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虎陵 » 第二章·军议

第二章·军议

    关外空寒,邪风阵阵,蛮夷连营驻扎,只待刀光尽出;

    关内墙高,兵戎齐备,军势连绵城头,只等战鼓擂动。

    萧关百姓连日三五成群,或聚于街市酒肆,或停于长巷短廊,往来言谈之中,无不翘首以盼战端停息,再续和平光景。

    然人尽皆知,如今大霖已非当年太祖在位之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而军报整日进出不止的城楼之上,却在今日谢绝一切军务,只留些许濒临边际的愤怒,充盈于偌大厅堂之间。

    “信使伤势如何?”壮硕守将戎装加身,把捏着手中的出兵诏书,出口问道。

    “臂膀是保不住了,但好在性命并无大碍,多加休养便是。”医官拱手应答。

    “知道了,务必好生看顾,可莫要再出岔子。”

    “下官领命,若无其他吩咐,下官这便回去配药。”

    “有劳。”守将摆手示意,强压心头怒火佯装查阅地图,待医官离去过后....转身便将手中诏书,重重摔砸在地!

    接令萧关防务至今已历五载的马昌,实在已经无法忍耐分毫。而他中气十足的怒吼,更是立刻响彻在整间房屋之中:

    “现在传令还有个鸟用!五越已在关外安营扎寨,眼下出兵根本自寻死路!”马昌吹须瞪眼,宽口之内仿佛将要喷出火来。

    “咳咳~马爷稍安勿躁。”瘦弱谋士刻意清嗓两声,转而看向屋内驻军沙盘“如今最佳战机已失,这的确令人惋惜。然五越蛮夷擅长野原乱战,不擅攻城,我等只需固守静待时机,倒也不算被动。”

    “赵先生,话不是这么说吧?两月前查到菩提原乱象将起,咱们便已差遣快马回报神阳,可得到的答复是什么?如今大好时机已过,又传诏命发兵迎敌?!”副将血气方刚,怒目圆睁睚眦欲裂,腰间配剑更是在紧握之中连连鸣响!

    马昌舒缓紧锁不放的眉头,伸手连拍将台,喝止道:

    “汝恒,莫要与先生为难!事已至此,诏书已下....我等只能奉诏行事。”

    “宋将军为国为民,情急之言,赵某甚为理解。不过眼下奉诏行事,赵某以为多有不妥....其一,宋将军已然点明利害。”

    赵先生摆动着宽袖长衣,缓步行至马昌身边,看着地图上萧关左右的连绵群山,伸指连点三下,继续说道:

    “其二,半月隔原相对,五越应已另寻他法渗透,近日狩猎皆有战果,便是铁证。如若此时开关鸣鼓,万一后方另起隐患,我等岂非腹背受敌?”

    马昌随手挽起劲弓,拉弦直逼五越关外扎营之地。

    “那依先生之意,我等该如何行事?”

    赵先生沉吟片刻,随即转头看向屋内远处正在清洗血污的青年,出言发问:

    “罗小兄弟,不知你意如何?”

    罗雀洗净双臂血污,换上一身干爽整洁的麻布衣衫,英气双目回望军图,稍加思索后沉声道:

    “末卒以为,战机已逝,唯有用险。”

    “用险?”宋汝恒上前两步,看向仍是云淡风轻的俊朗面容“如何用险?如今进路皆已被五越截断,咱们要么固守要么出关决战,哪有险招可用?”

    “险招处处有,只看用或不用。”

    说罢,罗雀挺立胸膛行至沙盘边,在泥沙之间划出一道细长通路,继续说道:

    “这条小路名为走马谷,前朝曾为官道,历经多年未经修缮,至今依然荒废,故而地图并未标注。这条路隐蔽于两山相接之侧,可绕行菩提原中山脚,若我军分派奇兵由此轻装急进,半日之内便可直取五越存粮大营。”

    “不可!”宋汝恒听后立刻出言否决“走马谷这条路,连咱们的哨探都走不通,分兵进入岂非自寻绝路?让你说险招,没让你说死招!”

    “用兵就是用险,古往今来,奇兵皆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马爷,不可如此行事!罗雀冲锋陷阵固然是一把好手,然韬略行军实在非他所长!如今我军外有蛮敌,内有粮患,绝不应有险中求胜之心啊!”

    宋汝恒出言肺腑,罗雀倒也毫无争论,只是眉眼平和退避三舍,拱手附议。

    马昌心知二人皆有其理,但从实际考量,罗雀所说之法的确赌性过重,万一突生变故,那必然牵一发而动全身,稍不留心便是满盘皆输之败局。

    可谋略多多的赵先生,却在此时给出了一条与两人完全不同的缓和之计:

    “若我所记不错,这几日太尉所遣军使,应将入关。既然如今战事难有定论,那不如先迎太尉军使,兴许会有转机,即便此事不成....那也可以太尉之名,遮掩拖延战事之实,就算朝廷另有不满,想必也会忌惮燕国公军中威名。”

    “这....这难道不会得罪韩太尉吗?”宋汝恒双手环抱胸前,迟疑道。

    “唉~宋将军所言差矣!太尉军使,并非我等主动恭请,而是自行前来巡视。那我等作为边关守军,本就应当厚礼相待。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即便是朝廷降旨,也总得分个先来后到之理。中庸之道,不求功过,便难谈是非。”

    马昌并非趋炎附势、操纵手段之人,但为今之计,若他不想如此行事,就得拿出更加稳妥的策略,可他眼下如何拿得出手?

    毕竟圣命在上不可违逆,若要寻机转圜,也就只能动用手段。

    不过罗雀对此,倒是显得不甚在意。

    单论军职,他一介巡夜卫队的小头目能在军议发言,都已算是不敬之罪,若非马昌垂青抬爱,他恐怕连这屋门都难以迈入。

    故而对他来说,有人问他便答,如何抉择就非他掌控之中。

    “虽然未必妥当,但也只好如此了。”马昌坐回桌边,拿起热茶一饮而尽“罗雀,这番可要劳你走一趟了。”

    “末卒恭候将军差遣。”罗雀单膝跪地,低首应道。

    “命你率麾下夜卫即刻赶赴峥北道,接应太尉特派军使....你也知道,林中现在不太平,就算蛮夷剿除干净,也仍需提防贯狼、蛊熊等妖兽,你可通晓我意?”

    “末卒领命,必以性命相保,护佑太尉军使万无一失。”

    “你的人手够吗?我再拨些人给你?”宋汝恒来到罗雀身边,出言问道。

    “谢将军好意,但接应护送之事,不宜人多招展。关外风云变幻莫测,关内兵马不可随意轻动。”罗雀不计前嫌,侧首行礼回道。

    “那此行,你自身可有其他需求?毕竟你可是无休连战。”赵先生回首说道,而他凝望着罗雀的目光之中,似是在认真思考着奇兵之计的实际可行性。

    要说这屋内最为聪颖灵光,那想必马昌与宋汝恒都会毫无犹豫直指赵先生。但若说扪心自问,恐怕赵先生自己想要指向的,却是罗雀这个处事低调的武夫。

    从他初见罗雀,便察觉到这个总是喜怒不形于色的青年,具备着某种与众不同的奇异特质,但他不知道这到底该从何说起。

    不过他可以确信,这个身手奇绝的平平武夫,绝对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本领。

    而罗雀所给出的回应,也并非是稀松平常的金银酒食。

    “一匹壮马,一杆长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