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妖明侦道团 » 第5章 道士的身份证

第5章 道士的身份证

    莱仁道院内院广场之中。

    师傅铺好度牒让到一旁,手抚拂尘沉默不语。

    赵无昌毫不客气,拉着赵家小姐凑到度牒前细细观看起来,“乖女儿你看,这度牒可是好东西!不仅可以免除你自己的田赋、徭役还有杂税,甚至还有你的师兄弟,你的徒子徒孙。只要是在修道期间,都可以免除徭役!这要是拿出去卖,等于一块小金箔!”

    赵家大小姐附和着点点头,根本没心思听赵无昌说了什么,有点神游天外心不在焉,但偶尔瞟向张小八的眼神出卖了她。

    没发现自己被盯上的张小八,在认认真真观察着度牒。

    三师兄虽大致讲解过道士度牒的相关知识,但实物他还是第一次看到。可能受限于这个时代的印刷技术,度牒尺寸巨大,以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就像在纸上罩了一个放大镜,字迹和印章均清晰可见。

    度牒所用的皮纸,实际上是一种比较精致的纸张,并不是张小八理解中用动物皮革做成的纸,有些微微发黄,可能是存放太久的原因。考虑到明代的皮革鞣制技术,纸张的保存期限确实比皮革要长。

    右半幅度牒上的字张小八都认识,但苦于没有标点无法断句,读了几遍都没读懂是什么意思。只觉得写得东西好多,有什么“仗八十”、“同罪”之类的描述,可能为了防止别人伪造,看起来挺吓人。

    左半幅度牒是一堆人的签章和礼部的朱印。若论仿造难度,礼部的大印还好,虽看来繁复,但线条清晰可见。但礼部尚书、侍郎等人的私印张小八认都认不出来,如果不是特别熟悉度牒的人,伪造起来的难度应该相当高。

    特殊纸张,加繁复的朱印,再加多人私印署押,这防伪技术已然是相当到位了。

    张小八悬着的心放下来,方才师傅紧张的神态,可能并不是因为度牒真假的缘故。

    赵无昌刚说完,便把手伸出来朝度牒摸去,可还没等师傅阻止,他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哈哈笑道,“忘记我不识字了!来来来,这种好东西可不能我一个人看。”赵无昌朝他带着的读书人招招手,“刘秀才,烦请你来帮忙辨明一下真伪。”

    从进来就没什么存在感的刘秀才摇着手中的纸扇,慢条斯理的来到度牒前,伸出右手虚指着度牒上的文字,嘴里念念有词:“礼部为度牒事检会到,大明律僧道不给度牒私自簪剃者杖八十……”

    张小八此刻突然注意到,刘秀才手掌发黄,虎口颜色发白,有一层茧子,不像是读书人的手。难道是家境贫寒,常年干农活导致?

    刘秀才绕着度牒转了一圈。在各个方向都看了一遍之后,将手中纸扇往手里一拍。

    “在下辨别不出真伪!”刘秀才朝赵无昌拱手道,“想必张法师这种得道之人,是不屑于伪造度牒的。”说完还颇为恭敬的看了师傅一眼。

    回过神来的便宜师傅斜着眼睛点点头,不回话。

    张小八想骂人,辨别不出来你看个屁?大尾巴狼都让你一个人装完了。

    赵无昌脸色当即就黑了下来,“你刚才可不是……”

    “赵员外不要着急!”刘秀才一字一句的道,“度牒造假虽难,但是互相买卖或者冒名顶替的事情时有发生。”

    赵无昌神色稍霁,但依旧不太开心,顺着刘秀才的话道,“哦?那不知道度牒之上,都写了什么内容?可有跟这莱仁道院,不甚相符的情况?”

    “这也正是刘某人疑惑之处,还请张法师指点一二。”刘秀才朝师傅拱了拱手,笑着说。

    野兽终于露出了獠牙。

    师傅神色凝重,“刘秀才有什么问题,还请说吧!”

    “度牒之上言明,依大明律,僧道私自簪剃者杖八十,且授业师和主持均为同罪,不知贵院诸位,可有依律行事?”

    “自然要依律行事!本院没有度牒的弟子,均在修炼之中,未入籍未受符水。”

    “可这份度牒已是嘉靖二十九年颁发,并未遵守洪武二十四年之时要求的三年一颁牒的制度,这也算依律行事?”

    “刘秀才,洪武二十四年距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这么多年,早就因僧道太多,赴京考试路途遥远,于正德年间废止了三年一颁牒的制度,改由州府进行审核。看来刘秀才对我道家之事,也不甚了解。”刘秀才问出这种问题,师傅觉得他有点班门弄斧,不由有些轻视。

    “小生受教了。只是根据年头来算,这嘉靖二十九年的度牒想必不是张法师本人的?”

    “自然不是,老道入籍在嘉靖二年,距今已三十二年有余,刘秀才是想验证一下老道的度牒吗?”

    “两份度牒能对比一下是最好了。”刘秀才点点头。

    “小七,把为师的度牒拿出来。”师傅嘴上大声吩咐,眼睛却盯着刘秀才,毫不示弱,“老道的度牒保存时间太长,还望小心才是。”

    “师傅!我马上就拿过来。”七七的声音在书房内响起。

    刘秀才并未等待,仍旧盯着度牒上的文字,小声读道,“嘉靖二十九年……二十岁……保定府济光道院……咦,这保定府距离成都府可不近啊?院主你说呢?”

    师傅听到“保定府”三个字时,脸色一僵,似乎碰到了难解的谜题,不知该如何回答。

    内院中,顿时陷入了死一般的安静。

    “哒哒哒”……七七轻柔的脚步声响起,打破了内院的宁静。

    只见一名穿着白色道袍的坤道从内院的厢房中走出,她一头银色长发,脚踩白色布鞋,走路轻轻柔柔,身形妖娆,衣袂飘飘似仙女下凡一般。

    赵无昌见到七七,眼神发直。一旁的刘秀才注意到他的异常,微微摇了摇头。

    由于怀里抱着一个巨大的锦盒,七七看不清厢房到内院的台阶,只能紧紧将锦盒挤在胸前,以便于观察道路,殊不知这样一来,就将她美好的身形展现的淋漓尽致。

    “七七师姐真是深藏不露啊!”

    一心摆烂的张小八,并不太在意刘秀才的问题,满脑子都是想着如何偷看七七师姐一眼,并未注意到师傅的脸色已慢慢变得苍白。

    刚来到内院之中的七七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用她轻柔而冷冽的嗓音问道,“师傅,度牒可要拿出来?”

    “不着急。院主可还有话要说?”刘秀才打断七七的询问,盯着师傅,好像问出一句保定府便已然胜券在握。

    可没等师傅回答,赵无昌一反常态,急不可耐的接道,“等等!这不是还要去接乌云盖雪吗?”他边说边指了指三师兄,“这位道长,可否带着小女先去把这件事办了?”

    “爹爹我不去。我……我等你们聊完了再去。”赵家小姐余光瞟了一眼张小八,强装镇定的拒绝道。

    “诶,姑娘家家的,平时抛头露面爹爹都没管你。今天你要听话,千户大人的乌云盖雪下午就要送上贡品押车了,不容有失,爹爹叫你去,那是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啊!”

    赵家小姐本想继续留下,可瞟了几眼,见张小八的视线完全不在她身上,心里不大痛快,就点点头不再拒绝。

    三师兄虽觉情况不妙,可见师傅没有拒绝,也只能领命带着赵家小姐和两个家丁离开了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