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影视之相亲系统 » 第0016章 周秉昆买房子

第0016章 周秉昆买房子

    时间过的很快,悠悠两年过去了。

    1978年春。

    周秉昆和郑娟的第二个孩子去年年底的时候出生了,是一个女孩儿。

    周秉昆这次抢到了命名权,取名叫周慧。

    其实也没有什么寓意,只是希望孩子以后长大能聪明点,不要随随便便被哪家混小子给骗走了。

    过了年,周楠已经四岁了,而冯玥则再过几个月,也要过四岁生日了。

    看着散发着母爱光辉的郑娟,周秉昆心中除了安宁,别无其它。

    现在的房子越显拥挤了。

    郑母好几次表示想要回老宅子住,给孩子们腾出房间来。

    但是周秉昆没有同意。

    最近他正在托蔡晓光,帮忙物色房子的事情。

    是的,他准备买房子了。

    虽然现在这个时代,私有的房子很少,而且国家还在实行计划经济,所以市面上没有买卖的房源。

    但是很少不代表没有。

    之前北方有很多苏联人撤离之后,遗留下来的房子。

    这些其实都不属于国家公有资产。

    只要找到产权人,将房产产权明确之后,倒实也可以买卖。

    不过这里会存在很大的风险。

    毕竟国家层面上没有出台相关法律,所以在法律层面上得不到保障,如果遇到那种产权不清晰的房源,很容易财房两失。

    原剧里周秉昆就遇到过这种情况。

    所以现在他当然不会再上当了。

    因为跟蔡家绑定的关系,所以通过蔡晓光帮忙,不仅可以用他的私人渠道,还可以用蔡家的渠道,帮忙去找。

    而且现在孩子们还小,周楠和冯玥跟周母一起住,小慧慧则跟着周秉昆夫妻一起住,公房现在还能凑活着住。

    所以找房子的事情不着急。

    这不,一找就找了半年多。

    期间虽然有几套房源,但是查下来,发现还是存在产权不清晰的情况。

    不过今天或许是出门的时候喜鹊枝头唱歌的缘故,下班的时候,蔡晓光来厂子里找他,说找到一处房子,并且查清楚了,产权很清晰,甚至房子原主人,还是周秉昆的老相识。

    房子在吉春市的东面,离市中心不远,就在一条主干道的马路边上,走进去就十来米。

    不过因为路边树比较高,所以视野都被挡住了,马路上很难看到里面竟然有一处大房子。

    房子是欧式结构,大概有一百五十多个平方大小,上下一共有四层,上面有两层外加一个阁楼,下面还有一个地窖。

    蔡晓光带着周秉昆去看了一下,因为傍晚的缘故,整个房子看起来黑漆漆的,有点瘆人。

    不过借着黄昏的余亮,还是能看出这幢房子结构很漂亮,整个建筑都是纯白色的欧式风格。

    如果放到后世,那就是周秉昆打工两百年都买不起的价格。

    不过现在么,倒是可以谈谈价。

    原房主人并不是别人,正是苏联伯力的食堂大妈碦秋莎,的一家子。

    当年作为援华来到中国北方的碦秋莎一家,足足在这片土地上待了十年。

    十年里,就在这座房子里,碦秋莎从年轻貌美的少妇,成为了一个孔武有力的苏联大妈。

    后来他们一家子随着苏联的撤离,而离开了中国,房子则带不走,就留在了这里。

    他们一家子随着碦秋莎大妈丈夫的工作,最后辗转到了伯力定居,巧的是,碦秋莎的丈夫约科夫作为工程师,就在机械二厂公派学习的那家工厂里,当工程师主管。

    这几年,周秉昆经常会借着公派学习的机会,去伯力待几个月。

    所以跟约科夫大叔和碦秋莎大妈很熟悉。

    应该说,他们是被周秉昆那作弊的酒量给折服了。

    这么说吧,被折服的不只是他们,整个伯力的西伯利亚人,都对周秉昆的酒量叹服不已。

    甚至放下了话,如果公派的时候周秉昆不来,那么中国就没有必要派人过去学习了。

    所以为了完成组织上交代的任务,每次公派都会让周秉昆参加。

    而周秉昆每次去之后,都能收获成吨成吨的伏特加。

    然后他用伏特加偷偷换取大量的物资。

