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天从侠客风云传开始 » 第102章 酆都的前路

第102章 酆都的前路

    樊雄叹息着说道:“师父志向高远,心怀天下。所谋所求皆不为己,全是为了天下苍生,令人钦佩不已。

    这等境界与追求,放眼天下,又能有几人?”

    “可我终究是失败了。若非有你,非但我将永远的受制于人,就连酆都的兄弟们,也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你虽然年轻,却智谋深远,我想听一听你的看法。”

    樊雄略一沉吟,而后便开口问道。

    “师父以为,若是推翻了现在的朝廷,从废墟上建立一个新的朝廷,就能解决百姓的苦难吗?”

    阎罗反问道:“难道不是吗?”

    “可本朝初立时,也曾严惩贪腐,励精图治。为何又会演变成了如今的样子呢?

    纵使我们建立的新朝代,也效仿本朝初立时的举措,但有句话,叫做人亡政息。

    等到我们死去时,又如何保证后来的掌权者也秉持我们的理念呢?”

    “这......或许严格的教导和培养,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

    樊雄摇了摇头:“历朝历代的君主,在培养接班人时无不极其慎重、严格。可最终的结果,都早已记载在史书上面了。

    我觉得,人性本就是贪婪的,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升斗小民,尽皆如此。

    贪官污吏,我们是杀不绝的,就算我们成功的改天换地,难道就不需要任用官吏来治理天下吗?

    况且谁也说不好,将来有一天,跟着我们打天下的这些兄弟,会不会也变成师父如今最痛恨的那个样子。”

    阎罗闻言神色一怔,久久无言。

    “每一个王朝的兴衰,其实都是同样的一个循环。

    当王朝刚刚兴起时,开国之君乃至第二代、第三代的接班人,大抵都有励精图治之心。

    在改朝换代的战乱之中,大量的人口死亡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无主土地。

    在这个阶段,大部分的百姓都可以得到的土地,有地种,人心就安定。

    只要君主不是过分胡作非为,那天下的情况一定是越来越好的,这也是大多数朝代在前中期的时候,都会出现盛世的缘故。

    但当王朝发展过了百年,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不论当时的君主是英明还是昏聩,都很难阻止民间大量的土地被兼并,毕竟对于土地的渴求,是刻在汉人骨子里的。

    人口越来越多,土地却越来越少,贫者愈贫,富者更富。

    当这种状况持续不断恶化的时候,就会有活不下去的百姓变成流民,或是盗匪。

    倘若这时再遇上什么天灾,那就又是一次改朝换代的开端了。

    于是王朝更替的循环,就这么永无休止的进行下去,但每重复一次,都不知道有多少人被湮没在战火之中。”

    阎罗叹了口气:“那难道就没有解决的办法吗?”

    “我觉得眼下是没有的,或许在未来,能有人对作物进行改良,使粮食的产量大大提升,这样就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还可能会出现新的技术,将现在难以耕作的贫瘠地区变成良田。

    可这都不是我们现在能够做到的,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向外去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我酆都自来到大员之后,就持续不断地从沿海地区招揽贫苦百姓,来到这里开垦土地。

    这样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至少能够给那些快要吃不上饭的人一条活路。”

    阎罗无奈道:“看来也只好如此了,只是大员大部分地区都是山脉,可以耕作的土地也是有限的。”

    樊雄轻笑道:“若是大员不堪负荷,那我们就再去开辟新的领土,向北可以征伐东瀛,向南可以吞并吕宋。

    只要武德充沛,扩张永远是解决内部问题最好的手段。”

    阎罗闻言不禁哑然失笑:“我半辈子都在致力抗倭,没想到还会有效仿倭寇,去侵略别国的一天......

    你这样的思想,完全不像是汉人传统的思维,倒是有些像......”

    “像是蛮夷的作风,对不对?”

    樊雄淡淡一笑:“我痛恨的不是侵略,而是自身作为被侵略的弱者。

    若是生存问题都得不到解决,光空谈道德有什么意义?

    跟那些豪绅地主讲道德,他们是会将土地分给贫苦百姓?还是会减免哪怕一成的租子?

    师父,如今时代变了,极西之地的蛮夷都已经来到我们国土,抢夺我们百姓的生存空间了,若是还抱着守旧的心思,将来说不定有一天,不要说大员、濠镜,怕是连中原都会被蛮夷所占据。

    那些西方蛮夷来到东方,就是为了寻找和掠夺财富。他们制造船舶、火器以及航海的技术,已经远远超过了东方。

    他们之所以没有大举进犯,也是因为如今他们本国的土地问题,还没有严重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若是有一天,他们的人口数量膨胀到本国的土地已经无法负荷,那向外大举侵略就是唯一的道路。

    届时他们来到东方,凭借着坚船利炮还不是予取予求?到时候谁能抵抗他们?是腐朽不堪的大明,还是那明明只是弹丸之地,尚且藩国割据,纷争不休的东瀛?

    与其等着他们将来侵略,不如我们先来建立一个纵贯东南大海的庞大帝国。将东方海上霸权,牢牢握在我们的手中!

    这样既可以为我们的百姓,开辟出新的生存空间,也能作为大明的海上屏藩。

    不是为了保护这个腐朽的朝廷,而是为了庇佑千千万万的汉家百姓!”

    阎罗听了樊雄这个想法,惊讶的目瞪口呆,但同时又深感热血沸腾。

    “东海上的霸主吗......阿雄,你的想法还真是惊世骇俗啊!

    不过这样的事业,才是我辈大好男儿应该做的!我虽年老,但依旧雄心不减当年!”

    樊雄笑道:“我们的前路可谓是任重道远啊,如今酆都城治下百姓不足十万,还需要不断地充实。

    另外还得向西方的夷人学习制造船舶和火器的技术,以后的战争,海战自是以坚船利炮为主。

    随着火铳的不断革新,必将会成为陆战的主流武器,刀剑和铠甲也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阎罗听到这里却是有些不忿:“这么说以后武功就没有用了?”

    “当然不是。”

    樊雄看着阎罗不满的表情,忍不住哑然失笑道。

    “武功若是到了我等这样的境界,至少不必担心被小卒所刺杀,以致于军心溃散。

    但到了千军万马的战场上,个人的武力再高,起到的效果也终究是有限的。”

    “哼,算你说的有理。”

    阎罗一吹胡子:“老夫刚刚才想起来,还不曾考校过你的内功和刀法。

    走,跟老夫到演武场去,让老夫看看,你如今能有老夫的几成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