前的眼里也不会是得到英雄头衔的窃喜,只会是未能见到和平到来的遗憾。

    战争中的每个生者都走在无数死者堆砌的道路上,希望予死者以功名是应该的,可更应该的,一直都是背负牺牲者的夙愿,带着他们的目光,去迎接和平的黎明的到来,并在那和平的岁月,让人类的道路越走越远。

    何况,只有和平到来时,人们才能重新获得纪念死者的能力。也只有在太阳升起后,人们才能触摸到丰碑那暖心的温度。

    除了给予死者功名,生者要做的,还有利用好死者的死亡。

    就如β战争中,敌方空间能力造成的无数牺牲死亡,最终让人类大概掌握了同样的空间能力。

    但直到如今的后β时期,人类也没有将其掌握精通。

    那些有关空间的技术,很多都被专利牢牢掌握,彼此割据。也许,这些践踏英烈的生命、阻碍人类进步的东西,应比β文明更可恨。

    也正因为如此,出现在韩青前面的折跃门才更显难得——因为它是小的!

    因为技术程度的限制,空间跃迁这种基础的空间操纵也是需要极其庞大的装置来支持的。

    因为空间传送的特殊性,转移大的物品反而是普遍的简单型操作。相反,越是精细的小物件,越是考验空间传送装置的质量。当年的β军队,也是以类似航空母舰为主体,先送母舰再放作战舰队的战术进行作战的。

    韩青忍不住地咽了一下口水,他自然是知道的,这种程度的传输,与其说是考验装置技术的水平,不如说是考验使用者的命够不够硬。

    β战争的后期,就有很多很多的战士在那个技术极为落后的时代,选择这种小型的同时也不易被察觉的装置进行突进。这种行动的成功率低得不堪入目,但在那个人类被逼得退无可退的时候,还是有着源源不断的战士前仆后继。

    韩青走到这个比常人大不了多少的折跃门前时不由得停了下来。

    韩青不是什么无畏战士,直到现在为止,他甚至连正经的训练也没有经过。他一直都只是一个被人玩弄的提线木偶。

    韩青停了许久,最后长吸一口气,从白色研究服的内侧找出一个旧怀表。韩青打开它,对着它内部的照片,把那口气缓缓地呼了出去。

    “筱箁……”这两个字忽地被韩青不受控制地轻轻说了出来。

    随后,他轻轻合上怀表,但并没有将它放回原位,却是用一只手用力地攥着。他用另一只手飞快地输入了那个由易秋给予的、他并不熟悉的坐标,并调整好了空间折跃的一切参数。

    “能不能就看老天吧!”韩青心里大喊,“也许死了更好呢!”

    但很快,韩青便被这平坦的路程惊呆了。这种程度的空间折跃,竟然没有出现任何空间波动,韩青甚至连那些涟漪都需要细心体会才能察觉。这是怎么做到的——之前很多导师都告诉自己空间变化时剧烈的波动是在所难免的啊!

    不等韩青从惊讶中缓过神来,他便需要应对新的问题了。

    “午夜好,韩青教授。”一句少有波动的语调响起,“您的适应速度让我惊讶,说不定已经打破了已有纪录了。”

    空间折跃几乎是瞬时的,需要应对空间波动是因为它们会出现在空间旅行者的起点与终点,而不是几乎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过程”。也正是因为空间旅行的瞬时性,这种剧烈的空间波动是会在体感上伴随旅行者整个旅程的。

    不可避免的,人们进行空间旅行会被紊乱的空间乱流所影响,这也是如今空间技术仍然不能大众化商业化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人们对于减弱这些乱流毫无头绪。

    在空间折跃后,人类都会需要不短的时间来调整状态,这也是空间技术在战争中仍不能作为决胜条件的原因之一。用流行的话来说:它的前后摇太大了。

    β战争中,一些战士为了减少这种“后摇”,甚至将自己的骨头附上机械,让自己在传输后的混乱时间中,也可依靠这些机械里早已写好的程序行动。似乎就是因为他们的壮举,人们才决心推进之前因单件生产成本过高且作用过小的外骨骼技术。

    但就像上次易秋与韩青的IV型通路的经历一样,韩青似乎只用了很少的时间来调整状态。

    此刻,韩青眼前的是一间堪比旧时代文学中宫殿建筑的图书馆。

    这里很大,但盛放的纸质书籍却没有旧时代文学中一本挨一本、一列挤一列的壮观场面。说来也是,现在的环境,能有一个活着的图书馆就已经值得惊讶半年了。

    但只要细细看一看,就会发现,这里地纸质藏书,其实是多得数不胜数的。看上去不多——好吧,只是以旧时代印象先入为主的眼睛去看——是因为没一本书都有着极为富裕的领地、每一个书架都有着极其奢侈的占地面积。这让这个图书馆拥有了一眼看去认不出是图书馆的奇怪效果。

