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陵 » 第6章 女县令

第6章 女县令

    “这位公子猜的真准!”藤原清河也把李俊毅的胡诌当了真,他一边收起刀,一边回忆着,“两日前,我等随圣上到了马嵬城,圣上宿于驿中,不料正午时,龙武将军麾下的北衙四卫突然生变,那时我随卫尉卿晁公正在西门,见禁军已经包围了驿所,城里一片慌乱。晁公当即命我护送虢国夫人和小公子逃走...”

    “我护送着两位夫人母子一路向西到了陈仓,却又给巡城军士发现了,那陈仓的城守更带人来追捕我们。我们只能转道沿着渭水向东走,随行的护卫和小公子全都被杀了,只有在下苦战半日,才护着夫人逃出...直到遇见各位恩人。”

    说到这时,藤原的目光倒是十分坚忍,“我有负圣上和卫尉卿大人的重托,如果不是还要护送夫人,早该切腹谢罪了。”

    李俊毅暗暗叹息,他对日本人没啥好印象,但眼前的这位遣唐使对大唐的忠诚,却似乎比许多唐人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大概就是大唐的魅力吧。

    “后来呢?”程氏插口问道:“圣上如何了?”

    “我们逃的急,并不知马嵬城里发生了什么,不过这一路上打探到,圣上似还安泰,已经前往汉中了。但...宰相杨公父子,御史大夫魏公,还有韩国夫人,秦国夫人,还...还有贵妃娘娘,都已殁于乱军之中。”藤原说到这里,瞄了一眼旁边不住哽咽的虢国夫人,又补充了一句,“但都只是听说,也不知真假。贵妃娘娘是天女下凡,未必...未必就...”

    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得出来,藤原的话只不过是一番安慰。但所有人却都在心里悄悄地想着,或许贵妃真的还活着也说不定...包括穿越而来的李俊毅也这么想。

    因为他虽然看过许多关于马嵬驿之变的书籍和影视,却从来没有得到过一个肯定的结论。后人对杨贵妃的结局做出了无数种猜测,有说她羽化升仙的,有说她东渡扶桑的,有说她被玄宗偷偷藏起来了的,也有说她被世外高人救走了的。

    即便那些说她死定了的,死法也各不相同:利刃斩首的,白帛勒颈的,落井下石的,棺椁闷绝的...

    要是换了以前,他说不定很有兴趣亲自往马嵬驿一探究竟的,看看杨贵妃到底是死是活。

    但这几天,他看到了各种真刀真枪真尸体,又见识了各种烧死炸死活埋死...乱世中的生命是如此地脆弱,能苟活下去都是一种奢望,又怎容得他拿来随意冒险?

    “两位,接下来有何打算?还要继续向东吗?”程氏问道。

    藤原和虢国夫人互相看了看,却都沉默了。西边是追捕他们的唐军,东边是攻城略地的叛军,很明显,这两位的处境比程氏等人更加糟糕。

    “当年贵妃驾幸帝陵时,对我等多有赏惠之恩,今日夫人蒙难,我等不可不救。还请两位换一换服饰,混在我们的车队里,随我们西行如何?”程氏给出了建议,那二人大喜,感激涕零之下,不住地施礼道谢。

    程氏一番话后,车队中的老老少少虽没什么异议,但有不少人却露出了不忿的眼神,尤其尉迟翎几个年轻姑娘,不忿中还带着不屑...

    此时天色已渐渐转黑。昭陵的这些女人们一辈子都没出来过几次,对路途相当陌生,深怕黑夜里会迷路,所以打算休息到天亮再出发。而且这一路奔逃实在是困累交加,个个依着车靠坐下来,没一会儿就全都进了梦乡。

    “喂!你们是哪里来的!”一声叱问,把李俊毅等人都给吓醒了。睁开眼时,才发现整个车队竟然已经被包围了。

    围住他们的是几百名全副武装,手举火把的士兵...从服饰上看,明显和叛军那种盔顶雉羽,颊挂狐尾的打扮不同。

    李俊毅稍稍安心,这些应该都是唐军士兵...若是叛军,早就提刀挥舞了,哪里还会问话?

    但他又有不少担心,这些唐军应该就是追捕藤原二人的,所以才会出现在这里。但愿那二人能稳妥一点,别被发现才好。

    程氏款步上前,施礼答话:“我等皆是帝陵的驻留之人,为躲避叛军逃至此处。”

    火光之中,有士兵牵出一匹白马,马上坐着一位顶盔束甲的少年将军,背提着一柄钢枪,这将军向众人打量了几个来回,又轻声问了一句:“帝陵来的?可有凭证?”

    李俊毅摸起了下巴...这少年将军的语气也太秀气了,甚至可以说是太娘了!再仔细看他相貌,那张脸清雅秀丽,唇红齿白,在那一身戎装和周围炬光的衬托之下,宛如一株绽放的带刺玫瑰...这应该就是个娘们儿吧?

