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重生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 第50章 长岛很冷

第50章 长岛很冷

    纽约市中心曼哈顿105公里外。

    长岛,气温6-11摄氏度,空气湿度72,风速17公里每小时。

    又是一个宜人的上午。

    “我认为没必要再谈,因为西蒙斯先生不在!”卡梅隆·克罗有些不耐烦地开口,说完抿了一口有些发凉的咖啡。

    “先生,可是这篇论文......”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有些难为地开口,他带着一副黑框眼镜,一副办公室文人的气质。

    事实也的确如此,他今年刚从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伯格传播学院毕业,幸运地成为了数学年刊编辑部的一名新晋员工,刚接手的第一单,就是一个大生意!

    “我还要说多少遍,西蒙斯先生不在,我没法给你审稿!”

    克罗愤愤地说道,一屁股坐在休息室的软皮沙发上。

    “他们都说石溪数学系是审稿的首选,如果西蒙斯不在的话,其他老师在吗?”约翰有些头痛,但看样子并不愿意立刻离开。

    “不好说。”克罗糊弄道。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西蒙斯几何物理中心。

    看着墙上挂着的金属铭牌,约翰一阵恍惚。他现在所处的位置,可是数学界的顶级研究院之一!

    提到西蒙斯几何物理中心,就不得不提到两个人。一个自然是西蒙斯,1968年,他刚刚结束米国国防研究院的工作,来到石溪数学系担任主任,结识到了另一位重要人物,杨振咛!

    两人讨论后,杨振咛意识到规范场作为纤维丛上之联络的几何意义,从而引出著名的“吴-杨字典”,成就了20世纪几何与物理交叉的新气象。也为后续

    杨振咛后来又找陈省身谈话,分享他们的惊人发现,结果聊天时才发现,规范长所用到的数学,居然是陈省身30多年前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就在研究的工作!杨振咛难以置信,没有数学基础,陈老是怎么想出这么巧妙的概念的。

    当时陈老只是笑呵呵地回答:“这是非常自然的。”

    陈省身的工作又与当时著名的数学家韦依息息相关,不过这就有些扯远了。

    1974年,西蒙斯与华夏国大数学家陈省身合作开创了陈-西蒙斯理论,后他又下海经商,顺便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对冲基金经理,最后他又把钱拿来赞助石溪数学系,这才创立了西蒙斯几何物理中心。

    可以说西蒙斯是数学界里最会赚钱的,金融界里最会数学的一位大佬!

    而他,约翰,可能为他提鞋都不配吧,约翰失落地想着。看着克罗的冷眼,他不知道何去何从了。

    “咔嗒”一声,门应声而开,走进来一位老人。

    老人银白色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鹰钩鼻,看起来精神矍铄。

    老人显然没有想到休息室来了一位稀客,他有些疑惑:“克罗,这是?”

    没等克罗开口,约翰自己就介绍道:“我是数学年刊的编辑,有一篇论文希望西蒙斯先生审核,但是他现在不在......”

    老人知道约翰的来意后,点点头,伸出手来,说道:“我可以帮你看看。”

    “你?”

    约翰有些踌躇,主编可是明确说“西蒙斯是最好的选择”,眼前这个老人他也不认识,会不会......

    “你在犹豫什么,他是我的老师苏利文!你不知道他还来我们石溪数学系干什么?!”克罗见约翰那样子,眉毛一皱,颇为愤怒地说道。

    约翰听到苏利文这个名字,心中一惊,因为主编在说完那句话之后,立刻就说了一句“西蒙斯要是不在,你就去找苏利文吧”。

    “您,您就是苏利文先生?”约翰双肩微微一颤,有些紧张地询问道。

    丹尼斯·帕内尔·苏利文微笑着点点头。

    苏利文,当代代数拓扑大师!米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沃尔夫奖获得者!据说,他还是阿贝尔奖的有力竞选者。

    苏利文收回了伸出来的手,走到咖啡机旁,倒了一杯咖啡,坐到了克罗旁边。

    “先说说吧,是什么论文要西蒙斯来审核?”苏利文喝了一口咖啡,醇厚温润的咖啡让他的思路瞬间清晰。

    “是分形几何的研究论文。”

    “分形?分形几何你去找巴勃罗·斯梅尔金不就行了?”克罗疑惑问道。

    “我知道,但是斯梅尔金先生主要工作领域是几何测度论方面,这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这篇文章从范畴论的角度,完美地解决了分形几何中的有理分布理论的研究,用到了大量几何与拓扑的理论,我们认为,您才是合适的审稿人。”

    “范畴论?这倒是一个有趣的想法......”苏利文从事代数拓扑这么多年,动力系统方向的研究也做过不少,自然了解分形几何这个新生学科。

    见苏利文提起了一些兴趣,约翰赶紧把手中的文件递了过去。硬着头皮在对面的沙发上坐着。

    “老师,我觉得您不需要在这篇论文上浪费时间......”