    但韩青并没有优先了解自己身处环境的习惯,他选择了优先回应说向自己的话语:“啊哈哈哈……可能是天赋异禀吧……我也是前不久才发现的。”

    韩青的语气总有种哄孩子的意思,因为他的面前便是刚刚声音的主人——一个充满稚气的女孩。

    童真,在这个时代是个有别样意味的词。因为在这个时代,“童”往往便代表着“真”。

    在这个生理改造横行的时代,任何样貌的人都有可能有着与之不符的年龄。除了孩童。

    这倒不是生理改造被规定要保护孩子。相反,小孩子进行生理改造、把自己变成龙男凤女反而是常见的事。但不管怎么变,小孩子只能变成小孩子,而大人也只能变成、怎么都不会变为小孩子。哦不对,如果有人愿意把全身骨头替换掉、再把全身器官进行裁小,说不定是有可能“返老还童”的。

    这种情况适用于从幼童到成年的所有阶段。

    所以,虽然韩青眼前的女孩不管怎么说都已经不能算是孩子了。韩青仍然按大众习惯,把她这种无法被成年人“变成”的类型视为孩子。

    但很快,韩青便见识到了这个他眼中的“孩子”所拥有的不属于孩子的理性和工作能力。

    仅仅半个小时不到,这个自称帕尔茜的女孩便完成了对他的接待,为他完成了职务介绍,带他熟悉了工作环境。

    韩青这才知道,易秋口中的那个“先生”原本的确为自己安排了一个教授的职位,但那个职位在刚刚被某人先要了。

    “这……竞争这么激烈的吗?”韩青心中吐槽道。

    但他也明白所谓这突然的“某人”的意思,不管是谁,都不是自己的。那么就是说,自己的价值在那个“先生”眼中改变了,至于改变为了什么,呵,自己这个提线木偶怎么能知道呢?

    在韩青有些颓唐的时候,一杯热咖啡被递了过来,那个名叫帕尔茜的女孩轻轻地问道:“韩青教授,您需要休息还是提神分子?”

    韩青倒不是不想睡,只是现在躺下去估计会烦恼到翻来覆去吧。在韩青接过咖啡杯后,帕尔茜又立刻递来了糖匙,并仔细告知了其他添加物的位置。

    说完后,帕尔茜以一种近似侍者的姿势,默默地站在了一旁。这让还在坐着的韩青颇为尴尬,他最后还是决定站起来,不管是加糖还是干干什么,总之先站起来再说。

    在韩青为咖啡加糖时,他难得的拥有了思索的时间。只要稍微想一想,韩青便会对自己的生活感到绝望,但他却只能在心里呻吟。

    这种思索其实并不能算是思考,它不会有任何思考结果,只是一种动用思维的浪费时间的形式罢了。但它就如发呆等其他浪费时间的方式一样,让人不知不觉便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韩青教授?……韩青教授……?”帕尔茜的声音终于把韩青的思维拉了回来。

    帕尔茜的话像是由小到大一点点变化的,在韩青回过神来后,帕尔茜在他身后仍然以一种很小心的语气问道:

    “您……是喜欢这种程度的糖分吗?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见,只是了解后,可以在之后的工作中减少您需要自己调配的时间。”

    韩青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加了多少糖……

    看着韩青有着难为情的表情,帕尔茜递来了一杯新的热可可,并对韩青说如果不喜欢咖啡可以由她处理。

    韩青是不习惯与别人相处的,在刚认识的女孩面前更是如此。嗯,这可能是人们常说的社恐吧。尤其是帕尔茜还对自己这样客气,在韩青支支吾吾时,帕尔茜已经拿走了那杯糖分过量的咖啡,给他换上了热可可了。

    韩青仍然有些不知所措,只好默默喝了一口——然后被烫到了。

    在韩青尽力维持符合礼仪的姿态时,帕尔茜不知何时来到身边,双手递过来了一个名为“冰山”的小零食。

    韩青怔怔地接了过来,但又很快地看向了别处。虽然是刚刚认识的人,但韩青总觉得,帕尔茜的眼睛里有股自己很久没体会到的东西。这东西透着家人般的关怀,是真正不求回报、不带利益关系的关心。这东西让韩青不知如何面对,让他有些不敢直视。

    “图书管理员……”韩青看着周围心想,“虽然是被临时安排的木偶盒子,但……如果能久一点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