    这几年,他又会经常偷偷跑到鬼市上,去兜售自己的这些物资,而系统背包里那成堆成堆的黄金小鱼和玉石把件,以及一叠叠的纸币钞票,就是他的收获。

    其实对他而言,这些财物倒并不是他最想要的。

    他更想做的,就是凭借他的微薄之力,能让这世道,少饿死点人。

    他也不仅仅是鬼市卖东西,他还会偷偷去一些他知道的穷困的家庭,扔一些食物进去。

    一麻袋土豆,一袋玉米。

    遇到有养育孩子的,他还会捎带一些牛肉或是鱼肉。

    虽然不多,但是能让他感觉到心安。

    这渐渐的,吉春市就流传了这么一个神奇的传说。

    警方并不是没有注意到周秉昆,只是周秉昆每次都很小心,而且他出去的时候,都会借着公务的名义,才会在大街上逛。

    再加上每次他身上都很干净,即使偶尔几次被巡逻队遇到了,也不会让人怀疑到他身上。

    而且人心毕竟是肉长的,周秉昆这也算是善举,更何况这并不是仅仅帮穷人们解决了一时的温饱问题,有时候更可能是拯救了一个家庭的命运。

    郑娟作为枕边人,她虽然不清楚自己的丈夫有时候晚上出去干什么,但是有时候街里街坊聊天的时候聊起这么个都市传说、救民菩萨,女人的直觉就告诉她,那就是她的丈夫。

    虽然不清楚自己的丈夫是怎么做到的,但是她是个聪明的女人,知道有些事情不该问,所以她一直都没有去问。

    只是每每想到自己的丈夫正在做这么大的善举,她总是止不住地对他充满了崇拜之情。

    房子周秉昆看得还是很满意的,上下四层,空间足够大。

    而且房间也非常多,一楼有两间朝南的大房间,还有一个会客厅、一个大饭厅,以及一个厨房和一个洗浴间。

    二楼则有五间房间,南面三个,北面两个,还有两个卫生间。

    阁楼有一个储物间,不过收拾收拾,也能作为一个大房间来使用。

    地窖原本是传统的苏式酒窖,现在则可以放一些杂物等,挺方便的。

    外面还有一个小仓库,大概三平米左右,可以用来放一些农具,或是停放自行车等。

    蔡晓光见周秉昆看的两眼发亮,顿时就笑了。

    他为了给周秉昆找房子,也是找了不少朋友。

    不过现在大环境就是如此,市场上根本不会有私有化售卖的房子。

    所以很长时间都没有好的消息。

    而这套房子,却是他舅陆厂长给他回复的。

    之所以陆厂长没有直接找周秉昆,是因为蔡晓光在托关系的时候,没有说明是周秉昆要找房子。

    所以陆厂长说起这套房子的时候,反而建议蔡晓光如果想拿下这套房子,最好找周秉昆帮忙,因为他能很有效地搞定那群苏联人。

    周秉昆听了后,哈哈大笑。

    想不到这事还兜兜转转,转到自己头上来了。

    于是他第二天就直接去找了陆厂长。

    陆厂长一看竟然是周秉昆自己要买房子,心里面倒是惊讶的很。

    “想不到原来是你这小子要买房子啊,我还以为是晓光自己要买呢,我还提醒他让他找你帮忙。”

    陆厂长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热茶,笑呵呵道。

    “嘿嘿,厂长你是知道的,我们家里人多,现在房子虽然还住得下,不过等孩子们再长大一点,总需要有私人空间的,所以我就托晓光哥帮忙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

    “嗨,你倒真对你家孩子真是好呀。想当年我小时候,一家子七八口人,窝在一个三十平不到的小屋子里,也是将将就就能过的。”

    陆厂长白了一下周秉昆,他是已经把周秉昆当子侄来对待了,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表情和动作。

    “嘿嘿”,周秉昆也没有说什么,就傻笑了一下。

    “下个月,苏联那边会派人到我们厂里来,指导我们使用新机器。那时候约科夫会过来。这件事其实也是他告诉我的,他打算把那套房子处理掉,毕竟他们不可能再来这边住了。房子放着也是放着,再不处理,也会被收回国有。所以这事也算是赶巧了。”

