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尸临九天 » 第1章 石磨村

第1章 石磨村

    六月里。

    天气闷热的如同蒸笼一般,在太阳落山之后才稍微好转几分。

    夜色开始降临,一座小村庄渐渐隐入黑幕之中。

    “石磨村。”

    或许是因为临近小河石头巨多,而村里又不缺石器而得名,也不知祖先何时搬来此地,村落背靠一座大山,人们依靠梯田耕种而生。

    月光初现,村民们早已吃过晚饭开始歇息,一切显得无比安宁平静,不过村庄的寂静被不时传来的几道狗叫声所打破。

    此刻村外一段崎岖的山路上突然有两盏灯光亮起,同时伴随着一阵“突、突、突”的声响传来。

    等靠近之后才发现是一辆“四轮拖拉机”正在缓慢行驶。

    这物件在方圆百里可算是稀罕物,能在那个年代买得起这玩意的可不是一般人。

    放眼附近几个村庄,估计有不少人都没见过这东西。

    眼见车辆已经爬上了山坡,拖拉机驾驶员左手在腿边拨弄了一下,将一根挡杆挂入了高速挡。

    随后右手伸入裆部正中,握住中间的一根挡杆猛的向前一推。

    二档变五档,如同老牛变野马,拖拉机的速度立刻提升了不少。

    随着一脚油门的踩下,拖拉机猛的一窜,似乎也有了那么一丝的推背感。

    “嘭、嘭、嘭...”

    车头前方竖立的烟筒黑烟直冒,发动机如同老头推完车一般,半天才喘过气来。

    山路“坑坑洼洼”不像柏油路那般平坦,拖拉机后方拽着的车厢跳动不已,就连前面的驾驶员也是被颠的“一上一下”。

    “这山路还真是难走,老子屁股都快颠麻了。”

    驾驶员不满的嘟囔了几句,这拖拉机还是自己从外地购买,开了三天三夜才到达这里。

    眼见即将进村,驾驶车辆那位左手撩了一下眼前垂落的头发,露出了一副漆黑的蛤蟆镜。

    随后右手伸入双腿中央又是拨弄了一下,拖拉机速度立刻降了下来,但是油门却加大了不少。

    “进入村里速度可以不快,但是声音一定要大。”

    在八十年代,西北的农村还没有通电,平时就连油灯都舍不得点上一会。

    天黑之后大家都是早早的开始睡觉,要么开始造人计划,这也就导致家家户户基本都有四五个孩子。

    拖拉机进村之后开始绕起了圈,早已歇息的村民顿时被惊醒过来,大家还是第一次听见这种声音,许多人翻起身竖着耳朵开始倾听。

    “这难道是鬼子进村了不成。”

    不一会渐行渐远的声音又传了过来,听着像是在村里又转悠了一圈。

    直到第三次之后,不少人开始按耐不住,穿好衣服准备外出察看。

    半晌后,村民们跟随着声音聚集在了一起,也就是我大叔家门前...

    我叫“肖迁”,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我的二叔,记得那年我才四岁左右,时间太久记忆有点模糊。

    太爷爷在我小的时候还健在,那时身体还算比较硬朗,总共有五个子女,我爷爷排行老大,还有两位姑奶奶以及二爷和三爷。

    姑奶奶由于出嫁在远方,相隔太远导致我几乎没见过几次,模样大都记不真切,我爷爷同样有三个儿子,我爸爸排行老三,还有我大叔以及刚刚开着拖拉机回来的二叔。

    我们整个家族算是人丁兴旺,不过以前村里基本大都如此,家家户户都有不少子孙。

    但是多一人就多一张嘴,在那个年代吃顿饱饭几乎就是奢望,生的孩子多能活下来的却是极少。

    在二叔回来的那天,我们整个大家庭已经分家好几年了,爷爷则留在了大叔家里。

    拖拉机的声音在我脑海中印象深刻,那晚已经熟睡的我也被吵醒,看着父母出门前去察看,忍耐不住的我也跟了出去。

    穿上那条不知流传了多少代的裤子,几乎可以用破布来形容,前后通透无比凉快。

    等我出门时已经有不少人围在了大叔家门前,我凑上前后第一次见到了奶奶口中经常挂念的二叔。

    “肖二。”

    以前的人取名字都比较随意,好像有过一种说法,姓名普通一点比较好养活。

    于是村里有了很多有趣的名字,比如“二喜、三顺、六贵、九乐...”

