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我是贾珠 » 第26章 混账真混账

第26章 混账真混账

    张如圭与贾雨村喝了一顿酒,失口说出贾珠到石渠阁读书一事。

    贾雨村获知此事,在酒桌上,嘴脸说变就变。

    张如圭虽喝得半醉,却立刻意识到贾雨村,很有可能在此事上做文章。

    贾雨村如果将贾珠之事捅上去,贾家、府监和他自己,都没有好果子吃。

    张如圭悔之莫及,夜里回到家中,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他思来想去,心慌意乱,深怕贾雨村将此事告发请赏,于是不顾天黑路远,雇了一辆马车直奔府监舒略家中。

    舒略见自己手下星夜造访,知道必有要事,便在书房接见了张如圭。

    张如圭将昨日酒肆失言之事,向府监坦白清楚,跪地请罪。

    舒略勃然大怒,气得在书房快速踱步,嘴里骂个不休:

    “混账,你这混账,真混账,真是混账东西!”

    舒略是个老学究,气得破口大骂,可惜骂人词汇积累不多,杀伤力有限。

    张如圭心惊胆颤说道:

    “门生知道这事非同小可,所以不敢隐瞒。”

    舒略怒道:

    “早知如此,为啥还要灌黄汤?听着,不要再和贾雨村提说此事,就当这事情没有发生。”

    张如圭一时不明究竟,又不敢多问,只能连连点头。

    舒略怒气冲冲说:

    “混账,真是十足的混账,滚!”

    张如圭只能诺诺退出。

    舒略后背发凉,在屋子里来回踱步。

    朝中传说,夏公公和贾家很有隔阂。

    贾雨村是夏公公推荐的人,焉知他不是夏公公的耳目眼线?

    贾雨村把贾珠来石渠阁读书之事,告诉夏公公,等于把贾家置于悬崖之上了。

    舒略是荣国府贾代善的门生,贾家对他有提携之恩。

    夏公公如果拿这件事对贾家开刀,他又如何对得起逝去的贾代善?

    舒略异常烦躁,心乱如麻,喊来心腹小厮:

    “石渠阁新来的那个贾雨村,你还记得?”

    小厮十分肯定说道:

    “记得,就是夏公公推过来的那个中年男子。”

    这个小厮是舒略的贴身随从,舒略办公办私,他都伴随左右,替舒略打探各种消息。

    石渠阁内部人员的背景、人脉,这个小厮都替舒略摸得一清二楚。

    舒略迟疑一下,说道:

    “你别睡觉了,摸清楚那个贾雨村现在何处,一直盯着他。”

    小厮点点头,一语不发去了。

    此人结交广泛,消息灵通,三教九流,市井贩夫走卒,皆是朋友。

    次日,天刚亮,小厮回到舒略府中,将贾雨村昨晚的行踪,报告的一清二楚。

    舒略听了,一言不发,上了马车,直奔石渠阁。

    这位小厮一夜未眠,仍然精神抖擞,跟随马车,陪伴舒略进了石渠阁。

    这一天,是贾珠在石渠阁的最后一天。

    贾珠黎明即起,洗漱之后,已经早读半个时辰。

    这几天夜以继日的苦读,他的大脑有赖过目不忘的超凡记忆力,吸纳了红楼时空相关典籍,对科举文章的构思、入笔、润色,也已经掌握的十分熟稔。

    他觉得通过会试,应该不成问题。

    贾珠准备今日在石渠阁再读几本书,下午太阳落山前,便要赶回自己家,休整一下。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有人在门外有节奏敲了三下门。

    贾珠打开屋门,石渠阁府监舒略,推门进来。

    贾珠很是意外。

    平日送茶饭、打扫卫生,都是一个名叫张如圭的年轻人,舒略从未亲自登门。

    贾珠赶紧躬身作揖:

    “贾珠见过世伯。”

    舒略与贾家渊源深厚,经常去荣国府走动,贾珠对舒略极为恭敬。

    舒略匆忙摆摆手气喘吁吁说道:

    “免礼,世侄赶紧收拾一下东西,速速离开这里。”

    贾珠一愣,感觉有些奇怪。

    今日虽然是他离开石渠阁的日子,但当时说好,是在石渠阁闭门后,傍晚趁着夜色离开。

    现在正是石渠阁开馆之时,各色人等,来来往往,并不是离开的最好时间。

    舒略不等贾珠说话,急匆匆说道:

    “贤侄快走,有人知道你进入石渠阁了。”

    贾珠马上明白舒略神色焦虑的原因。

    舒略亲自登门告知此事,可见获知他在石渠阁读书的人,绝非善茬。

    贾珠点点头:

    “好的,我收拾一下,马上就走。”

    舒略点点头,心事重重叹口气:

    “告诉政老爷,今晚我去贵府,商议此事如何善后。”

    贾珠点点头。

    舒略转身欲走,贾珠在身后问道:

    “世伯,敢问谁走漏了消息?”

    舒略回答:

    “就是每天给你打杂的那个张如圭,唉,这小子平日看着很稳当,没想到喝了几碗黄汤,就把你来这里读书的事,给捅出去了。”

    贾珠问道:

    “谁知道这个消息?”

    “目前就贾雨村一人知道。”

    贾珠一惊。

    贾雨村?

    怎么又是这货?

    “这个贾雨村,可是进京赶考的那个穷儒?”

    “正是此人,前两日,他还去拜访过政老爷。”

    “此人怎么认识张如圭?”

    “夏公公举荐贾雨村来石渠阁做事,认识了张如圭,两人一起喝酒,贾雨村灌醉张如圭,那小子就说出了你在石渠阁读书的事。”

    贾珠深深吸口冷气:

    “嘶……”

    贾雨村果然不要脸,无孔不钻,竟然攀上了皇宫里的公公,也是醉了。

    贾珠想起那日泼墨毁扇之事。

    贾雨村知道这件事,断不会放过这绝好的报复良机。

    舒略摆摆手,又要出门。

    贾珠问道:

    “世伯,此事如何应对才好?”

    舒略叹口气:

    “唉,一时还想不出好办法,我只担心,贾雨村要是将此事告知夏公公,我和你家老爷就摊上大事了。”

    贾珠颇为不解:

    “这次来石渠阁读书,我老爷告诫我不可声张,但听说世家子弟春闱备考,大都会来石渠阁攻读几天。”

    舒略苦着脸说:

    “这话倒也不假,每年会试前,总有几个世家子弟,来石渠阁攻读。

    按说这种现象,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但终究是违禁的,只不过民不告,官不究罢了。”

    贾珠道:

    “既然如此,世伯不必焦虑,这贾雨村,我找他谈谈,谅他不敢胡来。”

    舒略摇摇头:

    “贤侄有所不知,贾雨村是夏公公举荐的,夏公公与你家不睦,若他拿此搞事,只怕就凶多吉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