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偷听祖龙心声,被逼做他女婿 » 24.人命不值钱

24.人命不值钱

    这下有些难办了,连嬴政本人无法判断对错与否,加上历史学者也没有特别针对修建这些宫殿是否该修建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一切只能凭借历史留下的文献和杨凡的想象力来解释。

    关于这个问题,杨凡没有相应的例子可供参考,如同一片未知的海域,不知那里是风平浪静还是惊涛骇浪,唯有慢慢前进摸索才能知晓。

    说好听点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说难听点就是糊里糊涂被拉去当实验观察的小白鼠。

    连杨凡这个现代人都如此纠结,更不用说在场那些所谓的文人学者了,他们同样一头雾水。

    “这白衫男子真的害人不浅啊,要想讨回公道直接进宫找陛下就好了,干嘛为难杨大人呢!”

    “这位兄台此言差矣,不要站着说话腰不酸,人家相依为命的兄长都去世了,他还会在乎谁?”

    “就算他不怕死,皇宫守卫深严以一个平民百姓的身份进去谈可容易?怕还没有见到陛下本人,就被杀死了。”

    “话说回来,之前杨大人不是回答好好的吗?咱们就不能相信他一回他一样能迎刃而解吗?”

    “对,我也支持杨大人,他一定能站在平民百姓的立场去思考,并能维护陛下的龙威。”

    杨凡之前出众表现获得了身份一般的文人学者的好感,在他面临难题之际,也义无反顾地站来声援他,给予他精神鼓励。

    这次的聚会比文人学者们想象来得刺激热闹,先不谈扶苏、胡亥、赢阴嫚和蒙毅这些皇室大臣前来参

    与有幸目睹他们的真容,还能见到儒生伶俐的口舌,以及不要命也要冒死为兄长讨回公道的白衫男子。

    最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会有杨凡这么一个看上路人甲乙丙长相的人出来力挽狂澜,一次又一次化解危机,舌战在场名气较大的文人学者。

    当然也少不了一部分持反对意见,甚至不认同杨凡观点的文人学者。

    “真是一群见识短浅之辈,陛下能因为赏识你而重用你,赐予你高官厚禄,但也能因为你一次的巨大失误而放弃你,还可能致你于死地。”

    “而且陛下是生性多疑之人,为人残暴,可能有一天心情不好,杀了你发泄未必做不出来。”

    “总之朝廷的事情最好别管那么多,别看这杨凡意气风发雄姿英发的样子多么令人羡慕,想想当年商鞅白起这些秦国国家功臣最后弄得一个什么悲剧的下场。”

    事先说明在这里畅所欲言,大部分人几乎逐渐敞开心扉,敢讨论秦始皇在自己心中是怎样一个形象。

    杨凡感谢这些认可他的文人学者,但那些反对者无形也给他带来一些压力,险些让他喘不了气。

    【有人说的没错,白衫男子的兄长因造宫殿之事而亡,他对朕恨之入骨是情有可原的事情。】

    【至于朕是否生性多疑,为人残暴,朕自问执政以来没有杀害任何一个有功之臣,更不会随意将怒火发泄于他人,清者自清随他们说去吧。】

    【杨凡,朕希望你能始终如一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要被外界流言蜚语多干扰,从心而行,才是王者之道。】

    杨凡早就知道秦始皇不会过于责备白衫男子,同样相信他不是滥杀无辜杀人如麻的暴君。

    而在他内心最后的一句话给了杨凡当头一棒,开始恍然大悟,逐渐走出困境。

    杨凡承认,那些反对者的话刺激到了他,差点让他破防了,好在嬴政的这话如同一场及时雨,让他烦躁不安的内心慢慢平复下来。

    从心而行,才是王者之道?

    陛下谢谢你的提醒,接下来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杨凡深深吸了口气,决定从修建宫殿这事情上的本质上出发去思考,开辟一个全新的思路。

    首先修建宫殿需要什么,沙石砖瓦木材工人工匠,以及一块一块的土地。整个咸阳皇宫所有土地都是归属嬴政,这点没有值得讨论的地方,是他的私人领地,想建多少都所谓,不存在什么弊端。

    其次是沙石砖瓦木材这些建筑材料,杨凡不了解在秦朝是什么一个情况,只能潜意识认为这些大多是原生材料,没有重点强调归哪个人所有,因此用多少怎么用也不会存在多大的弊端。

    若不是,杨凡这条就另外思考。

    最后是工人工匠这点上就值得好好研究了,根据现在的情况,秦始皇刚统一六国不久,之前的战乱纷纷,百姓们没有得到一个很好休养的机会,有些人还强行被拉去干活必然心生怨言。再说工资待遇方面,

    根据先前秦皇对这方面的心声,可以肯定他急着修建这些宫殿绝对不会在这方面多做考虑,也就是忽视工人工匠的辛勤付出。

    当时也没有什么五险一金,高温补贴什么,逢年过节不能休假也不会派点礼品慰劳工人工匠,只有那么点的工钱,连自己都养不起。

    工资过低,被人时时刻刻都盯着干活连摸鱼的时间都没有,稍微做错还会挨骂挨鞭子,没有固定的节假日,没有休息时间,长期处在阳光暴晒中被人催促工作,生病感冒发烧咳嗽什么的都不能随意请假,只要还剩半条人命,就得往死里干,和奴隶别无两样。

    试问那些工人工匠谁心中没有怨言,谁不会在心里骂秦始皇是个暴君是黑心老板,工资待遇差到极致,还要下面的工人加班加时工作,恐怕连宰了他心思都有。

    不过这不能怪责秦始皇,因为时代思想的局限性,在这里强者为尊,不存在人人平等的观念,这些老百姓在执政者眼中就是廉价的劳动力,这些人的存在理所当然应该为强者服务,任劳任怨。

    这样一来,导致秦始皇不会过多去想这些工人工匠为他修建宫殿有多辛苦多无情,还可能觉得能被选用为他这个皇帝办事是件多么荣幸的事情。

    这些思想可能在某方面和我们吃鸡吃鹅大致一样,我们吃它们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它们便于繁殖,存在的意义就是给我们提供能量,不会想到它们被杀会不会痛。

    杨凡不敢说百分百,但敢说在大部分位居高官的人的眼中,百姓天生就应该为他们不计劳累服务一样,不会有过多的怜悯和同情,反正他们都会给了一些工钱,随意打发他们。

    而老百姓吃不起饭,无奈之下也得强忍着去做,去实现两餐的温饱,活得不成人样。

    总而言之,在古代,人命不值钱,好比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