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教朱标造反,老朱乐疯了? » 第57章、起不来!真的起不来!

第57章、起不来!真的起不来!

    然而面对朱元璋之言,刘伯温却是微微皱眉。

    很明显,哪怕是聪明如他,却也有些不愿意相信朱元璋所说的事实。

    “陛下,怎么会如此呢?昨日之时,那赵澈言辞恳切;且我昨日看这宁悬县,秩序井然,繁华异常,便是比之应天亦不遑多让。”

    “如此短的时间,他能将治下的宁悬县从一个临海贫弱之县,变成如今的繁华之所;必是勤于政事,又如何会是懒惰之人呢?”

    朱元璋咂吧着嘴。

    看着面前的刘伯温,就像是看到了那天的自己。

    “陛下,今臣思之,此事宜早不宜迟,宜从速而不可从缓啊。”

    朱元璋挑了挑眉。

    得,又是一个不见黄河心不死的主。

    不过朱元璋也知道,实在是赵澈那先入为主的形象实在是太过唬人了。

    一个身怀大才的后世之人,但谁又能知道,他本质上却是一个惫懒成性的市井无赖呢?

    朱元璋倒是无所谓。

    毕竟新朝廷的组建,同样也是他心之所系。能早一点时间建成,他便少一丝顾虑。

    不多时,朱元璋便是换上了衣服。

    连带着将朱标从房间里直接揪了出来,三人随同一起前往赵澈的府邸。

    至于马皇后和朱英娆,毕竟时候还早,朱元璋一行也就没有带上她们两人。

    不久之后。

    踌躇满志的刘伯温跟上了欲言又止的朱氏父子,就已经赶到了政务大厅的后院。

    很快。

    熟悉的老管家,脸上带着熟悉的歉意解释道:“三位老爷,实在是不好意思。你们来得也太早了,大人他又没有起来。”

    刘伯温:“(⊙ˍ⊙)?”

    朱元璋、朱标:“╮(╯▽╰)╭”

    刘伯温整个人都不好了。

    平日里在应天上朝的时候,这个点他们都已经聚集在紫禁城准备点卯了。

    都这个点了,赵澈居然还没有起来!?

    神色有些尴尬的望向一旁。

    他刘伯温运筹帷幄,为朱元璋决胜千里之外,夺得天下,几乎算得上是算无遗策了。

    没有想到,如今却在一件小事之上,栽了跟头。

    一旁,朱元璋挑着眉头,调笑道:“我早说了,这小子懒惰成风,老刘你还非不信。”

    这边。

    老管家依旧是在赔笑着劝说道:“三位老爷还是再回去休息吧,等大人醒了,小人再去知会三位也不迟。”

    刘伯温看着逐渐初升隐隐露出霞光的太阳,试探性的问道:“都快要卯时了,说不定赵大人也该醒了。”

    “不然……我们就再等上一……”

    话音未落。

    “等!?等个屁!”

    “要等你等,咱可不陪你在这儿浪费时间。”

    “这小子,每日都要睡到午时不可,你愿意等你一人等他便是。”

    刘伯温瞬间傻眼了。

    “午时?”

    “这……”

    朱元璋撇了撇嘴,这才哪到哪儿呢。

    “那小子可是说了,在他们后世,想他那样年纪的年轻人,睡到午时?那不过只是寻常,便是末时才醒,也是大有人在。”

    一瞬间。

    刘伯温只感觉心里某样东西跟镜子一样的破裂了

    昨日初见得赵澈的时候。

    虽然感觉赵澈的性格古怪了些,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离经叛道。

    但是刘伯温并未在意。

    毕竟这身负大才之人,有所怪癖,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昨日在赵澈的影响之下,他所以为的后世,乃是人人如龙。

    像赵澈这样的青年人,也必定是朝气蓬勃,不惧艰辛,勤学苦练。

    否则,又怎么会弄出像核弹、航空母舰那样夺天地之造化的神物?

