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陵 » 第20章 兵屯断背山

第20章 兵屯断背山

    大约一顿饭的功夫,他跟着于青岩来到了一座精致小院前,院门口站着两个人,左边是个弯腰驼背,一身紫色幞衫的老太监,右边的则是个身形挺拔,身着金甲,腰间悬剑的年轻将军。

    他心想,于青岩的师傅定然也是个太监了,于是便向那老太监多看了一眼,可这一眼看完,竟让他猛地倒抽了一口凉气:这人长的好丑!一张脸老长,两只眼睛呈倒八字,鼻孔朝天,嘴角斜歪,这是标准的丧门脸啊!

    于青岩先上前去,把李俊毅的来意说了。那老太监听了,转过脸来,冲着他浅浅一躬,微微一笑...不过这一笑,那张脸就更难看了!

    “久仰李公子大名,咱家这厢有礼了。”

    “幸会幸会,我也有礼了。”他一边说一边低头,尽量不去看对方的脸,“这位大人怎么称呼?”

    “公子说笑啦,咱家与公子一样,都沾了国姓,又蒙殿下厚恩,赐名静忠,现下是太子府内的知事,称不得什么大人,公子看得起,叫声李内官也就是了。”李静忠介绍完了自己,顿了顿又继续道:“今早得的探报,突厥叛将阿史那从礼,纠合草原逆胡约五万人,绕过胜州,丰州,夏州,向我灵武东北面而来,距此已不到三日路程了。”

    李俊毅吃了一惊,“我们来灵武还不到一天啊,屁股都还没坐热呢!这叛军追得也太积极了吧?”

    “可不是嘛,所以殿下也着急了,让人吹了千牛号,要集结全城兵马迎击叛军。可这节骨眼上,偏偏扶风的钱粮要来...若只是钱粮倒也罢了,偏偏这时候康校尉还要送人来,唉,真是添乱!”

    李俊毅自觉和康隆的关系很好,自然想要为他说两句:“殿下刚到灵武,肯定很缺钱,康校尉是急殿下所急,所以才赶紧派人送钱来的。而且相距千里,他也不知道这里的情况。”

    “李公子说的也对,只是察事监才收了探报,说灵武东南方向有一股土匪,多半是些逃兵痞勇,正盘踞当地,扰断道路!所以此番去接应,只怕还有些仗要打呢!而眼下全城兵马都要出击叛军,也实在抽不出多少人来拱卫道路,难得李公子忠义无二,能自告奋勇,为国分忧!”

    李俊毅愕然无语,心里大喊:“我滴个妈呀,我要早知道这一去还得打土匪,我才不出这个头,不惹这身臊呢!”

    李静忠又指了指身旁的金甲将军,“这位是刚刚入城的河西军肃州卫游骑将军马璘,他麾下有五百骑,加上左监门卫的四百多骑,就一并暂归公子调遣了。”

    “归...我调遣?”

    “听闻公子是当年景武公之后,熟谙兵略,这区区一两百个土匪当不至于让公子为难吧?”

    李俊毅本来忧心忡忡,此时一听只有一两百土匪,而自己这边却是近千人,当即松了口气,就算自己再不会打仗,十个对一个的群殴总不难吧?再看看李静忠又丑又可怜巴巴的脸,当即挺起了胸膛,“既然是国家大事,我怎么敢推辞呢?我去就是了!”

    “李公子果然不愧忠臣名将之后。”李静忠用力一击掌,又扭头对身后道:“青岩啊,你也与公子同去,往来联系,也方便些。”

    于青岩愣了愣,连忙答应:“小奴遵命。”

    老太监显然很了解李俊毅,还知道他不会骑马,又让人为他备了一辆双马厢车。他和于青岩都上了车后,马璘等人簇拥着马车一路而去。

    可是马车才转了一条街,正要向南门去时,就看见尉迟翎一手执槊,一手牵马,背后带着那几个闺蜜跟班,走了出来。

    “我去!这小妞肯定是来报复我的...一个人来也就罢了,还带了兵器和帮手!这是怕打我不死啊!”

    他急急忙忙让车夫转道,可是透过车窗一看,那几个姑娘也上了马,竟然一路追了过来。

    这可把他吓得不轻,赶紧趴了下来,先让车夫加速,等了好一阵后,又拍了拍同车的于青岩,“你帮我看看,那几个女的是不是还在追我们?”

    于青岩趴着车窗想往外伸头,可是唐代并没有什么减震系统:马车一旦飞跑起来,那摇晃程度堪称癫狂!哪里还能看得明白?

    李俊毅无奈之下,只能连声催着车夫加速,再加速。马璘等一众骑兵都不知缘由,只能催马紧跟在后,心里却莫名其妙,而车里的人还不停地求神拜佛,祈祷那些姑娘们别追上来逼停检查。

    也不知道跑了多久,李俊毅感觉车慢慢停了下来。接着,车夫掀开了车帘,问道:“大人,咱的马实在是跑不动了,能不能歇会儿?”