    陆厂长知道今天周秉昆来的目的,也就不打官腔了,直截了当地明说了。

    “噢,约科夫大叔下个月要过来吗?那我要好好招待下他。”

    “随你,不过你们最好不要私下接触。现在上面态度不太明确,最好还是小心一点。”

    陆厂长叮嘱了一句。

    “嗯,我晓得的。”

    一个月后。

    周秉昆配合接待队伍,送走了苏联人后,他高兴地去找蔡晓光帮忙,到派出所进行了登记。

    因为这个房子原本属于境外个人所有,因为苏联人的关系没有收归国有,现在在有原主人出具的证明文件之后,这套房子就转到了周秉昆名下。

    相关文件和证明,周秉昆都妥善的保存在了自己的系统背包里,放在这里,他最安心,不用怕遗失或是被损坏。

    他偷偷办完这件事之后,等一切尘埃落定,他就打算回家,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

    随着时代的推移,这两年各地都在大丰收,所以人民越来越富足,鬼市上已经开始出现各色各样的产品销售。

    周秉昆偷偷溜到鬼市上,虽然鬼市一般只有晚上才会开,但是总有人为了多卖一些,选择白天也会蹲守。

    今天正好有卖鱼的,他就挑了一尾大鲤鱼,准备回家给孩子们加菜。

    现在家里面孩子不少了,各个都能吃。

    大的就属小舅子郑光明,虽然辈分大,但属实算是个孩子。

    然后小周楠,现在他可不得了了,已经有了两个妹妹,这两个天天跟在他屁股后面。

    冯玥这两年一直住在他家,早就在周秉昆的教育下,成为了他们家的一员。周蓉和冯化成这两年都没有回来过,连信都很少,所以冯玥连她爸妈长什么样都已经忘的差不多了。

    最后就是快要满一周岁的大女儿周慧,现在这个小不点,跟楠楠小时候一样,特别粘人。不过还好的是,她比起粘爸妈,更喜欢粘哥哥。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小眼睛咕噜咕噜地转着找哥哥,找不到的话,就会哇哇大哭,连喂奶都不愿意,只有等哥哥的身影出现在她模糊的视线里的时候,才会安静下来。

    一共四个孩子,外加两个老人,然后是夫妻两,一家八口人。

    刚回到家,就闻到了厨房里传来饭菜香。

    这时候楠楠听到了门口的动静后,就急忙跑了出来,当见到爸爸拎着一尾大鲤鱼的时候,别提多兴奋了。

    “爸爸我要吃鱼,爸爸我要吃鱼!”

    他围着周秉昆一个劲的打转。

    而冯玥跟在周楠的屁股后面,也跟着起哄:

    “舅舅我要吃鱼,舅舅我要吃鱼”。

    而这时候客厅里躺在小床上的小慧慧也爬了起来,糯糯的童音也跟着说到:

    “鱼鱼鱼。”

    “哈哈哈,好好好,都别急,今天啊爸爸给你们烧红烧鲤鱼。过会你们每个人都有份。”

    “哎呀,你今天怎么想着买鱼了。话说家里是好久没有吃鱼了。”

    外面的热闹,让郑娟围着围裙,拿着锅铲就出来看看。

    “今天呀,有好事情要宣布,光明你烧火呢。对了妈她们呢?”

    将鱼放到水池里,周楠和冯玥围着水池子看鱼,小慧慧则在床上“呀呀呀”急得直叫。

    郑娟没办法,只好解了围裙递给周秉昆,然后把锅铲一起递过去后,擦了擦手,就抱起她一起去看鱼。

    “姐夫你回来啦,妈和婶子她们去居委那里的活动中心了,听说居委最近准备搞什么活动。”