    此刻的二叔上身穿着一件皮夹克,裤子则是当时最流行的喇叭裤,站在那里偶尔还会伸手拍一下脚上穿着的皮鞋,似乎上面有着不少的尘土。

    就算是此景,戴着的那副蛤蟆镜还是没有摘下来,也不知道大晚上能不能看的清。

    就身上穿着的这幅行头而言,毫不夸张的说。

    “在当时简直就是村里最靓的仔。”

    要知道当时不少人都是没有一件完整的衣物。

    比如,“此刻露着屁股蛋的我。”

    月光下,不少村民绕来绕去,围着拖拉机惊奇不已。

    二叔也是一只手提着车钥匙在那讲解,“眉飞色舞、神采飞扬。”

    那天众人一直围到很晚才散去,我当时也是兴奋的难以入睡,第二天很早就起床穿衣,等我出门时已经有不少人围在了拖拉机跟前。

    看到我过来之后,栓在车厢后面的一只土狗摇晃着尾巴,似乎也非常激动。

    这应该是爷爷昨晚拴在后面用来看护车辆,全身黑不溜秋的是一条纯黑狗,名叫“黑虎。”

    “有传说黑狗可以辟邪,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我上前后绕着拖拉机转了几圈,也是摸这摸那好奇不已,毕竟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玩意。

    天色渐渐大亮起来,几乎全村的人都被吸引了过来。

    刚起床出门的二叔也是掏出几包香烟开始分发。

    众人看着手里的稀罕物半天都舍不得点燃,平日里都是抽着自家种的烟草,那里吸过这种高档货。

    狗蛋的父亲点燃后猛抽了两口,随后开始询问起来:

    “老二这是在哪发的财,几年不见混的风生水起啊!”

    众人听后都是一阵附和,一位老头更是说道:“我打小就看这小子跟人不一样,机灵着呢。”

    “这些都是毛毛雨,敢打敢拼没有发不了的财,最主要的还是有胆量、靠头脑。”

    二叔撩了一下头发,拍了拍拖拉机毫不客气的说道,随后大手一挥“我来带大家兜兜风,想坐的都上车”。

    听后我是第一个爬了上去,站在车厢围栏上面兴奋不已,其余的众人开始争先恐后的往上挤。

    片刻后二叔提着“车钥匙”走了出来,在左手按住减压后,右手握住塞入洞口的铁棍开始摇动起来。

    此刻披散的头发随着节奏跳动不已,脸上的表情似乎有点狰狞。

    在转动了几圈后猛然松开左手,结果拖拉机“吭哧”了两声没了动静。

    围观的众人都是目不转睛的盯着,好奇不已。

    紧接着二叔朝双手吐了一口唾沫,搓动了几下之后继续开始摇动起来。

    这次似乎用出了吃奶的劲,蛤蟆镜都被晃落在了地面上,在摇动几圈后总算启动成功。

    烟筒冒出的黑烟看的众人惊奇不已,有几个甚至上前闻了一下。

    “似乎味道还算可以,比起老烟枪稍微有点上头。”

    随后二叔带着一车人在村里溜达起来,不少小孩挤不上去,在拖拉机后面狂追不舍。

    我站在围栏上面看着后方追赶的小伙伴,似乎他们几个在大喊着什么。

    探头看向侧边,只见“黑虎”被拽在后面呲牙咧嘴,已经跟着跑了一路。

    它是我太爷爷不知从哪带来的,已经有好多年了,挺有灵性的,是一条好狗。

    拖拉机带着众人绕了几圈后大家才慢慢散去,此时正值农忙时节,地里有不少活要干。

    等拖拉机停到家门口时“黑虎”已经累的瘫软在地,此时正在吐着舌头长喘粗气。

    到了晚上,已经分家的叔伯们聚集在了大叔家,此次二叔带了不少好东西回来。

    以其中的一袋白面最为馋人,平日里哪能吃到这种好东西,能够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这也是我第一次吃到白面馒头,那种味道永远都不会忘记。

    当晚爷爷坐在土炕正中抽着一杆烟枪,其他人挤在屋里听着二叔讲述自己的经历。

    我当时只顾着吃,没有注意听二叔都讲了些什么,反正这次在村里算是风光无限出尽了风头。

    二叔至今未婚,说亲的人最近几乎踏破了门槛。

    在以前一担萝卜都可以换取一个媳妇,反正家里有口饭吃就不会打光棍,更别说有了拖拉机的二叔。

    当时村里几乎没有一位单身汉,除了住在村东头的顺子。

    以前他家算是正儿八经的地主,只是后来出了一些变故,如今家里只剩下了顺子一人。

    早年听说去其他地方讨过饭,不知怎么的又回到了村里,平日住在一座破窑里边,靠着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过活,不然早已饿死。

    白日里也曾站在远处观望,上身披着一件满是破洞的单衣,一根红绳绑在腰间,腿上套着的两块破布勉强可以被称为“裤子。”

    其实像这般的人不算少,也都是可怜人。

    不过比起一些流浪讨饭的人来说要好上那么一点点,至少有一个名义上的栖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