    他钻出车来,只见左右两边都是低矮山丘,前后两面则是平坦旷野,灵武城早就不知道甩出多远了,姑娘们也早就不见踪影,只有马璘等一众骑士还跟在车后。

    “这是哪儿啊?”

    马璘也累得够呛,粗略看了看周围,回答:“大人真是兵贵神速啊,我们跑出城大概有七八十里了,此地,应该就是断背山了。”

    “啥?你说啥?”李俊毅差点没喷出一口血,“断什么山?”

    “大人,这左右两座山,从前本是一脉之丘,堪为当地风水之脊,可后来天降坠星,恰好砸在这山间,将此山砸成了两座小山。再后来,南北道路修通,正从这两山间过,所以便将此地称为断脊山。然而百姓以为‘断脊’二字不雅,所以便俗称为断背山了。”

    他暗叫了几声倒霉:“什么名字不好起,偏偏起这么个名字,断脊不雅,难道断背就雅了吗?”

    马璘又向他请示:“大人,此地应该离探报所说土匪出没的地点很近了,眼下天色已近黄昏,我们不如就在这里安营吧。”

    “马将军,我就是个小老百姓,哪里是什么大人...”

    “左监门卫将军可是正四品官,大人代管此职,自然就是末将的上官了。”

    “这怎么敢当哟...唉,不说这么多了,你说得对,先安营吧。”

    “那么大人,这营地该扎在哪儿呢?”

    “这个我可不懂,你觉得呢?”

    “此地四面空旷,依末将所见,不如把营寨安在山上,如此便可俯览周围地形,又便于防守。”

    “还要上山啊?”他心里一阵发悸。古代的马车可真不好玩,这一路狂奔,差点没把他的五脏六腑都颠出来,他已经是极力忍着没呕吐了,哪还有力气爬山?

    “这天色太晚了,我看不必上山了,就在这里安营吧。”

    “就在这里?”马璘吃了一惊,又看了看四周,再次劝道:“此地四面空旷,若匪兵骤至,我等无险可守啊!”

    “你在这两座山上都安排些人,警戒四周就行了。大队就不必上去了。”

    “两座山上都去人吗?”马璘越想越是不妥,继续争辩道:“大人,我军虽有千骑,但若分三处屯扎,就不免分散了!”

    打定主意要偷懒睡觉的李俊毅也争辩道:“马将军,要是我们全都到一座山上去,被包围了怎么办?那个...街亭之战听说过么?那位战败的将军也姓马吧?他也是坚持要上山的吧?”

    马璘一听,哪敢再有二话,连忙吩咐手下就地安营,布置警卫哨探。但他心中还是忍不住嘀咕:街亭和现在的环境,怎能同日而语?一百多土匪又怎么可能围住一座山呢?

    他不知道他的那位年轻上司,此时也在心中嘀咕:嘿,我居然还知道街亭之战,了不起啊,不过丢了街亭的那哥们儿叫马什么来着?怎么想不起来了呢?

    这一夜过得很快,天刚微亮,一阵沸腾的人喊马嘶就把李俊毅从梦中惊醒了过来。

    “这些唐人,有没有搞错?每天都起这么早吗?”

    他伸了个懒腰,揉了揉惺忪睡眼,钻出帐篷,迷迷糊糊地循着声音处走去。一路上到处是来来往往忙忙碌碌的士兵,有扛着兵器的,有牵着战马的,有搬着麻袋草料的,有叫着整队排列的。

    “很有干劲嘛!”他一边赞一边来到了营地的最前沿,这里的声音最吵,昨晚马璘用随队车辆带来的材料布置了两排栅栏,刚好把整条路都封起来了,而大部分的士兵此时都聚集在这里,列队排在了栅栏之后,如临大敌一般。

    “这是在训练?”透过士兵和栅栏,只见远处还有黑压压一大群人,似乎与自己这边形成了对峙之势,“这马将军可以啊,不就只有一千人吗?居然还可以搞出对抗演习的气势,嗯,是个人才!”

    “李大人!你来啦!”他刚想到马将军,马璘就出现在了身边,还冲着他拱手鞠躬,很是恭敬地道:“末将正要去请大人呢。”

    “请我做什么?你干得不错,继续继续...”

    “这破敌之策当然还需大人拿定,末将怎敢僭越?”

    “破...破什么敌?”

    “大人不是已经看到了吗?”马璘朝着对面那黑压压的人群一指,“贼人已至,好在大人昨晚下令当道扎营,又让末将派人占了两侧山丘,所以贼人虽多,却难以围困我军,只能于营前与我军相持。”

    “那些就是敌人?”他大吃一惊,连忙往前走了几步,直走到栅栏口,呆望着对面的人群,“不是说就只有一百多土匪吗?怎么...怎么这么多?看着不像啊!都怼到我们门口了。”

    “这个...李内官的探报怕是有一点点出入。末将探明,贼军颇多,总数不下三千。而且装备精良,全是骑兵,绝非什么寻常土匪,应是安贼叛军中的突厥精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