    郑光明坐在小板凳上,脸朝着周秉昆的方向回到。

    周秉昆看着郑光明那无神的眼睛,心里不由叹了一口气。

    光明现在年纪越来越大了,早就过了读书的年纪了。但是因为眼睛看不见,所以不能像正常的孩子去上学。

    他不是没托过关系,找医生给他看看眼睛,但得到的结论却是先天性的眼角膜萎缩,除非能做眼角膜移植手术,否则没有恢复视力的希望。

    而且按现在的条件,只有去上海、北京这些大城市,或是去国外,才能做这种移植手术。

    再加上这种移植手术需要捐献者,现在中国的西医并不发达,捐献个人器官这种观念还没有形成意识,所以一般不会有捐献者。

    当周秉昆看到每次去一眼前郑光明希冀的神情,以及听到各种消息后的失望,他就觉得心里难过。

    虽然是小舅子,但是周秉昆却打心眼里把他当成一个孩子。

    “嗯,两老人是该多出去出去转转,尤其是你妈,出去散散心,跟人多接触接触,心态年轻了,身体也就健康了。过会我把鱼杀了红烧,你帮我烧火哈。”

    “好嘞,我烧火最厉害了。”

    郑光明特别喜欢给家里帮忙,只要家里人提出的请求他都不会拒绝。

    周秉昆知道这种心态是从何而来的,主要还是自卑导致的讨好型人格,这个他改变不了,但是他愿意多关注下这个小舅子。

    所以他时常会带上小舅子,比如出去玩,或是买东西,都会算上他的,从不厚此薄彼。

    “行,过会火烧旺点,咱们先把鱼给炸一下。”

    饭桌上,大家对周秉昆这个红烧鱼都是赞不绝口。

    周母给周楠和冯玥各夹了一块去了鱼刺的鱼肉之后,笑着对郑母说:

    “亲家母,你是不知道,我这小儿子从小就不会做饭,但是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这红烧鱼的做法,虽然味道酸酸甜甜的有点奇怪,但是却怪好吃的。”

    郑母也尝了一口红烧鱼,也笑着点点头:

    “是好吃的,这个鱼即使我小时候也都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

    大家都知道郑母小时候是官宦家庭,现在随着日子越过越好,她心态越来越轻松,讲起小时候的也已经不在忌讳了。

    在座的都是家人,不管是女儿女婿,都对自己很好,就连亲家母都处的像亲姐妹一样,她也不在紧锁自己的内心,不在小心翼翼的提防。

    打开心扉的她,不仅心态年轻了,就连身体也慢慢变得健康起来,脸色也渐渐有了润泽。

    郑娟给亲爱的丈夫夹了一块,又给弟弟夹了一块,然后弄了一点点没有刺的鱼肉喂了一点正努力昂起头观望的小慧慧,最后才将周秉昆剔完刺后放回她碗里的鱼肉吃了一口:

    “每次我想学着做,但是就是做得没秉昆烧得好吃。”

    “哈哈哈,你们这就不知道了吧,烧鱼这种事情是要讲究天分的,或许我做饭的天分都在烧鱼上了。”

    其实他之所以会烧红烧鱼,功劳还是要算在他小姨身上。

    现时里,他经常去小姨家吃饭,而小姨嫁到上海这么多年,口味早就习惯了上沪偏甜的风味,所以烧的糖醋鱼是一绝,他也是向他小姨学的。

    一条将近五斤的鲤鱼,被一大家子消灭了个干净,在加上其他菜肴,一家子都吃的很饱。

    “唉唉,干嘛呀,我还要洗碗呢。”

    原本打算进厨房洗碗的郑娟被周秉昆牵着手拉了出来,然后把她按在椅子上坐好。

    客厅里现在所有家庭成员都在,他“咳咳”的清了一下嗓子,等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之后,他微笑地说到:

    “好了,大家都吃饱了,现在我要宣布一件好消息。”

    “啥好消息呀,难道是你又要升职了?还是又涨工资了?”

    周母好奇地问道。

    看着众人好奇的目光,周秉昆也不准备再逗他们了:

    “呃,升职和涨工资的事以后再说。我现在宣布,我买房子了。”

    客厅一静。

    “咦,你买房子了?你不会是吃饱了犯癔症了吧。这年头房子还能买的?”

    周母虽然读书不多,但是街道里经常去的她,国家政策还是了解一些的。

    其他人也是好奇,在他们的印象里,房子这种东西不都是国家分配的么,怎么还能买卖的?

    而且买房子干嘛?谁住啊?

    小孩子不懂买房子的意义,只会天真的问道:

    “爸爸,房子是什么?能吃吗?“

    “舅舅,为什么要买房子?“

    “呀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