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308馒头

308馒头

    按照培训计划,在课堂上的学习已经结束,接下来的几天是参观、学习时间。

    吃完早饭,疗养院这边负责培训的同志集合学员,徒步前往燕大进行参观。

    燕大,现下鼎鼎有名,以后依旧鼎鼎有名,好在没有出现类似“眯眯眼”的院系。

    燕大现下出名,并非仅仅因为是国内的最高学府,还因有一处用红砖砌筑的建筑,因颜色命名。

    此建筑通体红砖砌筑,红瓦铺顶,砖木结构,楼体呈工字形,地上四层,地下一层,东西面阔100米,主楼南北进深14米。

    此楼的东南角有两间西向的屋子,是近代传播进步思想的重要场所,这里陈列着图书管员及馆长的文献、手书等资料,还有一副某文人的诗篇,其中提到“毛李笔砚在”。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就是同志们心目中的四九城圣地!

    想来这边参观并不容易,因为这里并不向普通民众开放,得有机关单位的介绍信才行。

    当然,这一切都有疗养院的负责人去沟通,唐植桐等一帮学员只管怀着虔诚的心参观即可。

    与去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次前来有专门的人员讲解。

    尽管今天和明天依旧有参观的行程,但已经有不少学员提前启程返回地方。

    疗养院没有为难学员,想提前启程的,就餐券予以兑换干粮,在疗养院等下周火车的,疗养院也提供平价餐饮。

    唐植桐没有那么大的能力管外面,人力有时穷,操心太多只是徒增烦恼罢了。

    关于立秋,有很多谚语:

    唐植桐知道自家院子里的各种菜都该刨了,把地平整一下,是时候施肥种白菜了。

    1959年8月8日,星期六,立秋,晴空万里。

    除了燕大,去往其他地方,学院出行都有专车接送——送邮包的大卡车。

    邵剑林三人由于路途遥远,又正好有火车,直接打包好行李,将就餐券兑换了干粮,扔到卡车里直奔火车站。

    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在地方上,这种卡车也是非常稀有的,别看是一帮十三四级的干部,其实很少有机会能乘坐,更别说小车了。

    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

    立了秋,把扇丢。

    疗养院对待学员还是很优渥的,一天三张就餐券能兑换十多个大馒头。

    唐植桐也不稀罕去那些个景点,果断拿着就餐券换了一堆干粮,回家!

    部里留给地方上的准备时间并不多,回去也需要时间,凡是想进步的,就没有留恋参观机会的。

    唐植桐还有两天多的就餐券,兑换了三十多个大馒头,在装虎骨酒的箱子里铺上了两层报纸,把馒头放里面,然后把箱子绑在自行车后面就往内城赶。

    唐植桐先去了椿树胡同,叶志娟坐班,只有放假在家的小姨子和小舅子。

    “虎什么酒?姐夫,这是个什么字?给谁喝的?”王敬民看到唐植桐分外亲切,上来就查看姐夫带来的东西,由于箱子是木质的,而且绑着,于是就照着箱子上的字念起来。

    王静莹是个识字多,见识也多的,听到弟弟的话,往箱子上瞅了一眼,脸蛋立马就上了一层粉,红色的那种。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只是从单位随手找了这么一个箱子。瞧瞧里面是什么!”唐植桐暗道失策,但脸上却轻描淡写,将箱子打开给他们看。

    “哇!馒头,好多!”小孩子的注意力特别容易转移,只要是他们感兴趣的就行,王敬民也不例外,立马不纠缠箱子上的字,而是抓起一个馒头啃了起来。

    “刚出锅的,怎么样?好吃吧?”唐植桐乐呵呵的看着小舅子,说道。

    王敬民忙着啃馒头,没嘴回答,只是一个劲的点头。

    “姐夫,你怎么又往这拿馒头?咱妈知道又要不高兴了。”王静莹懂事一些,尽管也想吃一个,但还是忍住了,略带担忧的说道。

    “参加培训,用就餐券换的,给你们留下一半,快去拿篮子。”唐植桐摸摸小舅子的脑瓜子,吩咐小姨子道。

    “姐夫,我去!”还没待王静莹动身,王敬民立马抓着啃了一小半的馒头跑进了厨房。

    “敬民!你快回来!皮痒了,是吧?”王静莹是不同意姐夫留下馒头的,追着弟弟后面就要进厨房。

    “安心吃,咱妈不会批评你的。”唐植桐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王静莹的手,顺手拿起一个馒头塞给她。

    这馒头,必须是刚出锅的才好吃,软喧甘甜,搭配咸菜食用更佳,若是有块咸肉,啧啧,给个神仙都不换。

    “哦,谢谢姐夫。”王静莹是个听劝的,最终没抵住馒头的诱惑,小口的啃起来。

    王敬民从厨房拿出篮子递给唐植桐,然后看着啃馒头的二姐笑,贱兮兮的,看的王静莹恼羞成怒,恨不能当场捶弟弟一顿。

    唐植桐将木箱子里的馒头拾进篮子,都堆得冒尖了,才盛了十来个。

    “我放在桌子上几个,吃的时候留意一下黏在上面的报纸,揪下来再吃。”唐植桐又拿出来五个馒头放在餐桌上,将木箱再次盖上,准备回家。

    唐植桐之所以将木箱子扛上来,是担心人多眼杂,被人看馒头到说闲话。

    这年头,谁家都不容易。

    喝了一杯水,唐植桐没有多坐,与王静莹、王敬民告别,又扛着箱子下楼,回家。

    回到家后,唐植桐生怕张桂芳心里不舒服,没有跟母亲提及分了一半给椿树胡同的事。

    解释一下馒头的来源,将馒头交给母亲打理,唐植桐换了一身旧衣服,在院子里干起活来。

    菜就直接收了,已经坐果的其他蔬菜,哪怕还有不熟的,也得拔掉,什么丝瓜、黄瓜的竹架子也得拆了,省的占地方。

    农时不等人,错过这几天,又要等一季。

    眼前触手可及的收获固然重要,但未来产量可期的白菜更加动人心,很朴素的一个道理。

    这一天,唐植桐就没闲着,把前阵子跟方圆撒的谎扎扎实实的圆了回来,待明天加一遍肥,就能种白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