    “安静!”

    苏利文看着手中的论文摘要,久久没有反应。

    时钟在不停地走着,苏利文眉毛越裹越紧。

    他站了起来,开始拿起黑板旁边的粉笔,在黑板上打起了草稿。

    约翰感慨,大神的休息室就是不一样,竟然还配置着四块巨大黑板。这是不是说明休息的时候灵感来了,立刻就可以开始工作?

    【g_t:X→E_f,g_t(x)=(g(x),γ_x*g_{[0,t]}(x)),其中h:X→A,γ_x:I→B】

    “克罗,告诉我,这意味着什么?”苏利文眼睛一亮,似乎打开了某个开关,明白了这篇论文的核心思想。

    “这,这似乎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函子,而且没有任何有意思的性质。”克罗无精打采地回答。

    苏利文遗憾,摇摇头,说道:“这就是你博士迟迟无法毕业的原因,不愿意去发掘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

    【X×I→E_f⊆A×B^I,而且根据命题4,可以得到g_t是一个连续同伦方法!】

    克罗这才反应过来:“老师,我明白了!”

    “每一次都让我提示到最后一步的话,是无法做出数学成果的。”

    克罗有些羞愧地低着头,感受到约翰幸灾乐祸的表情,他狠狠地瞪了一眼。约翰扭头,看向苏利文,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妈的法克,这个混蛋!”老师写的这些东西他一点都看不懂,留在这里还要被这个编辑嘲笑,克罗一点都不想呆在休息室。

    克罗起身走出休息室。

    “终于走了。”约翰咕哝一句,他对这个克罗可没有一点好印象,反倒是他的老师,倒是待人和善。

    房间门一开,外面的冷风灌进来,让约翰紧了紧自己的西装外套,嘀咕了一句:“长岛今天可真冷。”

    “苏利文教授,今天这么冷打扰你,实在抱歉。”

    “没关系,我喜欢研究数学。”苏利文嘴上说着,手却一点没停,飞快地在黑板上写下运算过程,仿佛他拥有两个大脑。

    “开心的时候我思考数学,伤心的时候我思考数学,甚至约会的时候我都在思考数学。”苏利文笑道。

    约翰跟着笑了,感受到苏利文教授的幽默,问:“是什么支撑你研究数学的?”

    “你要问我为什么爬山,我想说,山就在那里,为什么不爬呢?”苏利文反过来问道,随即放下手中的粉笔,开口说道:“这篇文章我已经基本上看完了,是分形几何领域的重大突破!”

    “最迟一个星期,我会给你答复。”

    约翰听到苏利文这么一说,放下心来,感激道:“感谢你抽出宝贵的时间审稿,我会一直等着您的消息的!”

    “不用这么客气。”

    苏利文已经将这篇论文最关键的几个定理看明白了,接下来的几天就是把剩下的部分一一验证一遍,如果没有问题,约翰的第一个工作就算是完成了。

    约翰提起公文包,向苏利文微微鞠了个躬,离开了休息室。

    苏利文看着手中的论文。

    “分形几何与范畴论......真是厉害,这两个领域都能联系在一起!不过我怎么没听说过有人在研究这方面的工作?”

    一作:ChuanQin?华夏人?

    苏利文眼皮跳了跳,数学年刊上面,华夏人的名字可不常出现。

    苏利文上Arxiv上面搜了搜ChuanQin的名字,一下子跳出不少同名人物。他找了半天都没有看到一个研究分形几何领域的专家,反倒是有个大一新生,最近发了几篇论文的细节。

    苏利文不明白这个人是在做什么,哪有人会把所有的论文细节发出来的?

    ......应该不会是他。

    寻找半天无果,苏利文将寻找作者的事情抛至脑后,这是编辑的事儿,他负责审稿工作就行了。

    过了良久,他忍不住笑道:“分形几何这回是要引起大地震咯。但是,这有什么不好呢?”

    苏利文想到那几个分形几何的老古董看到这篇论文的样子,一阵得意。他们研究了一辈子分形几何,结果这篇论文却是自己审阅的!

    “哈哈哈......”

    可能这就是数学家奇怪的胜负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