    程氏摇头回答:“我等逃得匆忙,未能带出什么凭证,但宗正寺与光禄寺的多位上官都与我等熟识,一见便知我等身份。”

    那少年将军点点头,似乎并不怀疑。众人正暗自放心时,却不料那将军又接着道:“你们虽是帝陵之人,但某奉了旨令追查要犯,少不得还是要搜一搜的,请见谅。”说完就招呼手下士兵准备上前搜查。

    一群人都暗叫不妙时,尉迟翎大步上前,高声开问:“你又是什么人?凭什么来搜我们?”

    少年将军皱起眉头,细细看了尉迟翎几眼,提高了音调:“怎么?难不成你们中间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吗?”

    “想要搜查我们,也得看看你够不够资格!”

    那将军不怒反笑,提着枪拱了一下手,算是施了礼,接着便摇头晃脑,颇有些自豪地道:“小妹薛锦娴,乃是朝廷敕封的正六品陈仓令,今奉太子旨令,追拿杨氏叛孽!嘿,可有资格了吗?”

    这将军果然是个女的,只是大家都没想到,一路追赶藤原和虢国夫人,诛杀了许多杨姓族人的,竟然是这么个丫头。

    尉迟翎也是一阵冷笑:“哦?我乃圣上亲封的帝陵巡察使,从五品!你觉得你还有资格吗?”

    昭陵的这些留守群众,其实大多都是身上挂着世袭爵位的国家公务员,就连程氏身上也挂着个五品县君的爵位。尉迟翎的官位也不是假的,而是几年前皇帝前往帝陵祭拜时,亲自观看过她的武艺表演后加封的。

    “哼,我奉了太子手谕,追捕逃犯,你怎敢阻拦?”

    “哟,厉害啊,可我奉了圣上口谕,专护帝陵亲族,你又怎敢冒犯?”

    李俊毅感觉头皮一阵发麻...大唐的女人比拼的不是口红和包包,而是官位和权力!这要搁到他的年代,说出去谁信啊?

    “尔等竟敢不尊太子殿下旨令...”

    “别张口闭口都是太子殿下,是太子殿下要你不尊礼法,冒犯上官的吗?”

    “岂有此理!”薛锦娴看来也不是个好脾气的主,将手中长枪一抖,“太子殿下的旨令说不动你,可是要看看本将军的手段,说不说得动你?”

    尉迟翎右手上举,五指摊开。身后的程子裳马上将一根长槊捧到了她的手里,“很好,那就看看谁的道理硬些。”

    两边的人都很自觉地向后退,让出了一大片空地...尉迟翎飞身骑上自己的黑马,槊杆一磕马尾,那马长嘶一声,双足高高抬起,出场气势十足。

    另一边的薛锦娴不甘示弱,单手挥枪一甩,卷起大片沙土飞石,一派霸气侧漏。

    李俊毅一向喜欢评书小说中描绘的武将单挑戏码,诸如什么隋唐十八好汉,又或是什么四猛八大锤,真是会让他越看越爱。

    同时,作为一个血气方刚的男性,他也很喜欢看女生打闹。尤其是那种鸭绒飞舞,蚕丝激扬的枕头仗。

    而眼前的这一架,居然同时融合了他的两种喜好在内...如此具备观赏性,还不用买票,真是太值了!

    对单挑感兴趣的人,显然不只他一个,二女尚未交锋,两边就都有不少人开始高声喝彩助威了。

    虽然有一大片空地,但对于骑马打架,还是狭隘了一些。所以互殴的双方并没有像评书中描写的那样,一回一合地互相对冲,而是围着场地中间一边绕圈,一边交手。

    如此一来,虽然激烈程度有所不足,却更考验双方的技术了,既要以高超的骑术控马,又要以高深的眼力看清对手的动作,还要有高明的战术来赢得胜利!

    可是这两个姑娘转了几圈下来,原本想看热闹的李俊毅却是越看越纳闷。

    他不会骑马,当然更不会骑马打架。但在厨艺学院里却没少宰过鸡鸭,杀过鱼蟹。所谓杀鸡割喉,杀鱼剖肚...人要是杀生,当然都会选择一击必杀的要害位置。可面前这两位打得乒乒乓乓的姑娘,她们的兵器竟然没有一次刺向对方的身体,而是不住地在空中交击。

    他突然明白了姑娘们的心思:无论双方立场如何,都不会真的想要干掉对方。一个是官,另一个也是官,任谁伤了谁,都是不得了的事。更何况一边在逃难,一边在公干,谁又有心思节外生枝地惹麻烦?假打两下,面子上过得去也就是了。

    女人,果然都是工于心计的。

    不过两圈之后,他又开始担心了:因为两个女人的兵器交击声越来越响,从铿锵有力,到震耳欲聋,再到天崩地裂...甚至打到后来,每一次兵器对撞时,都能让人明显地感觉到从地下传来的震动。包括他在内的所有围观人员都不住地后退,圈子也越来越大。

    显然,两个姑娘一番比较下来,算是棋逢对手,谁也制不住谁,所以不知不觉中都动了怒,开始逐渐加劲,试图用力气来说服对方。

    女人,果然都是容易冲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