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妖明侦道团 » 第28章 刘秀才的身份

第28章 刘秀才的身份

    绿树城边合,青山郭外斜。

    小小的简州城,隐藏在苍翠遍地的四川盆地中,一点都不起眼。

    从隋文帝仁寿三年(603年)置简州始,简州城历经几多波折。辗转间到了明朝,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年)降简州为简县,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升简县为简州。九百多年,对于简州城坚固的城墙来说,只是短短的一个轮回。

    九百多年不变的太阳此刻快要落山,城内的小摊贩们没了力气叫卖,即便街道上行人如织,他们也只是有一搭没一搭的招呼着。剩下树上的知了依旧精神满满,不等到夜幕降临,不轻易停歇。

    一旦太阳完全不见了踪迹,简州城内就会实行夜禁,最后的暗流,就涌动在这黄昏的时光里。

    在东街坊市闹哄哄的路边上,有一处普普通通的宅院,院内挂满了每日要在坊市里出售的粗麻布料。因为做的是穷苦百姓的生意,宅院不怎么收拾,院内乱糟糟的,却显得很有人气。

    宅院内的正堂,一名身着玄色武服的锦衣卫正跪倒在地。凑近细看,赫然是今日赵无昌带去莱仁道院的刘秀才。

    “禀报王千户,属下今日乔装前去莱仁道院查探,特来向您汇报!”

    正堂之上,坐着一个脸色蜡黄,精神不振的中年男子,身穿青色锦袍,神色慵懒,慢悠悠的回道,“说。”

    “是,属下乔装成落魄秀才,假借讨好赵无昌混在他的队伍中,与他一同前去莱仁道院。探得莱仁道院的度牒果然有问题。属下仔细看了,度牒是真的,但是皮纸和墨迹都太新了,跟度牒上描述的时间……”

    “咳咳,说重点。”王千户咳嗽了一声,打断他。

    “……是。莱仁道院涉嫌买卖度牒,且交易对象在保定府。道院中有熟悉保定府的弟子。”

    “我知道了,度牒的事我换人接手,你继续去查屯田罢。”

    “属下有一事不明。”刘秀才跪地拱手。

    “……说。”

    “既是为了改革清查田地,为何不查皇田,军田,要拿僧道开刀?”

    王千户叹了口气,清了清嗓子有气无力的答道,“咳咳,年轻人。皇田军田是你能查的吗?”

    “为何不能查?太祖皇帝当年设立锦衣卫,目的不是为了监察百官吗?”

    “太祖皇帝驾崩了一百五十多年了。”王千户对这耿直的下属有些无能无力。

    “太祖皇帝为国为民,我辈自当效仿。”刘秀才梗着脖子。

    “念你一片忠心,我不与你计较。但都督口谕查僧道,你就给我查僧道。皇田军田背后错综复杂,哪轮得到我们来查,自有镇抚司的老爷们来管。”

    王千户难得与他说了这么多,累得喘了几口粗气才平息下来。刘秀才虽有些执拗有些天真,但也不傻,即便内心不服气,但还是应了一声就退了下去。

    见刘秀才走远后,王千户仰起头,露出疲惫的神色,“刘文奇那一旗在明,你们在暗,简州的事儿办妥了,咱们就回京。”

    “是!”黑暗中响起人声。

    ……

    张小八伸了个懒腰,睁开眼睛才发现金雕已经在旁边等着他。

    “你今天怎么这么早?”

    金雕不理会,直接把头伸到张小八的枕头后面翻找。

    “别找了,昨天没给你留肉干。”张小八一看金雕的动作,就知道特制调料起效了,“我看你昨天也没什么事的样子,看来那些蘑菇应该算是炒熟了。”

    金雕嫌弃的看了他一眼,转头就飞走了。

    “诶你这个白眼狼,没有吃的你就不认你爹了是吧?”

    张小八今日算是难得起了个早床,按往日的习惯,即便每日都是卯时末准点醒来,他也得要在床上躺上小半个时辰才肯起来活动。

    道院众人此刻都在用早膳,没人来烦他,毕竟张小八不用早膳的习惯大家都知晓。闲来无事,他索性随手拿了块木头,寻了个大殿坐着,从兜里掏出一把小刻刀,就着清晨的阳光刻划起来。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功夫。

    张小八看着围坐在他旁边的道院众人,“你们几个这样看着我干什么?吃饱饭没事干吗?”

