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盘点历史十大意难平,万界泪目 » 第六十六章 为了先师之意志,吾在所不惜! (求推荐票!求月票!)

第六十六章 为了先师之意志,吾在所不惜! (求推荐票!求月票!)

    大宋时空。

    高粱河车神赵光义此刻看着苍穹之上的画面,心生感慨。

    对于诸葛亮领兵作战的能力,他可是非常认可!

    至于他的弟子,那自然也是不用说!

    思及此处,赵光义的心中满是羡慕。

    “为何!朕之大宋帐下,就没有这般勇猛、这般足智多谋的将领?”

    他的心中很是忿忿不平!

    要是有诸葛亮这般的人物!

    上次攻打幽云十六州的时候,也不至于被人打的四处逃窜。

    愣是驾着驴车,黑灯瞎火,跑了一晚上,才堪堪把小命给保下来。

    ……

    不过!

    赵光义这想法倒是有些问题!

    你赵家怎么起家的,心里没有点B数吗?

    那可是一群猛将,将你大哥赵匡胤拥戴到了九五之尊的位置上。

    事后!

    刚刚开国,你老大哥就直接杯酒释兵权。

    如今,大宋无勇猛战将可用,那也是自找的,怨不得别人!

    ……

    大明时空。

    永乐皇帝朱棣,看着苍穹之上的画面。

    看着诸葛亮和他弟子的薪火相传!

    他的心中!

    不由地迸发出一道人影!

    那是一个和尚!

    一个时常穿着黑色袍子,隐匿在人群之中的和尚。

    若是没有他,自己也登不上皇位。

    另一层面来说,那叫做姚光孝的和尚,确实可以算的上是自己的老师!

    不过!

    如今,老和尚早已驾鹤西去。

    一念至此,这位永乐大帝的老眼有些浑浊。

    嘴唇轻动,喃喃道:“老和尚啊!朕……想你了!”

    ……

    大清时空。

    此刻!

    康麻子正在举办千叟宴。

    他瞅着天上的画面,笑着道:“都说诸葛亮难!其弟子难!可,换种角度来看,岂不是上天赐予他们的良机?”

    “若是能逆天而行,以弱击强,一统天下,岂不是名留青史之中?”

    “奈何!他们力不足,未能把握住此等良机啊!”

    言及此处,康麻子忽然脸色一变,话锋一转,举起手中的酒杯,开始夸赞起自己的丰功伟绩。

    “朕这一杯酒,敬给朕的敌人们!朕,幼年登大宝,也是绝境之中!朕甚至都想效仿先帝爷,抛却这皇位。但,最终朕还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

    “是他们逼着朕建立了丰功伟绩,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朕,朕感谢他们。”

    ……

    这倒是实话!

    所谓时势造英雄,没有外界因素的影响,有时候命运或许就会是另一番轨迹。

    使我有洛阳二顷田,安能佩六国相印?

    就是这般道理!

    ……

    正当万界时空的观众们,纷纷都在感慨诸葛亮与其弟子,两代人为蜀汉鞠躬尽瘁的时候。

    苍穹之上,再次响起了陈元的声音,盘点仍然在继续之中。

    【在他死后,你就成了他!】

    【你成了蜀汉朝廷之中最为强力的北伐派。】

    【但,你的影响力终究是不足够的啊!】

    【当初,你老师诸葛亮在的时候,可以压制其他所有的派系,在朝政大事之上,几乎是一锤定音。故而,才能数次北伐。】

    【但,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再也没有一个能这样一锤定音的男人站出来。】

    【蜀汉朝廷因为历史遗留问题,派系十分之多,荆州派、东州派、益州派……此前,只有以你老师诸葛亮为首的荆州派乃是北伐的有力支持者。】

    【但,如今荆州派没有了扛大旗的人物,其他的派系都是主和。】

    【他们只知道偏安一隅,安静的过好自己的日子,完全不希望北伐,因为北伐所需的兵马钱粮,就是从他们的口中夺肉吃。】

    【难道他们不知道,偏安一隅,最终只能自取灭亡吗?】

    【不!他们知道!他们比谁都清楚!偏安一隅,早晚会被强大的魏国吞并。】

    【但,他们并不在乎,谁当皇帝有什么区别吗?无所谓而已,他们一样是既得利益的权贵之家,无论谁做皇帝。】

    【至此!朝廷之中,几乎都是主和派的声音,休养生息成了第一国策,为之奉行。】

    【如此一来,你与老师诸葛亮共同定下的天下大同的理想,该怎么去实现?】

    【你真的很想改变这种现状!】

    【但!条件却不允许!】

    【在老师病逝,回归朝廷之后,皇帝敕封你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封平襄侯。】

    【仅仅是一个偏将而已,人微言轻。】

    【你没有办法去改变啊!】

    【但,老师嘱托的大业你不敢忘啊!无以为继的局面下,你只好用自己仅有的力量,去尝试改写这种局面。】

    【公元238年,你率领一支人数不到一万的偏军,数次前往西羌之地,与当地的羌人作战。】

    【尽管你没有足够的人马,但你依旧是百战百胜!无他尔,因为你是诸葛亮的弟子,你继承了他的衣钵!】

    【数年的战功累积之下,你的官职也在不断地上升之中。公元243年,你升任为镇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公元247年,迁升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

    【从老师诸葛亮病逝之后,你担任一个人微言轻的偏将,到现在官升卫将军为止,你总共花了整整十三年的时间。】

    【你本可以安心的当一个主和派,安静的享受着官老爷的日子。】

    【但!为了老师临终之所托,你是一刻不敢怠慢。】

    【尽管,每次出兵,朝中的大将军,就给你几千的人马,你还是义无反顾的去了。】

    【因为,你知道,只有依靠战功的累积,扩大自己的话语权。有朝一日,才能继承老师诸葛亮的意志,兴兵北伐,建天下大同之事业!】

    【为此!你饱受朝廷的刁难,却依旧尽心竭力的带着为数不多的兵马,与敌军忘我的厮杀!】

    【公元247年,你向朝廷提出:你熟知西方风俗,所以想拉拢羌、胡为蜀汉所用,这样就可以控制陇西。】

    【但,每当你想兴兵前往,却遭大将军费祎的制裁,让你所领的军队不过万人。】

    【你知道!这是朝廷不信任你,是费祎在防着你。毕竟……你是一个降将啊!】

    【自古以来,降将皆是难以被重用。】

    【除了那个老将军,那如师如父一样的男人,当初义无反顾的重用了你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