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教朱标造反,老朱乐疯了? » 第19章、逆子,都是你的锅!

第19章、逆子,都是你的锅!

    轰!

    此刻,赵澈的话,直接宛如一道惊雷一般……

    在朱元璋,朱标二人头顶上猛的炸响!

    让二人瞬间安静了下来,甚至身躯都有些颤抖。

    大明,亡了?!

    还开不开心?

    开心个鬼啊!

    别说他们了,

    就是一直听不懂,不参与其中的毛骧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都下意识的抖了一下。

    他敬畏的瞅了一眼赵澈,眼神是说不清的感叹,因为此人太过于大胆了,说出的话放在别人口中……

    那都是要砍头,诛九族的死罪!

    可唯独到了赵澈这儿,

    他不仅没有任何事情,甚至嘴里一天天的没个八百遍咒大明的话,那都让人觉得不习惯!

    无他,唯造反尔!

    同时,

    老朱这边眼眸惊愕之后,心底里亦是止不住的慌乱。

    “怎会如此?!”

    他不禁下意识的呐喊起来,哪怕他不喜商业,哪怕他打压商业,可是如今不是很正常嘛?!

    大明不是一切都在蒸蒸日上吗!

    怎么,

    大明必亡,这不是他想要的剧本啊!

    “不对啊!”

    朱标思维更是敏捷,他察觉出了不对,忙追问道:“赵兄,你先前不是说过大明共计传承十六帝,大约二百七十六年吗,如今怎么又变成了不到两百年,大明灭亡了?”

    老朱一听,立马耳朵竖了起来。

    没错!

    这不是明显的时间对不上吗,他们狐疑,纷纷望去。

    而赵澈倒是丝毫不慌,慢悠悠道:“标兄好记性,大明确实一共传承那么久,不过我刚刚所说的两百年大明灭亡也是事实,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有人在中间变法,增长了大明的寿命而已。”

    老朱眼睛一亮,忙问道:“谁?!”

    “张居正,万历年间的首辅,在他执政期间,整个大明已经到了积重难返,不破而后立就必然灭亡的地步了,所以他实施了一系列变法,比如考成法,清丈土地等一条鞭法,才让大明继续传承下去,后世称他为大明续命五十年。”

    “不过,啧啧啧,可惜……”

    赵澈突然间摇了摇头。

    而朱元璋,朱标本来听到张居正这个名字所作所为的时候,当即心里就叫好了起来。

    果然,后世还是有能人在的。

    他们也默默的把考成法,一条鞭法也记了下来,虽然还不知道这到底是个啥,但是后面还可以问嘛!

    可后面,

    赵澈突然摇头,让他们不解,疑惑道:“可惜什么?”

    赵澈冷笑道:“可惜张居正为大明效力一辈子,为大明续命了五十年又如何,死后还不是被万历帝清算,剥夺了他生前所有荣誉不说,跟他有关的所有官员全部被杀,而他自己都差点被开馆鞭尸!”

    “啧啧啧,你们瞅瞅?老朱家还是人吗?这万历帝跟朱屠夫有什么两样,一个货色好不好,用完了人家就把人家甩了,臭不要脸!!”

    面前,

    朱元璋听的迅速的脸色涨红,只想此刻抽死这个万历帝,想弄死他。

    可在赵澈面前他欲言又止,不知道如何解释。

    于是,

    “啪!”

    一巴掌直接抽在了朱标的脑门上,朱元璋怒斥不争道:“逆子!”

    老朱在心里呐喊,都怪你,都是你的锅!

    那万历帝,崇祯帝,不都是你的后代么!

    这不是你的责任是谁?!

    而朱标:“???”

    什么鬼!

    他好委屈,他啥也没干,怎么莫名其妙的又挨了一巴掌?!

    关键是,他能懂朱元璋的心思。

    可问题是,

    这些人不踏马也是你的后人吗,你光冲我一个人发火算什么,你咋不想想你自己,你是祖宗好不好!

    可恶!!

    赵澈也很懵,这一巴掌是什么情况?他疑惑:“伯父,这是为何?”

    老朱嘴角一抽,解释道:“没事,一激动就打孩子,习惯了。”

    “伯父,这可不好,标兄如今已经长大了。”

    “是是是,咱注意,咱后面不会打了,赵大人,咱们还是继续说说刚刚那个话题吧?”

    “什么话题?”

    “就是,大明如今的经济问题。”

    “噢,简单的很,这样,我给伯父,标兄你们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赵澈润了润嗓子,接着开口道:“如今大明初立,朱屠夫立下了士农工商的阶级,其中商业遭遇打压,变成了人见人骂的贱籍,经济活跃带不起来。”

    “而因为大明本身就是农耕时代,大明的整体经济税收,靠的天下的田税。农,天下之本,这个可以理解吧?!”

    老朱,朱标闻言点头,自然明白。

    可不等他们开口,赵澈又继续道:“本质上朱屠夫重农这点没问题,毕竟现在大明最重要的财富来源,便是土地。”

    “而且,因为如今大明人少地多,人均可耕种土地较多,很合理。”

    “但你们想一想,这是因为一个朝廷刚刚建立,才特有的特征而已,所谓唐,宋,皆是如此。可是后期随着时间流逝,大明的人口必将会越来越多,当人口多到一定地步,人均耕地将会迅速减少。”

    “当人口多到一定数量,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呢?”

    “人越来越多!人均耕地却越来越少!”

    “而将会有大量百姓,无地可耕,为了活命,只能想尽各种办法,挣一口口粮。”

    “而这些百姓能做什么呢?无非就是经商、做手工、当服务者等……”

    “乃至是,大量走投无路的百姓,只能卖身为奴为仆,任人驱使、毫无尊严!”

    所谓土地兼并,便是一步步如此。

    不过这些,

    哪怕赵澈不说,老朱朱标他们也是知道的,毕竟历朝历代都有这个问题。

    “赵兄,这些我们明白……”

    朱标认真的听着,眉头微微皱了起来,眼中闪烁:“且,这些都是千年顽疾,也并非大明一家是如此……”

    理确实是这个理。

    “可历朝历代,如此打压商业的,唯独只有大明一家啊。”

    然而赵澈闻言之后,脸上却是浮现出了一丝诡异笑容。

    他摊摊手,开口道:“商业走不通,农田又没有,你想一下,百姓该怎么活下去?!”

    “他们的路,在哪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