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盘点历史十大意难平,万界泪目 » 第二十六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求推荐票!求收藏!求追读!)

第二十六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求推荐票!求收藏!求追读!)

    大汉时空。

    汉武帝看着苍穹之上的画面,有些动容。

    大汉乃是以孝道治天下。

    金榜之上的这位,很明显也是一位大孝子。

    但是!

    在国家和小家之间,他毅然而然的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

    为了国家,他付出了太多太多。

    思及此处,汉武帝忍不住举起手中的酒杯,对着群臣道:

    “来!与朕一同举杯。”

    “敬天下孝子!”

    ……

    出身孝廉的百官,闻言纷纷举起手中酒杯,对着苍穹之上的那道身影,遥遥敬酒。

    “敬天下孝子!”

    ……

    大唐时空。

    李世民看着苍穹之上的画面。

    “危难之际,就充当急先锋,为皇帝倾尽所能。一旦战事稍停,就被皇帝排挤。”

    “金榜上的这位太苦了啊!”

    生在乱世之中,有匡扶国家于危难的志向。

    但却碰到一个昏庸无比的皇帝,着实是有些折磨人了!

    思及此处!

    李世民觉得,对标这位高宗皇帝,他可是好了太多。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就是他最好的勋章。

    知人善用,才打出了大唐的万里江山。

    且为李世民立下赫赫战功的功臣,基本上都是得以善终。

    除了侯君集这位后来的造反派,那也是死有余辜。

    李世民看到最后,金军再次南下。

    金榜之上这位再次领兵出战的画面,不由地为之感到担忧。

    “金榜之上的这位,似乎还从来没有败过吧?”

    他喃喃自语道。

    殊不知,历史上除了兵仙韩信之外,一生无败的名将,少之又少。

    “希望,你能大获全胜吧!”

    李世民轻声道。

    ……

    大宋时空。

    赵匡胤看得是双目猩红。

    “畜生!此等不肖子孙,究竟是如何登上皇位?”

    “连金人的缓兵之计都看不出来?”

    “此前分明是进攻的大好时机,竟然选择了俯首称臣?还把大宋的国号都取消了,向蛮夷之人跪地请和?”

    还好赵匡胤是行伍出身,一生行军打仗,身体素质那是没问题。

    若是换了养尊处优的皇帝来!

    看到这个消息,恐怕当场就被气的背过气去了。

    但!

    饶是赵匡胤的身体素质好,此刻也是气喘吁吁,愤怒到不能自已。

    这可是自己一手建立的大宋啊!

    他也知道,世上没有不败的王朝。

    大宋肯定会走到终结的那一天。

    但是!

    高宗的离谱操作,他实在是接受不了。

    要是被金人打的扛不住,选择了俯首称臣,他也能理解。

    但,金榜之上的这位,分明能一鼓作气北伐而上,重拾旧山河。

    在我方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你特么竟然选择了投降?

    没有十年脑溢血,真的干不出这种操作。

    赵匡胤此时目光灼灼的看向金榜之上的那位。

    此刻!

    他多么希望。

    这位,能直接带兵进临安,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将高宗皇帝拉下马。

    转而再扶持一位支持北伐的新君!

    无他尔!

    实在是看着太让人憋屈了。

    这样的大宋,倒不如灭亡了来的好。

    ……

    大清时空。

    十全老人乾隆皇帝。

    正坐在御花园中,吃着御膳房的点心,又悠闲地观看苍穹之上的画面。

    “说起来,朕之大清,与金国还是有渊源存在。”乾隆道。

    确实!

    金国和大清,都是女真人建立的政权。

    大清在入关之前,也是宴席了当初金国的国号,称之为后金。

    入了关之后,才改国号为清。

    乾隆皇帝说起这话,倒不是追根溯源。

    说白了,他就是为了显摆一下。

    看看,你金国穷尽一生,最终还是亡于元之手,并没有一统天下。

    再看看我们大清,八旗子弟,打下了这片辽阔疆土。

    孰高孰低,自然是一目了然。

    一旁来汇报工作的军机大臣和珅,自然是第一时间听出了乾隆的弦外之音。

    立刻上前拍马屁道:“皇上,大清远胜于大金啊!”

    “割据一时是大金,一统江山是大清!”

    听着及时雨一般的马屁,乾隆顿时会心一笑,老脸笑的跟菊花一样。

    是以为然的点点头!

    而后道:“看看宋朝懦弱的样子,只有我们关外之人,才能做汉人的皇帝!才能带领汉人走向富强!”

    “皇上言之有理!”

    ……

    万界时空的观众们。

    此刻!

    也是被高宗皇帝气的不轻。

    “可恶至极!不多说了,我连夜出发,我要去刨了赵构的坟!”

    “还有秦桧!别忘了这个大奸臣,我家旁边就是秦桧的跪像,我现在就去给这个狗东西开瓢。”

    “这两头畜生,联手卖国,天怒人怨,不得好死!”

    ……

    这话倒是不假!

    高宗皇帝的行为,跟卖国没有什么两样。

    皇帝带头卖国,请问这国家还有救吗?

    焉有不倾覆的道理?

    ……

    正当万界观众们气愤的时候。

    苍穹之上的盘点仍然在继续。

    【金国撕毁了协定,悍然带兵南下。】

    【你接到了皇帝的命令,前去迎敌。】

    【你此前,已经带领自己的军队在鄂州训练了三年,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等的就是这个时候。】

    【你有条不紊,派兵北上,在顺昌大破金军。】

    【很快!金人的两路大军都阻拦了下来,时局稍稍稳定了下来。】

    【正当此时,愚蠢的高宗皇帝,再次发来了诏令,让你准备班师回朝的事情,不要贸然进军。】

    【你看到诏令的时候,险些气的昏了过去。】

    【金人此刻攻势受到阻挡,正是进攻的好时机啊!】

    【大帐之中,你看着那道诏令,沉思良久一夜,这一夜你都没有合眼。】

    【你想了很多!】

    【战事四起的时候,百姓都成了流民,四处逃窜。】

    【战争来临的时候,军费开支,不知道分走了老百姓多少的口粮。】

    【战争开始的时候,北方沦陷,那些活在金人统治之下的同胞们,正在经受何等的磨难。】

    【你知道!】

    【要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就必须战!一战定乾坤,将金人赶出中原,彻底收复旧山河,才能换来天下的太平,才能换来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换来百姓的丰衣足食。】

    【天命时分,你拿起那道诏令,一把将其撕毁,没有丝毫的犹豫。】

    【紧接着,双眼布满血丝的你,走出了大帐。整个人意气风发。】

    【你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你准备矫诏,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你要挺进中原,开启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