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无敌英雄传 » 第三十八章 改进火铳造燧发枪

第三十八章 改进火铳造燧发枪

    李行素发现此时起义军的部队里已经出现了火器。当时主要的单兵火器为火铳,一般长42-45厘米、口径2厘米左右、重4公斤左右。手铳共分为三个部分,即由发射弹丸的前膛、填充火药的药室以及尾部组成。

    这些火铳采用铸铁浇铸而成,重量重,而且枪管短,射击装填麻烦,所以并没有大量的装备,反倒不如弓弩装备的多。

    李行素很明白火器发展的路线,因此动了改进火铳为燧发枪的想法。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首先找到了刘伯温,跟他说了自己的想法,他知道刘伯温肯定会支持自己,要不还怎么“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果然刘伯温一听李行素要改进枪械,马上表示支持,他知道这种武器很有前途。他专门把军队里的铁匠铺的的装备和人员调了一部分给他,并且给他拨了一大笔经费。

    由于自己本身就有十七个具有熟练技术的铁匠,这些铁匠虽然没有打造过武器,但是制铁技艺高超,知道什么东西在现在的技术情况可以实现,什么东西现在的技术力量还实现不了。

    他拿了一个火铳给铁匠们看,然后给他们画了一个燧发枪的图,给他们解释每种器件的做法和用途。最终他确定最大的难度就在枪管上,按现在的技术只能铸造出跟火铳类似的枪管。

    这种枪管,壁厚,长度短,前后和中间还得加箍进行加固,这不行,一定要解决枪管的问题。他一边开始思考如何制作出类似西方燧发枪的细长的枪管,一边让铁匠们开始搭建自己的铁匠铺和铁匠灶。军队里铁匠也送来了铁匠的基本装备物品,并且派来了八个铁匠,他们本来只负责维修普通的刀剑。

    西方最早的枪管的做法与现在的火铳基本类似,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铸造的枪管普遍偏厚,枪头重,射击时会严重影响到枪的精准度。而且铸造工艺在冷却时,非常容易产生气泡,很难做到枪管内膛表面光滑。

    枪管作为枪械的最重要部件,工作环境最恶劣,机械性能要求最高的部件,经常要处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这种条件下,对于枪管的结构强度要求很严格。如果枪管的质量不达标,不仅影响射击的精准度和射程,而且还会出现炸膛的现象。

    西方枪管的生产制造流程式:枪坯在钢铁厂铸造成型后,反复锻打成棒材,这样就能去除铸造枪坯内部的气孔,然后在根据枪管的长度切割成段,去除缺陷多的外皮,然后用深孔钻在钢棒中心打出通孔。

    再使用一根与膛线一样纹路的钢质内芯穿过去,然后一头卡在冷锻机的卡盘上,由四个黄铜制成的锤头,在冷锻机卡头慢速旋转下均匀的敲打毛坯,使其拉长。最后枪管还需要打磨抛光内外表面,进行镀铬等表面处理,才能达到使用要求。

    李行素让十七名铁匠中水平最高的两位与自己研究这些工序,看看哪些工序可以实现,哪些工序实现不了或者难以实现,可以根据现有的技术手段进行改良或者修改方案。

    最终李行素发现最关键的枪管钻孔需要机械钻,这个目前实现不了。膛线暂时可以不要,因为膛线影响的是射击精准度,而滑膛枪比线膛枪除了精准度差点外,射程和威力还要高。因此加工膛线这一步可以取消,最后难度就在深孔钻上。

    如果没有深孔钻这种现代精密机械,枪坯就只能是个实心的钢棍,不能形成钢管,这可难坏了李行素,因为对于当时的铁匠来说,没有燃汽机也没有电动机,如果现在制作蒸汽机的话比燧发枪的问题要多得多。

    怎么办?难道就这么放弃了?李行素不甘心,自己都知道如何制造枪支,却因为现代机械装备的不具备造不出来。

    既然不能用深孔钻钻孔,那么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是钢水浇铸枪管成孔,第二个办法就是卷板成管,然后焊接成型,当然当时没有焊机,不过可以用反复锻打来焊接。这这两种方法都是现代钢管的制作方法,不过这两种方法并不是枪管的制作方法。

    第一个办法实际上就是当时制作枪管的方法,火铳就是采用铸铁浇铸而成,重量重,枪管短,膛压低,射程短。李行素想到的解决办法是:利用低碳钢来浇铸而不是用铸铁,这就要求钢水要尽量脱碳。

    现代钢铁工业是采用吹入大量的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排出,脱掉钢铁中过量的碳。而手工业时期是采用烧红后反复锻打,使钢铁中的碳与空气接触氧化成二氧化碳排出。

    因此李子名准备采用这两种方法脱碳,一个是在冶炼钢铁的过程中,吹入大量的空气进行脱氧,第二个就是在浇铸成型后加热烧红后反复锻打脱氧。

    李行素准备制造的枪管内径2.0公分,外径3.0公分,壁厚0.5公分,长度1米。

    第一种脱氧方式很好解决,主要是控制吹入空气的量,这样多试几次,大约就能搞定。浇铸成型的钢管外径5公分,内径2.2公分,长度50公分。

    第二种脱氧方式,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因为钢管在锻打的过程中会反复变形,内部的直径和形状都难以控制。这点难不倒李行素,他让铁匠们先精密加工一批与枪管内径一致的2公分直径的铁棒,这个浇筑成型后,先锻打,然后用锉刀将固定在脚踩转轮上进行精密加工,保证铁棒与枪膛内径完全一致,精密光滑,这个虽然麻烦一点,但是大多数铁匠都能完成的很好。

    2公分直径的1.5米长标准铁棒制作完成后,将烧红的浇筑成型的钢管套在铁棒上,然后用小锤反复捶打,经过连续烧红五到六次后,就敲打成型了一根内径2.0公分,外径3.0公分,壁厚约0.5公分,长度1米多的钢管。

    这样之后再固定在在脚踩转轮上进行精密加工,将枪管外侧打磨抛光,最后按照枪管的长度,切掉两端超过1米的部分,这多余的部分的强度也较低。这样一根标准的滑膛枪管就做好了。注意这个时候不能淬火,那样钢管就会失去韧性变脆。

    李行素先用了三天的时间制作了三根枪管拿去装填火药做实验,结果效果比预想的还要好,枪管的试制非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