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盘点历史十大意难平,万界泪目 » 第七十一章 重用宦官?不肖子孙啊! (求推荐票!求月票!)

第七十一章 重用宦官?不肖子孙啊! (求推荐票!求月票!)

    万界时空的观众们看到这里,表情复杂。

    有人眉头紧蹙,有人咬牙切齿。

    他们实在是想不通!

    这样为国家付出的大将军,为何身后的君主却是不明事理。

    宠信宦官,荒废朝政!

    呜呼哀哉!

    ……

    大秦时空。

    “哼!”

    “此等君主,宠信宦官,听从阉狗之语,难成大业!”

    “可惜了金榜之上的这位啊!”

    始皇帝大怒,一把拍在龙椅的扶手之上。

    忍不住怒骂着。

    此言一出!

    满朝的文武百官,神情诡异,噤若寒蝉。

    群臣之所以这般诡异,皆是因为赵高啊!

    赵高不就是宦官!

    且深得始皇帝的宠信!

    这……岂不是跟金榜之上那后主刘禅一个模样?

    他们时不时地看向上方的赵高。

    众多眼睛盯在赵高身上,看得这家伙心中直发毛。

    但,他又不好张口说什么。

    不过!

    赵高此刻心中却是在大喊。

    “诽谤我啊!”

    “你们特么的在诽谤我啊!”

    “劳资是宦官,但尼玛不是太监啊!”

    “我要告你们!你们诽谤我啊!”

    此刻!

    始皇帝也是察觉了群臣们异样的眼神。

    他顺着目光往右一看,当即看到了身旁的赵高。

    心中忽然咯噔一下!

    这……

    朕方才岂不是把自己骂进去了?

    一念至此,始皇帝稍微有些心虚,迎着文武百官们的视线。

    “咳咳——”

    始皇帝轻咳了两声,借此来小小地掩饰一下自己的尴尬。

    而后,他说道:“咳咳!诸位,你们都看赵高做甚?赵高不是太监,那个……他也不像那黄皓一样,并没有祸国乱政!”

    “对对对!陛下言之有理!”

    群臣当即拱手出声附和。

    ……

    可惜了!

    此时的始皇帝,并不会知道!

    他认为的大忠臣,他认为不会祸过乱政的赵高。

    将来!

    等他病死沙丘之后,竟然会联合李斯,二人直接矫诏。

    改了始皇帝的遗书,且假传圣旨,让北方边境的扶苏和蒙恬直接自裁。

    再后来,更是将秦二世胡亥玩弄于股掌之间。

    可劲地霍霍大秦的江山。

    大秦二世而亡,赵高要背负很大的责任。

    若是让此时的始皇帝知道未来的这些事情。

    恐怕!

    他脸上的表情会十分的精彩吧!

    ……

    大汉时空。

    汉武帝刘彻看着苍穹之上的画面,轻轻摇头。

    金榜之上的这人,继承了诸葛亮的兵法谋略,作战常常以少胜多。

    就是这般人才,竟然苦等了三十多年,才登上了大将军的位置。

    “蜀汉后主,着实是没有识人之能啊!”

    刘彻忍不住感慨道。

    为君者,知人善用,乃是第一要素。

    像他汉武帝刘彻!

    年轻之时,雄才大略。

    将马奴出身的卫青,一步步提拔到大将军的位置。

    且,还是卫青年纪轻轻的时候。

    那时候,他就让卫青统率数十万兵马,兵发匈奴。

    一战直接打到了匈奴龙城。

    后来!

    更是让十几岁的霍去病,率领人马,挂帅出征。

    一战打出了封狼居胥的神话!

    他跟卫青、霍去病二将,乃是互相成就的关系。

    若是没有汉武帝慧眼识英雄,恐怕卫青一辈子都是马奴的身份。

    但!

    汉武帝若是失去了卫青,霍去病。

    没有这等千古一流的大将,恐怕也不能成就将匈奴打的不敢南下的大业。

    只能说,君臣之间,互相成就啊!

    一念至此,汉武帝颇有感慨的说道:

    “若是蜀汉的后主,能够早早地重用金榜之上的这位,让其尽力北伐,并且皇帝坐镇后方,为其扫清一切北伐的障碍!”

    “三十年的时间,说不定大业可成啊!”

    汉武帝这话不是没有道理。

    别看蜀汉跟魏国国力相差悬殊。

    但!

    不去搏一搏,你又怎能知道会不会成功呢?

    汉景帝当年削藩之战,难道事前就知道自己能赢吗?

    不能!

    他汉武帝当初举国之力,与匈奴决一死战的时候,难道事情就知道自己能赢吗?

    也不能!

    故而!

    逆境之中,当放手一搏!

    知其不可而为之!

    专属于华夏人的浪漫!

    ……

    为刘禅的用人不当感慨的同时,汉武帝看到其重用太监黄皓的时候。

    又是怒上心头。

    “哼!”

    “堂堂皇帝,竟然重用宦官???”

    “难道不知道大秦如何亡国?”

    “重用了赵高这等宦官,就是很大的因素啊!”

    “朕之大汉末年,竟然会出现这等重用宦官的帝王?”

    “耻辱!”

    “耻辱啊!”

    ……

    看着发怒的汉武帝,群臣鸦雀无声,不敢说话。

    ……

    可惜了!

    此刻的汉武帝并不知晓后世的历史。

    大汉四百年的历史上,重用宦官的例子还少吗?

    不要说区区的黄皓,那能比得上当年的十常侍吗?

    黄皓在十常侍面前,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且,整个汉朝历史上,类似于重用十常侍的事情,可不再少数。

    ……

    若是让汉武帝此刻知道了后世的历史。

    恐怕会一怒而起,将皇城之中的宦官都给杀了!

    ……

    三国时空。

    刘备刚才被刘禅狠狠地气了一顿。

    一篇高祖本纪,足足背了三天。

    结果刘禅就只记了前两句!

    刘备狠狠地打了一顿板子,才让刘禅回去继续背。

    岂料!

    刚把火消了之后,就看到苍穹之上的画面。

    “阿斗竟然重用一个宦官?”

    “偏安一隅,不思进取?”

    “混账!”

    “朕怎么就生了这般儿子!”

    刘备顿时气的脸都涨红了。

    “来人!去将阿斗喊来!”

    一声令下,刘备旋即拿起板子,双目之中满是怒火,等着刘禅的到来。

    他打定主意,今天一定要狠狠地教训自己的儿子。

    ……

    大唐时空。

    李世民看着苍穹之上的画面,轻轻摇头。

    “自古以来,宦官干政,乃是大忌!”

    “朕一定要立下规矩,后世皇帝,万不可重用宦官!”

    此刻的李世民,心中想的很好!

    但!

    历史的发展,却是不尽人意。

    他不知道的是,后世将会有一位叫李隆基的子孙。

    大大的重用一个叫高力士的宦官。

    一举酿成了安史之乱的悲剧。

    且,自李隆基之后,大唐的皇帝,几乎代代都让宦官干政。

    只能说,历史虽然是一面镜子。

    但,并非是所有人都能从历史这面镜子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