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回到过去成首富 » 第二十九章 南山啤酒

第二十九章 南山啤酒

    当罗松成为了这个开元视线聚焦地中心之后,这里的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

    县里主管的副县长,和罗松多位干部,天天守在农机厂,给工人做动员,沟通,交心。讲解乡镇的政策,讲述超越改制的好处,和农机厂的未来。

    农机厂和超越并不一样,四建改制,只是改了身份,农机厂却是翻天覆地地变化。

    从一家生产配件和小型农具的机械加工厂,摇身一变,成了啤酒厂。

    虽然大部分职工留下了,但是,留下后还都是迷茫的,他们都见过啤酒,大部分也喝过,但是,怎么制造,却是完全不了解。

    这才是需要大量工作人员介入的真正原因。

    或许酒厂比农机厂更有前景,但是,他们这辈子没有接触过啊。

    一个提前被清空的厂房里,摆放了大量桌椅。

    签约仪式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举办的,这也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后期宣传。

    当张越和罗松镇代表张存涛分别签字之后,现场响起一片掌声。

    张越站起身,面对着镜头,说道:

    “南山啤酒,正式成立。”

    随后的县城,闪光灯,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开元的第一家外资企业,正式入驻。

    随后,农机厂的现场变得瞬间忙碌了起来。

    给所有的职工分发去年欠下的工资,给留下的工人开始准备新的合同,作为一家正规外企,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确定工人身份,确定级别,确定金额。

    然后,一个个签字确认。

    “张总,今天开始,沃德古堡,算是正式落户了。”任伟峰在边上感慨地说着。

    从得知消息,到开始准备,开元和罗松上上下下忙碌了一段时间,到今天,可以告一段落了。

    只有尘埃落定地那一刻,他们的心才能稍稍放下,接下来的路,就得靠南山啤酒自己走了。

    “是啊,总算忙完了。”张存涛是其中最为忙碌的一位,毕竟农机厂是镇属集体企业,所有的后续,都需要他们镇里来沟通协调。

    大量的心理疏通,还好张越足够大气,暂时都留下了想留下的职工。

    除了部分大龄职工提前退休,少数职工走人。

    留下的还好,走人的更是需要一对一沟通协调。

    “辛苦张镇长了,”张越对他还真的是内心感激。工人处理,是他个人看来最头疼的事情,张存涛几乎将所有的难题都主动承担去,而他,只需要出钱解决后患。

    这是他最想要的做事方式。

    出钱,然后有人出力将事情办妥。

    更何况张存涛还不跟张越拿一分钱工资。

    “张镇长,你们都辛苦了,我能做的不多,晚上好好地喝一杯。”

    随后转头,看向身边的厂长唐亮,“通知一下分厂何旺生那边,晚上一起举办酒宴。”

    作为第一家外资企业,既然成立了,适当高调些也没人说啥。

    张越和一帮德国团队成员,加上各级干部,都需要去城关镇,县里早就在开元宾馆安排好了酒宴。

    而一厂二厂,所有的职工,他们则留在各自厂子里,现场举办。

    无非是多请一些厨师,多找一些帮工。

    而桌子椅子,各家各户都出一点,吃完一起打扫,就是了。

    农机厂的门口,招牌拿下,暂时挂上了南山啤酒有限公司的牌子。

    南山啤酒目前是张越这个外商个人独资的性质,至于之后,张越将会成立一家公司来控股南山啤酒,将其变为法人独资的企业。

    成立的公司,也会给张家其余人少许的股份,只参与分红,不参与管理。

    张知谦和王春兰站在农机厂门口,工人忙碌着换招牌。

    “集体开始,这里就变成我们家的了?”王春兰叹着气说道,她也是曾经的纺织厂的一员,当时纺织厂成为了王建江的个人企业,身份转变时依然还是相当难受的。

    所以,她既感同身受其他农机厂职工的情绪,又感慨,自家儿子的回来,给罗松带来了天翻地覆地变化。

    纺织厂还好,起码职工人数不多,但这可是农机厂,是和镇上村民最息息相关的一家企业,几十年来,早已融入了全镇的生活。

    曾经被人羡慕地企业,在这一刻突然地烟消云散。

    “总有这一步的,现在全国经济都不景气,听说很多大型企业都被改制了。”

    “也不知道一下子失去了生活来源的他们,怎么办。”王春兰也不是啥都不懂,起码从小道消息的角度,他们听说了很多企业改制,都是闹出了不少事端的。

    “能怎么办,自谋生路啊。”说起这个,张知谦也是极为无奈。

    张越的性格,是受到张知谦极大的影响的。

    张知谦骨子里刻着的理念,就是有着家族情怀地,后世因为有张越的存在,他的条件在兄弟姐妹里最好,他也会时不时地补贴他们。

    两夫妻是放下超越的事情,过来看看有啥能够帮忙的。

    见到父母的时候,张越也和身边的郭涛几人打了声招呼,走了过来。

    尤尔根也特地走了过来,和张越父母见面。

    双方之间都知道对方的名字,却没有从来碰面过。

    “爸,妈。”

    “爸,你牵个头,以张家村集体的名义,成立一家包装厂,给爷爷一笔钱,让他占部分股份。”作为啤酒厂的附属企业,这家厂子依靠南山啤酒,就可以活得下去。

    张越作为德国人,自然是没资格成立这个集体企业的,

    这是张越为村里做的最后一次无偿贡献,以后,就要靠他们自己了。

    “包装箱厂?”王春兰有些疑惑地问着,“就是纸板箱厂是吧?”

    “是的,前期可以暂时租用里面的空余厂房,后面发展壮大了,肯定要搬出去。”

    “嗯,”张知谦点了点头,只要酒厂一切顺利,纸板箱厂的活肯定是源源不断地。

    “等会忙完,我还要去城关镇,那边还有正式的酒宴,家里这边,就交给爸妈了。”厂里的酒宴,要求不多,只要大鱼大肉地供着,大伙都能吃的开心。

    所以,只要有人稍微盯着,整体负责下就行。

    “你去忙你的就行,这点小事,我看着就好。”以前的四建,虽然没有年夜饭的说法,但是偶尔一两年效益不错,就是在生活区一字排开,搞的聚餐。

    对张知谦来说,无非就是规模更大了些,人更多了而已。

    在南山啤酒的事情忙的差不多之后,张越一行又匆匆忙忙地来到了城关镇。

    此时的可以宾馆里,早已进行了一番布置,等着南山啤酒一行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