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陵 » 第3章 名将之后

第3章 名将之后

    二三十辆大小和样式都不相同的车组成了一支缓慢的车队,有驴车,马车和牛车,也有板车,厢车和仓车,近百名妇孺很勉强地挤在里面。只有尉迟翎等几个武装少女,各自骑着几匹马,提着兵器,在车队前后拱卫巡视着。

    李俊毅也挤在一辆敞篷的小驴车里,除了驾车的女人外,同车的有程氏,还有一个大概十岁的女孩。那女孩怀里紧紧抱着一只小木马,又是好奇又是警惕地望着他。

    他现在实在顾不上别人的眼光和态度了,只能自顾自地想着心事。

    根据各类影视作品中所了解到的知识来看,所有穿越的主人公都有三个共同特点。

    第一,要么很帅,要么文武双全,或者是又帅又文武双全。

    而他只是个厨子,最拿手的菜是地三鲜。没记错的话,茄子,青椒,土豆,这时候可都还没传入中国呢。

    第二,对穿越后的时代历史非常熟悉,就像先拿到了标准答案再参加考试的考生,在考场上如鱼得水,甚至轻易改变历史走向。

    而他只是个厨子,在教科书上认识的大唐皇帝就两个,一个李世民死了一百多年了,另一个李隆基正惶惶如丧家之犬,其他的唐朝名人,他还能叫得出来的可能就剩下李白杜甫了!所以,他能改变啥?或者说,还能有啥是等着他去改变的?

    第三,具备谜一般的异性吸引力,能轻易地让各种俊男美女都爱上自己。

    而他只是个厨子,他在这个世界第一眼看到的确实都是美女...美女爱没爱上他不知道,反正差点就要把他砍了。

    车队驶出昭陵殿门时,两旁陈列的六座两米多高的大石板引起了他的注意,每块石板上都雕刻着一匹生动传神的骏马!

    “啊!”他惊讶地看着这些石刻,甚至忍不住想站起来,但摇晃的驴车很快就迫使他又坐了下来。

    一直注视着他的程氏缓缓问道:“怎么?小郎君见过这些石像么?”

    “是啊!”李俊毅有些激动地答道...他确实在电视上见过这些石像,因为它们正是闻名天下的昭陵六骏,其中的两尊在民国时被盗往美国,一直未能回国。剩下的四尊也遭到损毁,后来经过修复,被列为禁止出国展示的国宝文物。

    而现在,他居然看到了完整无恙的昭陵六骏,进一步说明这里正是如假包换的大唐!

    “小郎君是在哪里见到过的呢?”程氏追问道。

    “啊...这...”他总不能说是《探索发现》节目上吧?一时语塞的他支支吾吾地道:“我也记不清了。”

    “记不清?所以,小郎君以前来过帝陵,或者...在帝陵住过,是不是?”

    他很懵,完全不知道程氏怎会有这样的联想,但又不知该如何回答,只好继续打马虎眼,“大概是吧...”

    “郎君,老身冒昧问一句,你可是姓李?”

    “啊!”他更加吃惊了,“你...你怎么知道?”

    程氏的表情似乎比他还要激动,“你...你真是我那俊毅贤侄吗?”

    “啊!”对方竟然连他的名字都知道...难道这位程氏也是个穿越者?可他怎么也想不起以前在哪里见过对方啊。

    “昨日见你晕倒在李家祠堂门前,相貌又有几分熟悉,我便已有所怀疑了,只是你一身奇装异服,又长大了这么多,实在不敢相认...”

    程氏一边说,一边把手伸进怀中,摸索了一会儿,才取出了一个扎得很精致的迷你小包袱,又郑重地将这包袱解开,取出一块看上去很有些年头的红布,向他递了过来。

    “十六年了...我日日将这信物带在身上,你可终于回来了...”

    李俊毅接过那红布,摊开一看,上面的字虽然有些模糊,但也不难辨认:“乙亥戊子辛未壬辰...乾造李氏君逸。”

    看上去这是一份古人的生辰八字,但让他感到莫大失望的是,原来程氏把他误认做了一个叫李君逸的人...名字的读音虽然差不多,可别人的名字好像比他要优雅那么一点。

    程氏似乎已经认死了他就是李君逸,一时悠然地回忆起了过去:“记得那年你才刚满三岁,正是翎儿刚出生的那一日,你我两家便换了这红头八字...”

