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我是贾珠 » 第5章 掌权的好处

第5章 掌权的好处

    贾琏嗤笑道:

    “皇家又不懂医,庸医的三寸不烂之舌,早把皇家绕晕了。”

    熙凤叹道:

    “看来做太医很能赚钱啊。”

    贾琏摇头说:

    “那倒也不是,庸医进宫当了太医,其实赚不了大钱,却是可以声誉鹊起,乌鸡变凤凰。

    宫里混上几年,顶着太医的金字招牌出宫,设个医馆,那就有赚不完的银子了。”

    熙凤若有所思道:

    “庸医误诊也就罢了,珠哥儿明明重病缠身,怎么会一夜之间,便康复了?这才是最奇怪的事情。”

    贾琏不假思索道:

    “我估计是回光返照,不妨观察几天,自然明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一切都逃不过命数。”

    熙凤听了,忍不住翻个白眼:

    “我可不信什么命数不命数的,只是觉得珠哥儿太反常了。”

    “怎么个反常?”

    “珠哥儿是个性情柔弱的人,我方才与他交谈,感觉他说话,与以前大不相同,言谈举止爽快大方,思维周全,言辞果决,全然没了以前书生气。

    也许他折返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对人情世故有了感悟,也未可知。”

    熙凤把刚才贾珠说的一番话,原原本本讲给贾琏听。

    贾琏听完,思忖片刻,笑道:

    “珠哥儿原本是个懦弱的读书人,就算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对生死颇多感悟,又能怎样?”

    熙凤不耐烦怼道:

    “这不是感悟不感悟的事,珠哥儿像是变了一个人。”

    贾琏是个聪明人,立刻看出熙凤心中的顾虑。

    贾珠康复,熙凤在荣国府管家的身份,必然会由李纨取代,这才是熙凤最为忧心的事。

    贾琏沉吟一下,冷笑道: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依我看来,就算珠哥儿康复了,不也还是那个秉性嘛。

    荣国府这一大家子的事情,就凭珠哥儿那样的性情,是玩不转的。”

    熙凤听了这话,心中郁闷稍有缓解。

    贾琏接着说道:

    “不是我小瞧珠哥儿,你想想看,他热衷功名,除了死读书,有啥本事摆平这一大家子事情?

    府里的那帮刁奴,我们管束都劳神费劲,遇上贾珠,要是有一两个犯浑的,就够他喝几壶了。”

    熙凤微微点头,说道:

    “珠哥儿就算不懂俗务,珠大嫂子可精着呢,她绝不会自甘寂寞。”

    贾琏点点头:

    “这倒有可能,毕竟珠大嫂子掌管过荣府的家务,要不是珠哥儿生病,哪能轮到你掌管?

    只不过珠大嫂子也是软性子,她掌管荣国府那些日子,下面人把她拿捏得死死的。

    珠大嫂子疲于应付,经常是按下葫芦起了瓢,手忙脚乱,老太太、太太们都颇有微词。

    就算珠大嫂子再次掌管家务,我看也做不长久。”

    熙凤长长舒口气,莞尔一笑:

    “你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哼,我就不信珠大嫂子能比我做得更好。”

    贾琏继续给熙凤宽心:

    “所以嘛,珠大嫂子真想接管这摊子事,就让她去管好了。”

    熙凤丹凤眼冷光四射,骂道:

    “放你娘的贼屁,你不知道掌管荣府家务,对咱们带来的好处吗?”

    熙凤掌管荣国府事务以来,才真正尝到权力的甜头。

    掌管荣国府家务,可以对下人们杀伐决断,逞威弄权;可以挪用府上的公银,放贷盈利;可以收受贿赂,替人谋事;可以支配荣国府地租、房租、商铺收入……

    如果李纨接手荣国府家务,这一切,瞬间就会化作泡影。

    贾琏自然清楚熙凤料理荣国府家务的好处,讪讪说道:

    “我当然知道掌权的好处,连赖大这样的人,靠着给荣府做管家,都富得流油了,听说他最近都想给自家建个园子了。”

    熙凤啐一口,恨恨骂道:

    “我们做主子的,都不敢另起园子,赖大一个奴才,竟然想造个园子。

    这货不知道从荣府揩了多少油,胆子忒大,怕是活腻了。”

    贾琏含笑道:

    “这赖大,只不过是荣国府的大总管,家里又没有土地,也没有什么经营,他从哪里敛聚家财,又是修园子,又是给孙子捐官?

    所以嘛,打理荣国府事务,是个肥差啊。”

    熙凤瞪贾琏一眼,冷声道:

    “你既然知道掌权的好处,为啥还让我交权给珠大嫂子?”

    “这就叫做韬光养晦,以退为进。”

    “别说这种故弄玄虚的话,你就直说眼下怎么办。”

    贾琏嘿嘿一笑:

    “珠大嫂子接管家务,是府上的规矩;她接了家务能不能干下去,那就另说了。

    以珠大嫂子的性格,我估计她不出半年,就得拱手相让。

    就算她干不下去,坐蜡了,硬要撑着干,贪权不让,老太太、太太也会逼她交给你做。”

    熙凤冷笑:

    “刚才在珠哥儿屋里,我说要将家务交给珠哥儿,他们俩都让我继续干着,这又是什么意思?”

    贾琏一脸疑惑,起身踱步:

    “哦,还有这回事?这就奇怪了,呃,怕不是缓兵之计吧。”

    熙凤一惊,急急问道:

    “什么叫缓兵之计?”

    贾琏说道:

    “珠哥儿病情痊愈,肯定是要参加会试,博取功名的,他哪来的精力,去治家管事?

    珠大嫂子性格柔糯,一个人肯定挑不起这付担子,所以珠哥儿选择先让你继续干着,等他腾出手的时候,自然会收回去,这便是缓兵之计。”

    熙凤蹙眉说:

    “我的想法和你一样,倘若珠哥儿真是这样想,还不如一次交接清楚,一来显得我们不大度;二来静观其变,伺机复出,然后坐等乱局出现。”

    贾琏一边踱步,一边说:

    “没错,珠哥儿要用缓兵之计,咱们不如主动请辞。

    但是,怕就怕珠哥儿一心专注仕途,就像政老爷一样,不想涉足俗务。

    你这么一辞,反倒给了珠大嫂子机会。”

    熙凤不耐烦说:

    “你别走来走去好不好,晃得人眼花,坐下说话不好吗?”

    贾琏结束踱步,坐回椅子上。

    熙凤起身说道:

    “珠哥儿让我继续掌管家务,是缓兵之计,还是真情实意,我们必须搞清楚。”

    贾琏仰头看着站得笔直的熙凤,问道:

    “珠哥儿脑袋,在他脖颈上长着,他怎么想,我们怎么能搞清楚?

    我倒觉得,不如顺其自然,他让你干着,你就先继续干着,干一天,得一天的实惠,走一步看一步,看他怎么出牌。”

    ———新书起航,求收求票求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