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无敌英雄传 » 第九十五章 黄鹤楼观景遇争斗

第九十五章 黄鹤楼观景遇争斗

    “你别忘了我师父可是医毒双绝,他的医道天下无双,我当然也差不了太多。别说他没中毒,就算是中毒了,凭我和我师父也能让它起死回生。”李行素本来准备说凭我,后来觉得有点吹大了,于是加上了师父。

    “那它究竟怎么了?”金宝莹抚摸着小悟空的肚子问道。

    “也不太清楚,估计睡几天就好了吧。我估计跟吃了毒虫之王有关系,可是吃完了之后究竟会怎样不好说。从道理上讲是不是悟空吃了毒虫之王之后它就应该变成了毒虫之王。毒虫之王不就是在自然的情况下毒虫互相吞噬产生的吗?”李行素猜测道。

    “真的?那可太好了。”赵婉儿破涕为笑,脸上还挂着晶莹的泪滴。

    第二天一早悟空还在继续昏睡之中,他们四人则连人带马改乘水路,坐上一条大船,向下游进发。顺水行舟可比骑马快多了,只用了几天时间就从铜仁经过常德、益阳、岳阳到达武昌。

    至正二十四年一月底,李行素四人傍晚到达武昌,他们找了一间客栈住了下来。将随身行李放到客房之后,四人来到客栈大厅,点了几样酒菜,四人边吃边喝,开始谈论这次的沿江景色和风物人情。

    这时候旁边一桌两人正在喝酒上兴,其中一人声音略大,他说道:“你听说了没有?朱元璋元旦已经在南京称帝了。”

    李行素一听是关于朱元璋的事,他伸手示意大家不要作声,听这两人说什么。

    那人继续说道:“朱元璋在南京被文武百官推举为吴王,建立百官司属,以龙凤纪年。他以皇帝圣旨和吴王令旨的名义发布命令,看来定国号为吴吧。”

    另一人笑道:“这莫不是以讹传讹?一年前张士诚在苏州自立为王,国号不就是吴吗?你刚说朱元璋也定国号为吴是什么意思?”

    原来那人一愣,笑道:“张士诚能够建立国号为吴,跟张士诚距离不远的朱元璋定国号为吴这不是很正常吗?三国时期的吴国不就是连我们这个范围都算吗?现在已经有人称张士诚的势力为东吴,朱元璋的势力为西吴了。”

    “哦?还有此事?我们武昌这块,大汉国刚立了不久,国主陈友谅就暴毙,这位陈友谅次子陈理不是也刚刚被张定边拥立为帝了吗?年号由大义改叫德寿,还德寿,我看够受的。”另一人笑道。

    “嗯?你说这话小声点,我们这还在人家地盘上呢?”第一人压低声音说道。

    “怕什么,早就有人传闻张定边是挟持小皇帝陈理,实权掌握在他的手里。何况明天我们就坐船离开这里去朱元璋的地盘了,怕他作甚,我看这一片早晚也是朱元璋的天下。”另一人不在乎的说道,不过说到这里两人不再谈论政治,开始谈论自己的买卖。

    李行素和赵婉儿互视一笑,金宝莹和苏灵并不知道他俩笑什么。

    金宝莹说道:“这些起义军自己斗来斗去又有什么用呢?不是应该团结起来先把元朝鞑子赶出山海关再说吗?不管他们,我觉得这南昌倒是个好地方,湖泊纵横,风景着实不错,明天我们定要逛上一逛。”

    李行素点头说道:“说到南昌,不游东湖,不去黄鹤楼不算来过南昌。此地应该距离黄鹤楼很近,刚才我从客栈二楼还看到黄鹤楼的身影,我们明天一早就可以先闲逛黄鹤楼。”

    金宝莹放下筷子,双手鼓掌道:“好耶。”

    四人第二天四人一早起来,出了客栈门口,循着黄鹤楼的方向登上城墙。

    黄鹤楼在武昌长江南岸蛇山城墙之上,相传始建于三国时期,中间焚毁过多次,唐朝时名声始盛。这主要归功于唐代诗人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诗句。

    黄鹤楼建在城墙顶的平台上,台下绿树成荫,远望烟波浩渺。中央主楼两层,平面呈方形,下层左右伸出,前后出廊屋与配楼相通,屋顶错落,翼角嶙峋,气势雄壮。黄鹤楼也是与滕王阁、岳阳楼齐名的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李行素四人站在黄鹤楼上,看着远处烟波浩渺的长江江面,不由得心旷神怡。李行素不禁诗兴大发,开始吟诵李白那首黄鹤楼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时候,突然远处传来“哒哒”的马蹄声和呼号声。四人转头看去,下面远处出现一队十几个全副武装衣甲鲜亮头裹红巾的士兵,在为首的一个骑马军官模样的人带领下,正朝岳阳楼的方向飞奔而来。

    金宝莹一看笑道:“我们四个现在算是朱元璋的人吧?他们会不会是来抓我们的?”

    赵婉儿莞尔一笑道:“抓我们不可能,但是看样子是陈汉的军队抓人是肯定的。那么他们要抓的人必定是他们的敌人,我们也是他们的敌人,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既然被抓的人是朋友,是朋友我们就不能袖手旁观。”

    李行素一听这话说的有道理啊,于是四人跃下黄鹤楼,从城墙上向下看去,结果发现真有一辆马车飞奔向城墙的大门。

    远处骑马的军官大声呼号:“守城门的,快将马车拦下来,快将马车拦下来。”

    守城门的小队连忙将路障拖到城门口,将马车拦了下来。马车上驾车的黑衣车夫跳了下来,一阵拳打脚踢将看守城门的五人放倒,然后正要拖开路障。

    李行素一看这个人很明显是一个外功好手,身手矫捷,动作利落有力。

    黑衣车夫正用力将路障拖离城门口,这时候那个身穿轻甲的军官骑马飞奔过来,他在马上腾空而起,一脚踹向黑衣车夫。

    黑衣车夫双手交叉护在胸前来防护这一脚,结果被军官一脚踹倒。黑衣车夫一个“鲤鱼打挺”翻了起来,拔出腰刀砍向军官。

    军官拔出宝剑开始还击,两人你来我往战在一起。几个回合之后,黑衣人被刺中手腕,腰刀掉在地上。军官的宝剑抵在他的咽喉上,黑衣人不敢再动,接着就被点了穴道扔在地上。

    这时候那队士兵跟了上来,过来两个人将黑衣车夫绑了起来。

    这时候军官走向马车,马车上垂着帘子看不清里面的情况,于是他拿着宝剑挑开门帘,这时候一条青影窜了出来,一剑刺向军官的胸口。军官一见连忙一个铁板桥身子后倾,右手宝剑从胸前划过,堪堪挡住了刺来的宝剑,剑尖贴着鼻尖划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