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李米的日记 » 亚里士多德悲剧思想探究

亚里士多德悲剧思想探究

    西方的悲剧最早诞生于古希腊,源于酒神颂。酒神颂是古希腊人每年秋季都要举行的酒神祭祀上的歌舞表演,内容多取材于神话。悲剧诗人通过自己的创作给神话以新的解释,用来映现实生活,表达自己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希腊最著名的悲剧诗人有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在埃斯库罗斯之前,酒神祭祀歌舞表演时只有-一个演员,由独白和旁白组成。埃斯库罗斯把演员增加为两个,采用对话的方式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冲突。索福克勒斯又把演员增加到三个,并且让合唱队参与戏剧冲突,从而使悲剧艺术逐渐趋于完善。希腊悲剧突出的是人与命运的冲突,悲剧的结局往往是主人公的毁灭。亚里士多德从事物自身发展的合理性出发,抛开命运来讨论悲剧问题。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系统总结了他之前的悲剧理论,并对悲剧做了系统的阐释。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也就是说,通过再现一个完备的对象,它的规模是能够感知的,选择具有特别吸引力的语言来叙述,每--部分选择不同的抒发方式,借助表演而不是借助叙述展开,并且凭借怜悯心理和恐惧心理来宣泄缓解情绪,这就是悲剧。通过该定义可以区分出悲剧与其他各种摹仿艺术的不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悲剧、喜剧、音乐等都是关于摹仿的艺术,它们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摹仿的媒介.对象的不同。亚里士多德多次强调悲剧是对行动的摹仿,并且这种摹仿是通过行动中的人物进行的,由此点出了悲剧的摹仿对象,明确规定了悲剧的性质。悲剧这--类艺术具有明显的真实性,这就要求悲剧演员在表演时要体现出强烈的现实感,如此才能加深观众对悲剧的感受。演员在表演悲剧时之所以要通过严肃的行动,是由于亚里士多德对诗的不同分类。由于诗的性质的不同,诗可以分为讽刺诗和赞美诗(颂神诗),前者是通过轻浮的人摹仿下劣的人的行动,后者则是通过严肃的人摹仿高尚的行动。他还指出悲剧摹仿的是--种完整的行动,悲剧摹仿的行动必须包含事情的开端、发展和结局。为了体现出悲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悲剧各部分之间应该有某种必然或一致性的联系,悲剧中不应当出现与悲剧无关的材料。希腊人以及后来西方学者认为命运是悲剧产生的原因。希腊悲剧所写的是人与命运的冲突,但是亚里士多德拋开命运,主张从人物自身找原因。在他看来,悲剧主角的遭殃并不是由于罪恶,而是由于某种过失或弱点。悲剧主人公介于好人和坏人之间,也可以说他们与现实生活中的平常人类似。只有这样,悲剧主的遭遇才会引起我们的同情,悲剧作品才能称得上是好的。二、悲剧情节论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应该包含以下六个要素:情节、性格、言辞、思想、歌曲和形象,其中以情节最为重要。它具体指悲剧中出现的肢体语言,其作用表现在悲剧行动中的指导和实践的安排,上,并按照所摹仿的动作分为简单和复杂两种。性格是决定人物品性和命运的因素,是推动人物行为的力量。思想是导致人物言行的直接驱动者。言辞即对话、旁白,是悲剧舞台语言表达的主要方式。悲剧中的歌曲一般由专门的合唱队担纲,起到各场间幕的作用。最后是形象,它包括演员的扮相和道具。亚里士多德认为在《诗学》中他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讨论悲剧的情节。在悲剧中情节及相关的肢体语言起着绝对关键的作用,因为只有行动才能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思想,而行动要通过情节才能表现出来。成功的悲剧首先必须是情节安排得当、肢体语言丰富的剧目。相比之下,性格、思想、言辞、形象等方面便无关大碍了,只要情节运用得当,即使其他五个方面存在缺陷,也不会影响一出戏剧的观赏效果。但是,假定悲剧家在其他五个方面做足了功夫,却疏于情节的处理,也不会得到任何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