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盘点历史十大意难平,万界泪目 » 第二十四章 触景生情(求推荐票!求收藏!求追读!)

第二十四章 触景生情(求推荐票!求收藏!求追读!)

    看着他在大雨之中嚎啕,无助的像一个三岁小儿一般的模样。

    万界的观众此刻彻底泪崩。

    “在收到噩耗的这一瞬间,这位大人挺拔的脊梁,都弯了几分。”

    “是啊!看着真让人心疼,我想!若是没有这场战事,他也是一个在母亲膝下尽孝的孝子。”

    “麻绳专挑细处断,正是在北伐的关键时刻,却……唉……”

    ……

    众人此刻都是无语凝噎。

    好多母性爆棚的小姐姐,此刻恨不能钻进苍穹之上的画面之中。

    好好的去安慰一下金榜上的这位。

    ……

    他此生的理想,便是收复破碎的河山,而后解甲归田。

    带着妻儿,前往河北老家,耕种几亩田地,让母亲安享晚年。

    可惜!

    ……

    大秦时空。

    始皇帝看到这一幕有些触景生情。

    此时此刻!

    他的心中想起了自己的母亲——赵姬。

    嬴政在赵国的那段时间。

    受尽了欺辱。

    安慰自己的,只有自己的母亲赵姬。

    后来,父王早逝,他继承大统。

    赵姬深宫之中寂寞难耐,遂而有了嫪毐。

    后来更是和嫪毐生子。

    起初,其实始皇帝对于赵姬和嫪毐生子的事情也早有耳闻。

    但却没过多关注。

    其一,忙于进军六国的大事。

    其二,他知道母亲一个人过的确实也很苦,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后来。

    还没得的他处理,嫪毐和赵姬联手叛乱,发起宫变,欲要置秦始皇于死地。

    始皇帝自然是轻松平叛,杀死了嫪毐,以及他们的孩子。

    没过两三年,赵姬也病逝了!

    “唉!”

    思及此处,始皇帝长叹一声。

    他知道,当初必须杀了嫪毐以及他们的儿子。

    如若不然,大秦帝国的基业,将会有坍塌的风险。

    但是!

    母亲的忧郁成疾,也跟这事脱不了干系。

    ……

    暂且不论是非。

    即便是曾将要将自己谋害的母亲,但是往事已矣。

    始皇帝此刻触景生情,心中也是迸发了思念母亲的情谊。

    ……

    大汉时空。

    汉武帝刘彻看着苍穹之上的画面。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也是一个可怜人啊!”

    国破家亡,双亲皆不在了。

    他知道!

    金榜之上的这位,往后余生只剩下一个念头。

    那就是光复旧山河。

    ……

    大唐时空。

    唐太宗李世民颇有感慨道:

    “羊有跪乳之恩,鸟有反哺之情。父母恩情不可忘,孝值千金啊!”

    李世民说完这话之后。

    心中不由地有一些庆幸。

    遥想当初,大唐还未开国的时候。

    母亲便早早病逝。

    后来!

    玄武门之变发动,他已经越过父皇李渊成为了大唐的实际掌控者。

    当初,摆在他的面前就是两个选择。

    一个是让父亲禅位。

    一个便是……杀其身,取而代之。

    最终。

    他还是选择让父亲禅位,让父亲安享晚年。

    此刻被勾动情绪的李世民,心中满是庆幸。

    他当初若是走了另一条路。

    如今……恐怕是终生活在悔恨之中啊!

    ……

    大宋时空。

    开国太祖赵匡胤,神情紧绷,一动不动地盯着苍穹之上的结说。

    连眼珠子都不敢转一下。

    不得不说,他打出生到现在,几乎就没有这般认真过!

    无他尔!

    苍穹之上那个丧权辱国的大宋,就是他一手开创出来的啊!

    起初!

    他看到金榜之上的那位,连连出击,杀得金人闻风丧胆。

    赵匡胤总算是松了口气,大宋国威最起码在此人的手中算是挽回了一些。

    不至于在万界彻底贻笑大方。

    后来,看到金榜之上那人,平叛乱,打伪齐,连战连捷。

    很快!

    就收复大宋不少沦陷的河山。

    赵匡胤不由地为之叫好。

    “哈哈哈!”

    “好!”

    “此人之军事才能,完全不在朕之下。”

    “照这个趋势下去,光复河山有望啊!”

    骂了一天不肖子孙的赵匡胤,此刻算是放松了不少。

    遂而拿起一旁的酒杯,一边饮酒,一边观看。

    不过!

    很快就看到金榜之人的母亲去世的事情。

    他不由地为之一叹,为之感到悲伤。

    再到后面,人家回家守孝,朝廷却是连发奏表,催促北伐。

    赵匡胤皱了皱眉头,觉得有些不近人情。

    “其实,可以缓一缓,毕竟大宋的底子还在,让这位忠臣守孝三年又如何?”

    “屯兵三年,三年之后,再开北伐,胜算又能多几分!”

    赵匡胤分析的倒是一点错没有。

    看到金榜这位,在这进退维谷之际,自古忠孝难两全的局面之中。

    毅然而然的舍小家而顾大家,选择了回归前线。

    这位纵马二十载的太祖皇帝,此刻也是为之动容,忍不住站了起来。

    “忠臣!罕见的忠臣啊!”

    “你若是生在开国年间,朕必得封你为王!”

    ……

    不过!

    很快!

    这种壮烈的情绪,就被打破了。

    正当赵匡胤沉浸在悲壮情绪之中时,接踵而来的就是高宗皇帝受到奸臣蛊惑,胡乱下命令的画面。

    砰——

    赵匡胤一把将手中酒杯狠狠地砸在地面上,目中怒火雄起。

    “混账!不肖子孙,远贤臣,亲小人!昏君该干的,你这个畜生是一样不落下!”

    赵匡胤一时之间都有些气糊涂了,大声的喊道:

    “来人!传朕诏令,朕要发兵南下,亲手诛杀了这个不肖子孙。”

    ……

    一旁的宫人直接听懵逼了。

    发兵?

    南下?

    不肖子孙?

    南方没什么敌人啊!

    且大宋南方也没有什么亲王。

    这……陛下是怎么了?

    宫人看着发怒的皇帝,又懵又怕,瑟瑟发抖,不敢说话。

    ……

    大明时空。

    “宋高宗此人,虽然也算有几分小聪明,但却真的是昏聩无比。”

    “顾小利而忘大义,任由北方蛮子,祸乱神州百姓。”

    “实乃罪人啊!”

    朱元璋直击要害分析道。

    若不是大宋的孱弱不堪,岂会有后来元廷的雄起。

    神州汉人也不必遭受那么多的磨难。

    说到底,这就是源头啊!

    一旁的马皇后关注点则是跟丈夫不同。

    看着金榜那位在雨中嚎啕大哭的模样,心生悲悯:“唉,真是一个可怜的孩子。”

    与此同时,身后的朱标,看着此番情景,忍不住上前道:

    “母后,您往后可得按时吃饭,好好养身子。”

    “还有父皇也是,政务上,您往后让儿臣多处理一些,您这把年纪,也该好好歇歇了!”

    老两口听着儿子的话语,满眼欣慰。

    老朱听到好大儿自告奋勇的样子,乐呵呵傻笑。

    “好!真是咱的好儿子,往后,你就多多处理政务。咱就专注于后面那一亩三分地里的禾苗了。”

    ……

    朱标一心想着不能重蹈‘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

    可惜!

    此时尚且年轻的他,不会知晓。

    往后,他留给老朱老两口的,只有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