    “你昨日睡得早,我就没打扰你。三师兄有些疑问,想问问你。”三师兄挪动屁股下的凳子,靠近张小八,“你不是失忆?连自己姓甚名谁都不记得,为何保定府的事能记得如此清楚?”

    “嗨,我胡说八道的,想到什么说什么。”张小八随口回答。

    “那刘秀才不是保定府人士?胡说的他也信?”

    “刘秀才哪是什么保定府人士。昨日之事一开始就不对劲!”张小八将手里的活儿停下来,抬头看向大殿内的神像,“看咱们大殿里头,都还是个素胎菩萨。赵无昌进门就说莱仁道院香火旺盛,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

    师傅老脸一红。

    “随后赵无昌言明有人举报道院伪造度牒他才来,偏偏他自己从没看过度牒。且说话之时频频看向刘秀才,最后打跑刘秀才还说他是假秀才,这一连串不正常的行为,说明真正想要拿度牒做文章的,其实是刘秀才。”

    张小八继续低头刻画着手里的木块,嘴上不停。

    “以赵无昌的智商,他顶多能想到把乌云盖雪藏起来这招。刘秀才打的是度牒的主意,却又接触不到度牒,只能逼师傅拿出来,一边看一边找问题。”

    “其实问题的重点不在于保定府,不管度牒写了哪个府,他都能问出破绽来。作为职业骗子,刘秀才深知买卖度牒太常见,趁机敲诈的成功率很高。”

    “但有一点,他自己是骗子,下意识就会把别人当好人。所以我只要赌一把演技,笃定自己是保定府人士,他就没办法拆穿。因为他自己也没去过保定府。”

    “你看,这不就成了?”说完,张小八拿起手里刚刻好的一筒,吹了吹上面的木屑。

    白藋在一旁伸出小手就把麻将抢了过去,放到眼前仔细看了起来,“八师叔这是什么啊?方方正正的小木块,上面刻着一坨答便?”

    张小八一把抢了回来,“去去去,小屁孩懂什么。这是大人玩的,等我做好了,我教大家玩血战到底。”

    “不玩就不玩,小气!”白藋噘着嘴,跑开了。

    张小八把一筒宝贝似的塞到兜里,另外拿出一块木头继续刻了起来。

    为了不让众人掉以轻心,他补充道,“赵无昌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但这刘秀才也不是一般人,小骗子想学各地方言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两个人我们都要防备。”

    封建时代交通不便,人也很少流动,想学方言,要么就是有各地的老师来教,要么就是去各地学习,哪一件都不是普通人能办到的事。

    度牒也好,田契也罢,昨日之事恐怕都还有后续……

    师傅闻言并未显得很担心,反而一张老脸眉开眼笑,摸着胡须笑道,“为师颇为欣慰,养了一个月的懒货,没想到还知道为道院着想?”

    “我只是懒,又不是没心没肺。”张小八脸皮厚。

    “昨日之事多亏了小八,还有点急智,算是救了大家。”

    张小八也不客气,舔着脸问,“师傅,我今晚是不是可以不用睡柴房了?”

    “不用了,今天你就搬到内院来,让七七给你收拾一间屋子。”

    耶,离七七师姐又近了一步。

    想到昨日之事,张小八有个疑问,“师傅,张流儿是不是大师兄啊?”

    “问你三师兄罢。”刚才还眉开眼笑的师傅,一谈论到大师兄就面露不悦,拂袖离去。

    三师兄看着师傅离去的背影有些担忧,“张流儿不是大师兄。大师兄癔症好多年,终日将自己困在后山,平日里都是师傅去送饭。所以师傅……”

    张小八恍然大悟,心情不免有些沉重。

    “那这个张流儿度牒是谁的?算下来也才二十五岁左右,四师兄、五师兄还是六师兄?”

    “不是,道院就没有四五六师弟,七七排在我之后。”

    “啊?”张小八一愣,“我为什么排在七七之后?”

    “不是你自己选的吗?”三师兄回忆道,“那天师傅问你愿不愿意留下来,你自己看着七七就叫姐姐了。”

    张小八陷入沉思,我该怎么跟三师兄解释这是礼貌用语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