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我是贾珠 » 第24章 投靠大宦官

第24章 投靠大宦官

    贾赦没有想到,贾雨村穷成这样。

    这这个穷酸样儿,还有胆量搞攀附?

    奶奶的,老子和夏公公是有交情,可人家夏公公,又不是搞慈善的。

    人家夏公公每年春闱,都要网罗几个才子,成为自己的羽翼,倒是不假。

    可人家夏公公也得顺便收割一茬银两不是?

    眼前这位举子,看起来蛮有才,只是穷得冒烟。

    他要是连一百两银子都拿不出,夏公公开恩与否,就很难说了。

    贾赦捻须沉吟片刻,心中有了打算。

    缺钱的穷儒,倒是很容易笼络。

    不如放他一笔银贷,等到他春闱得中贡士,有了官做,不愁他还不上银子。

    贾赦的苦瓜脸,渐渐缓和下来,说道:

    “这样吧,我先给你垫付二百两,你拿去给自己置办一下行头,进进出出也有个气派,然后再拿一百两银子,去孝敬夏公公吧。”

    贾雨村双眼发亮,感动得心潮澎湃,浑身战栗。

    这赦老爷简直就是自己的救命稻草啊!

    贾雨村虽然很激动,但也从贾赦的慷慨中,看出自己的价值所在。

    进士及第,意味着乌纱帽尽收囊中。

    就算做个七品知县,十万雪花银,也是随随便便就来了。

    贾雨村按捺住心中激动,这次再未跪倒在贾赦座前,只是鞠躬作揖,朗声道:

    “伯父如再造父母,小侄感激不尽,此番如若进士及第,伯父知遇之恩,必当必当厚报。”

    贾赦故作豪迈,一挥手说:

    “贤侄有此感恩之心,老夫知足了,还说什么厚报不厚报的,这就生分了。”

    贾赦喊栓儿进来,让他拿着对牌,带贾雨村去账房领二百两银子。

    贾雨村心脏砰砰直跳,临出门,强自镇静心情,面色从容,朝贾赦微微躬身作揖,一副并不在意贾赦二百两银子的样子,再次饰演一回装×犯。

    上一回演装×犯,还是甄士隐给他银子那次。

    贾赦也不是瞎子,心中咯噔一下,似有些悔意,却也无奈了。

    贾雨村怀揣二百两银票,走出黑油大门,心中吟哦着自己所撰名句,激励自己:

    玉在匮中求善价,

    钗于奁内待时飞。

    他知道一旦博得秉笔太监夏守忠赏识,自己的仕途大门就敞开了。

    贾赦算个屌!

    待到老子鲲鹏展翅之时,非叫这老儿还回来今日的跪拜!

    ……

    翰博阁是本朝皇家藏书圣地。

    平息贾琏、王熙凤夫妇作妖后,贾珠为自己赢得大块时间,每天都来瀚博书院,阅览四书五经的各种著述,准备即将开始的春闱。

    瀚博书院搜罗到天下所有书籍,包括皇家认为的禁书,在这里可以接触到这个时代的各种信息,对春闱备考,大有裨益。

    岳父李守中担任国子监祭酒,与瀚博书院首席关系甚好,贾珠得以每天到瀚博书院,阅读各种典籍。

    他前世是985院校的毕业生,加之看过几本有关科举考试的书,对备考技巧,颇有心得。

    科举考试虽然体系不同于高考,但复习方法,大同小异。

    贾珠着重阅读儒家经典注疏,对科举考试的内容,有了一个全面的认知。

    最为惊奇的是,他博览浩瀚经典,竟然会过目不忘,这是穿越带给他的超级福利。

    古人的科举,无非是在引经据典的圈子里打转,以此证明皇帝认可的道理。

    对判卷的大多数鸿儒们来讲,文采只是细枝末节,引经据典才是能耐的体现。

    贾珠过目不忘的能力,让他的头脑成为一个典籍图书馆。

    贾珠每天准时来到瀚博书院阅读,引起瀚博书院后堂一个书籍整理员的注意。

    此人便是贾雨村。

    那日从贾赦府上的黑油大门出来,贾雨村雇了一辆马车,直奔夏守忠的外宅。

    当日并非修沐日,夏守忠偏偏就在外宅歇着,没有进宫。

    贾雨村一咬牙,名帖和贾赦信札,以及二百两银票,悉数呈上。

    夏守忠看了贾赦的信札、二百两银票,以及贾雨村名帖,便抽空见了雨村。

    夏守忠与贾雨村叙谈一番。

    他见贾雨村虽然敝巾旧服,颇为贫窘,却生得面阔口方,直鼻权腮,腰圆背厚,剑眉星眼中,透着一缕狡黠和精明。天生一副做官的模样。

    夏守忠当下决定,收贾雨村为门生,答应为他的春闱名次,疏通一番,并安排贾雨村在瀚博书院做事,有机会接触春闱秘籍。

    这天,贾雨村将修补好的书籍,送到前堂的藏书架上。

    前堂管理借阅的张如圭,看见其中一本书,眼睛一亮,说道:

    “这本书不必上架了,贾公子昨日正好要借阅这本书,回头我交给他就好。”

    贾雨村听到“贾公子”三个字,心头一跳。

    瀚博书院是皇家藏书之地,京师贾氏一族,有能力进入瀚博书院阅读,称得上公子的人,也只有宁荣两府的人了。

    这贾公子,莫非是贾珠?

    贾雨村听冷子兴说过,宁荣两府,好读书的人,也只有贾珠一人。

    “如圭兄,你所说贾公子,可是荣国府贾珠贾渊生?”

    张如圭瞥一眼这位入职才三天的图书修补人,垂眸淡淡说道:

    “去干你的事,别在这里问东问西。”

    张如圭出身官宦之家,也是中举之人,凭着关系,在瀚博书院兼职,目的也是为了春闱备考。

    这几天,张如圭在办理借书还书时,结识了贾珠。

    荣国府的珠大爷,自带光环,家世显赫,张如圭结识贾珠,自然不想让贾雨村分享这份人脉。

    贾雨村在张如圭面前打听贾公子碰壁,只好忍气吞声,默默退回后堂,坐在条桌前,继续用浆糊、针线,修补残缺的书卷。

    瀚博书院闭馆,后堂的人要从后门出入,前堂的人要从前门出入。

    前后堂的大门,完全在两条街上,后堂出入之人,根本没法见到前堂出入之人。

    贾雨村思谋片刻,闭馆前半个时辰,请了假,从后门出去,绕道来到瀚博书院前门,在对面一家酒肆临街窗前坐下,要了一壶烧酒,一碟茴香豆,慢饮细酌,注视着瀚博书院大门。

    瀚博书院闭馆,阅读者必须清场。

    张如圭所说的贾公子,是不是贾珠,便一目了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