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日月山河 » 第五十九章 拆弹准备

第五十九章 拆弹准备

    花开两只,话分两头。

    这边的魏航正带人挖石头呢,裴升这边也被安排即将去山东公干大半个月了,原本市面上的鸡一只40文,鸭一只25文。由于裴升这边不断的收集着市面上的鸡鸭,导致整个山东的鸡鸭价格涨了一半,老百姓怨声载道起来。

    山东布政司有些头大,但物价稳定也是地方政府职责,所以接到下属来报,山东布政司不得不向镇守太监马堂发帖叫苦。

    马堂收到帖子也有些头疼,要不是裴升拿着司礼监的名帖下来,马堂都懒得管这种事情,毕竟陈增这才死去几年。可不敢再让文臣和地方上把屎盆子扣到內监头上。

    马堂看到裴升进来后“你是东宫太子的人,为什么一定要买这么多的鸡鸭,又发下去给那些苦哈哈!”虽然是打着彰武伯杨崇猷的旗号办事,但总会被有心人打探出来。

    “这个我也只是奉命办事,是何缘由我也不知道啊”裴升假装无辜。

    “但是现在市场上物价涨溢太多,布政司都发帖子来了!”马堂举了举手中的帖子。

    “请公公放心,再过一个月就会平息下去的,我们这边已经做好了准备!”

    “啊,还得一个月?那岂不是还要涨价?”马堂有些坐立不安了。

    “请公公放心,彰武伯已经和鲁王、齐王、衡王、德王去信沟通,会尽快的恢复价格的!”裴升也不愿意当冤大头,两周前就已经汇报了,估计差不多快了。“我这边几天内就会得到消息,到时候公公再给布政司回帖!”

    “那就好,就怕差事办砸了,老祖宗脸面无光啊!还有山东这个地方有点邪门,不然陈公公也不会。。。”马堂有些兔死狐悲的想起前任陈增了。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陈增,一个被李三才耍的团团转的笨蛋!而且还是内斗内行,外斗外行,最终被迫上吊自杀。简直是丢尽了司礼监和内书堂的脸,内阁和李三才从这里结下了梁子。

    李三才无法入阁,除了叶向高不愿意搞党争外,司礼监在暗地里也做了不少工作。所以东林党大张旗鼓的推荐李三才,最终也未能入阁,李三才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毕竟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用现代流行的话说,李三才地方成绩斐然,声望极高,自我感觉良好,民意不错,有众多的代表愿意投票给他,眼瞅着就要步入大明的最高机构当个执行副总裁,结果被现任执行总裁一票否决,监理董事会也顺水推舟在董事长面前添油加醋,最终只能黯然辞官回家。

    朱由校自从得知李廷相准备拿李三才做文章,他就想到了怎么挑动内廷参与进来,地方上再爆出点什么,那就够东林党喝一壶了!

    山东自古就是人才辈出的地方,尤其是施耐庵所写的《水浒传》,现在不像后世传播的那样家喻户晓,但在本省还是知名度很高的。

    自战国时期,齐鲁大地重义崇礼、重传统、崇尚节俭,说的直白点就是讲义气,是兄弟就来砍我。后面虽然被历朝历代不断的礼教,并立起了孔庙这杆大旗,看起来温顺了不少。但桀骜不驯的血液依然流淌在山东人的体内,表面平静但民风依然彪悍,所以宋朝就有了浩浩荡荡的梁山聚义,元末明初更是农民起义不断。

    大运河很重要的一段途径山东,所以除了是为了明年的蝗灾做准备,朱由校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大运河和沿海的几个府,这个将是朱由校未来两个五年计划的重点,会影响很多。

    由于前几年山东也有旱灾,最基层的老百姓虽然靠着卖地,卖儿鬻女熬了过去,但也仅仅是活着而已。

    除了几个藩王,还有就是伟大的孔夫子后人,加上地方上的豪强劣绅,天灾一旦来了,再来一次梁山聚义也仅仅是时间上的问题,还有一个打不死的小强白莲教、后起之秀闻香教都在暗处虎视眈眈。

    在朱由校看来,整个山东就是一个炸药桶,随时都有可能爆炸,后世记载的天启二年(1622年)徐鸿儒造反,虽然前后只有半年时间,但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

    所以朱由校除了让李进忠负责的山子派出两个核心队伍外,裴升这边也有发展自己的新队伍,在外围小心翼翼的收集信息,毕竟白莲教的可是老牌的造反专家,几百年的历史了,本地的后起之秀闻香教也是秘密发展了二十来年了,外来人还是小心点好,免得打草惊蛇。

    朱由校的策略是温水煮青蛙,通过改革,慢慢瓦解造反的土壤,然后釜底抽薪将高层一网打尽!除恶务尽!绝不手软!毕竟朱由校未卜先知的知道了高层名单,中下层就看他们的觉悟了,至于胆敢两面三刀的,朱由校最近想到了一个绝好的去处。

    “山子天机星万历三十九年二月汇报:鸡鸭物价浮动一半有余;本月降雨略少,仅有小雨四次,较去年少了两次;沂州卫指挥使杨肇基勇武过人,治下有方,虽有威望,但卫所兵源不足,侵吞数暂不得知;其他各府各卫所情况同上,侦查中;莱州湾、胶州湾、石岛湾目前已探知有八处私盐场,已超官盐产量,势力错综复杂,后续侦查中;曲阜孔府排外明显,进展缓慢,已留下两人,以彰武伯名义进行活动,侦查中。。。。”

    “头疼啊”放下刚送来的信息,朱由校抱着小脑袋在炕上打滚!

    荷花吓得急忙从旁边的炕跑来蹲在朱由校身边。“殿下,是否要叫杨御医?”

    “不用,小爷是头疼山东的事情太多,往后大明这么多地方,怎么办哦!”朱由校停止打滚,站起来后望着身后的地图,然后又一屁股坐下。

    这可不是抽茧剥丝的破案,逐个解决疑问,这可是拆弹,说不定某个地方或者一个很小的失误,就会导致连锁反应,瞬间爆炸。

    身边的人暂时都能力不足,经验不足,看问题的高度嘛,更是天差地别,要是现在自己身边也有严嵩、张居正该多好啊,可惜叶向高也只是个二流水平的政治家,也没办法让他帮自己。

    朱由校不想熬死自己的脑细胞,坐到桌子边,左手食指有节奏的敲着桌子努力的回忆着人选。能想到的有些不是官宦出身,就是还未中举,断档了啊!来个海瑞也行啊!

    狗到用时方恨少啊,啊呸,手底下没人可不行。但是玩政治,小朱怕是在后世连个村长都当不上。

    朱由校最终往后一躺,放弃了。算了,还是不要指望官宦阶级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了,培养接受自己执政理念的人吧,慢慢来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