    “啥!?”李俊毅的嘴巴一张开就合不拢了,他虽然对古代用语一知半解,但换八字是什么意思,还是很明白的。

    “怎么?你父亲没告诉过你么?你和翎儿确是指腹为婚的。只可惜,你幼年时身体便不好,又得了怪病。你父只好带着你前往蜀山求医。恰逢那一年陕郡大旱,许多人家遭难,朝廷下令检视户口人丁和幼儿数目,你父恰好从外面捡来了一个弃儿,便由他暂代了你的身份。只是不想你父子这一走就是十六年...你的病,如今可大好了吗?”

    李俊毅心中虽然一团乱麻,但表面仍然十分镇定,只是不停地点头附和。

    程氏的表情越发欣慰:“从前你父亲曾说过,我们居住的石屋,其实都是当年为太宗皇帝修陵时所造的机关埋伏,旨在拦挡进犯帝陵的贼人。只是那时承平日久,我们都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而今却幸得你指引大家撬动机关,埋了敌人,救了大伙儿一命!如此聪明伶俐,果然不愧为景武公血脉...”

    他渐渐有些明白了:自己大概是年龄和那个李君逸差不多,再加上那场活埋数千人的山崩实在太过震撼,所以才让一心思念未来女婿的程氏有了这样的联想,并做出了这个非常离谱的判断。

    不过景武公又是什么人呢?

    程氏见他一头雾水的模样,突然也像是想起了什么,“唉。我倒忘了,你父亲最不愿提起这事了,怕是从未告诉过你,可你如今这么大了,也该知道这百年前的往事...”

    贞观二十三年,曾率军先后荡平东突厥和吐谷浑的大唐名将李靖去世了,谥号“景武”。

    李靖有两个儿子,长子李德謇官至将作少监,与太子李承乾关系亲密,结果后来受李承乾谋反所牵连,被判迁徙吴郡。李靖去世后,爵位便被次子李德奖承袭了。

    直到李世民驾崩后,李德謇才遇赦返回长安。但他回去后,很快便移至昭陵常住,为其父守陵。从此以后,李靖长子的这一脉后人世世代代就都生活在了昭陵。

    也许是因为觉得当年的事件不公平,李德謇和李德奖这对兄弟,一个在昭陵埋根定居,一个在长安开枝散叶,两地相距不过百里,却老死不相往来。双方的后人也就都不愿提及当年之事了。

    李俊毅的耳朵怔怔地听着程氏的描述,眼睛傻傻地盯着逐渐远去的昭陵六骏,脑子里则痴痴地想着。

    自己正在为今后的事头疼呢,程氏竟然就送来了一份简直是天衣无缝的简历。古代医疗条件有限,那李君逸父子十六年都不曾回来,恐怕是再也回不来了。自己借用一下这个身份,虽然有点道德上的歉疚,但很明显能让他避免不少可以预料的麻烦!

    而且,锦上添花的是,这份简历居然还附带了一个媳妇!

    他忍不住向不远处正骑着一匹高头黑马的尉迟翎望去,这个刚见面就把他提在手上,踩在脚下的姑娘,虽然欠缺了一些礼貌,但那一身玲珑剔透的矫健身材,实在是很吸人眼球,而那如画一般的相貌,也比他在梦中为自己勾画过多次的女神样貌,还要俊美得多。

    一时间,他竟然把穿越后的种种忧虑都抛诸脑后,满脑子都是这漂亮的姑娘,如果不是还有点自制力的话,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正想入非非时,程氏突然指了指他手里那张红布,问:“说了这许多,我却忘了,你此番回来,可是带着信物回来成婚的?”

    嘿!这信物让他上哪儿找去?但他反应极快,一边把红布递回给程氏,一边随口胡诌:“父亲虽然提了几句,却不曾让我带来,此事毕竟已过了十多年,他怕已经有了什么变故,所以...”

    程氏似乎并未起疑,反而叹道:“多年不见,李大哥果然还如从前般谨慎,其实这十多年来,翎儿也不知你李家的底细,日夜只与那冒做你的孩子玩耍在一起,早有情义了。唉...此事需怪我,只因我以为你们父子再也回不来了,才...而今那孩子也去了潼关,尚不知生死呢。”

    “啊!?”李俊毅顿时一阵透心凉,没想到那个假李君逸已经捷足先登,和这姑娘好上了。他虽然对尉迟翎十分心动,但自己毕竟是个有原则的人,横刀插足这种事,他可做不出来。

    “贤侄?贤侄?”程氏见他呆楞不语,连忙又问了几声,但称谓都已经改过来了:“既然如此,你与翎儿的事就过些时日再谈,贤侄意下如何?”

    “是...是...阿姨说的是!”他回过味来,这才忙不迭地答应着,但心中却是一笔算不过来的糊涂账:现如今,究竟是他在冒充别人,还是别人在冒充他呢?而他要冒充的,究竟是真的李君逸,还是那个假的李君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