    但如今再一见……

    配合着朱元璋的言语,让这位智谋无双的刘伯温,第一次开始怀疑起了人生。

    “青年人当如初升旭日,朝气蓬勃。正在兴旺之时,怎可松散懈怠!?”

    当下,刘伯温便是望向老管家,是匆匆道:“此刻正是成就丰功伟业之时,时不我待失不再来,还请老丈禀告赵大人,以正业为重啊!”

    独剩下一旁的老管家,一脸的尴尬。

    正欲解释些什么。

    洗漱完毕的赵澈满面春风,便是匆匆而来:“英娆妹妹……为兄昨日疲于处理要务,起得迟了一些,有失远迎,还请妹妹……”

    话说到一半。

    看着站在门外的三个男人,东瞧西看了半天,也并没有发现朱英娆的身影。

    所以,赵澈脸上的笑容瞬间垮掉,整个人仿佛被抽干了精气神。

    打了个呵欠,赵澈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坏了,起猛了,都出现幻觉了;这才什么时辰,赶紧回去再补补觉去。”

    说完。

    赵澈就要关上大门。

    刘伯温眼疾手快,连忙是挡住了大门。

    而这边,朱元璋满脸不善的看着面前的赵澈,像极了一个护崽的老母鸡。

    “大人对小女,还真是念念不忘呢……”

    赵澈打了个哈哈,一面打开大门,一面将朱元璋等人迎了进来。

    同时,还不忘打了个哈哈:“瞧伯父这话说得,我不过就开个玩笑而已,不必当真,不必当真。”

    很明显。

    朱元璋听了这话,就更当真了。

    尤其是这边赵澈还不忘旁敲侧击的打听:“伯父啊,这英娆妹妹为何未来啊?”

    “不会,不会是还没有起床吧?这你可不能惯着他,年轻人嘛就该多出来走动。也不要再抱着你们那迂腐陈旧的大家闺秀的观念,什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那都是封建,都是糟粕!在我们那里……”

    终于。

    忍受了一路的轰炸。

    朱元璋终于是找准了时机,当即打断了赵澈的施法:“大人,是时候把造反的事情,提上日程了。”

    “还有,那昨日的精盐……”

    在朱元璋的逼问下,赵澈却一直是悻悻的低头打着哈欠:“不急不急,我们再……”

    “大人!”

    一声呼喊。

    赵澈抬头,感受着朱元璋幽幽的目光,撇了撇嘴:“你们这是侵犯人权,强迫他人劳动,在我们那个年代,这可是犯罪……”

    很明显。

    赵澈的言语,并不能得到朱元璋三人的认可。

    看着一旁朱标和刘伯温,似乎要强行将他架起来的意思。

    赵澈无奈的叹息一声:“你们这是违背他人意愿……”

    话还没说完,便是被朱元璋几人强行的架出了院外。

    赵澈无奈之下,只能走进了政务大厅。

    一顿操作之后,把该交代的事情全部交代完。

    不过片刻。

    就在三人的不住催促下,直接踏上了前往盐厂的道路。

    一路上,刘伯温对于方才在政务大厅的所见所闻,依旧是念念有词。

    “具体事务,具体分工,相互合作,相互监督……”

    “妙啊!妙!若是地方县衙,都能以此方法处理公务,这治下岂不是……”

    听着刘伯温的话,朱元璋的眼睛里也是滴溜溜的转。

    早在上次宁悬县一行之后,他便起了和刘伯温一样的心思。

    但是啊,想起来是容易这做起来可是难上加难。

    到了这个时候,朱元璋才是明白,别说是和后世相比了。

    就是和赵澈的宁悬县比较,大明都还有相当长的一截路要走。

    当然,这也就更加坚定了朱元璋扶持新朝廷的决心。

    毕竟,既然旧的模式已经腐朽不坎,那便改换新天就是。

    一直以来,朱元璋也都是这么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