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李米的日记 » 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

    大智若“俞”

    我写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俞敏洪先生的一本书,从小我就读过俞敏洪大师的很多著作,后来《中国合伙人》上映让我对俞敏洪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所以说起成功人士,提笔便是俞先生。

    从高考三次不中,到BJ大学。从校园里内向自卑的丑小鸭到英语系耀眼的单词王;从被北大扫地出门的穷酸教师,到轰动大江南北培训界的领军人物;从大街小巷刷广告的个体户,到万亿身家的上市公司老总。这就是俞敏洪,一个善于在演讲中激励学生的“圆梦大师”,一个没有一点架子任由学员工“开涮”的亿万富豪。一个创业伙伴们骑在他头上却不得不佩服的校长。

    他年轻时候的奋斗经历是十分艰辛的。由于知识基础薄弱等原因,俞敏洪第一次高考失败,英语才得了33分。1978年高考失利后回到家里喂猪种地。第二年又考了一次,英语得了55分,依然是名落孙山。那时俞敏洪作为一一个农民的孩子,离开农村到城市生活就是他的梦想,而高考在当时是离开农村的唯一出路。尽管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俞敏洪仍在微弱的煤油灯下坚持学习。

    1979年,县里办了一个外语补习班,俞敏洪挤了进去,这是他第一次学习外语。住在30人一间的大房子里。第二年春节,俞敏洪在班里已经名列前茅。1980年,俞敏洪坚持考了三年后,最终考进了BJ大学英语系。在北大,俞敏洪是全班唯一从农村来的学生,开始不会讲普通话,结果从A班调到较差的C班。大三的--场肺结核°又使俞敏洪休学一年,人也变得更加瘦削。1985年,俞敏洪毕业留在北大成了一名教师。

    在北大,俞敏洪是全班唯一从农村来的学生;开始不会讲普通话,结果从A班调到较差的C班。大三的-一场肺结核又使俞敏洪休学一年,人也变得更加瘦削。1985年,俞敏洪毕业留在北大成了一名教师。

    出国潮兴起,俞敏洪备考,1985年我国政府颁布了“关于自费留学的规.定”,开放了自费留学的限制,许多没有海外亲属的人也挤进自费留学大军,1986年,我国兴起了大规模的出国潮。受周围同学的影响,就读于北大英语专业的俞敏洪也踏入了准备出国留学的队伍。他从未接受过专业的英语教育,1988年开始准备出国考试,仅仅两个月,托福考试就拿到了673的高分。

    当时美国给中国学生颁发的奖学金较少,加上在北大教书的工资不高,俞敏洪意识到如果想出国留学,不得不靠自己打工赚钱。在北大教书的俞敏洪开始参与--些培训机构的托福、GRE教学工作。而后在北大成立了自己的托福班。自己的学生帮忙贴广告宣传(形成了老师和学生的开班联盟),于是就有了二三十个学生来班里.上课。当时北大也在开托福班,是北大英语系老师业余收入的来源,俞敏洪的托福班不仅抢了北大托福班的生意,还没有任何证照,不久便遭到了学校的行政记过处分(在北大著名的三角地,贴了整整--个月,高音喇叭也播了大概一个月)。这次经历带来的影响催生了俞敏洪心中的创业萌芽:原来靠自己的能力是可以自己做生意的;由于被处分在北大的职业生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分房、出国进修都没有自己的份)。

    1990年,俞敏洪向北大提交了辞职报告。用三轮车拉.上了宿舍的所有行当离开了北大。到外面租了一个农民的房子。离开了安逸的舒适区,闯进了风雨中。

    俞敏洪后来回忆,当时的凄凉和辛酸在现在的成功面前都不值得一提,阳光总在风雨后。

    1993年11月15日,BJ新东方学校正式成立。两年后,学员突破了1.5万人。1995年底,俞敏洪飞到了北美讲自己的创业经历,在加拿大,曾经同为北大教师的徐小平9听了之后怦然心动,毅然决定回国和俞敏洪--起创业。

    已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工作的同学王强也深受刺激。1996年,王强终于下定决心回国。在俞敏洪的鼓动下,昔日好友徐小平、王强、包凡-、钱永强陆陆续续从海外赶回加盟了新东方。经过在海外多年的打拼,这些海归身上都积聚起了巨大的能量。这批从世界各地汇聚到新东方的个性桀骜不驯的人,把世界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文化、先进的教学方法带进了新东方。

    1998年,新东方实用英语人才培训体系初具规模,实用英语学院酝酿而生。

    2000年起,新东方进入了向全国辐射的阶段,上海、广州、武汉、天津、西安、南京、昆明等城市的新东方相继成立。

    2006年9月7日,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大陆9在美国上市的第一家教育机构。

    如今,当年那个28岁的下海小伙已经变成了57岁的中年人。新东方这所学校也遍布全国的大江南北,成了中国响当当的品牌。

    有遗憾、有感慨、有喜悦、有悲伤、有一种说不清的情感从心中不绝如缕的流出,这或许就是成功之要。我不求像自己俞老师那样在事业上风生水起,我只是从他身上得到了永不放弃的启发和善于抓住时机的毅力。任何形式的成功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不断努力又不断失败,但虽然失败却一直坚持不管是否明天过后的精神,让我学习,让我佩服。

    我写俞老师是因为我以后要成为一名教师,他是成功路上的引路人,是中国的领头,俞敏洪选择退休后转型直播,或许是理想主义的一种回归,毕竟没有几个人拥有和他一样丰富的人生,也没有几个人可以像他那样不同生机的表演。

    他的人生是为企业家更是为老师,俞敏洪作为一名上市公司创始人,让人感到意外的点其实还有挺多的,比如说,他说“我觉得把生活过的很好,比把生活过的雄心壮志重要;热爱生命,比热爱挣钱更重要。比如说他在公众号坚持日更56篇抗疫日记。我向他学习,学习他的精神,学习他想做就做的自由。我们每个人都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在奔溃的边缘上行走,可是有几个人能如既往呢?我都偶像俞老师算一个。

    在我的将来我要努力学习,向俞老师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我学的是汉语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数千年之久。我应利用自己的知识发展我的事业,我计划当我学到一定水平,先发展自己的短视频和公众号找到属于自己的特色。同期毕业之后先去学校学习技术深造有机会最后出国深造学习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后来可以开创自己的学校。一所国际交流学校,向外发展我们的中国文化。

    近期我准备努力学习并考下该有的证件,中期来说,努力学习一直是成功的关键。到那时可以丰富开阔网络平台,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长期还说需不断弘扬博大精深的文化,做有质量的文化传播者,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为人民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是我一直以来的目标。

    道阻且长,行者将至。向俞老师学习,学习那敢于奋斗,不怕困难的精神。学习那永不言败的毅力,学习敢闯敢干的品格。人生路上幸福的事情并不多,祝我们在痛苦中尽力而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