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让天启活下去 » 三十八 徐可求

三十八 徐可求

    徐可求,浙江西安(衢州)人,同进士出身,出上海知县,现任四川巡抚。

    在原来的历史上,萨尔浒大败后,为解燃眉之急,明廷四方征兵赴辽。

    “时诏给事中明时举、御史李达征川兵援辽,崇明父子请行,先遣土目樊龙、樊虎以兵诣重庆。巡抚徐可求汰其老弱,饷复不继,龙等遂反。杀可求及参政孙好古……”

    这段明史,说的就是奢崇明派其子奢寅,婿樊龙等率领步骑兵二万来到重庆。9月17日,时任四川巡抚的徐可求于校场点验,先淘汰一批老弱,但是依然没钱发军饷,开拔费……

    这是安家费,谁也不知道能不能回来,战死了家里人怎么办?

    于是土司兵造反了。樊龙走马舞槊,直刺可求,可求死,遂一拥而上,道臣孙好古、骆日升、李继周,知府章文炳,同知王世科、熊嗣先,推官王三宅,知县段高选,总兵黄守魁、王守忠,参将万金、王登爵等皆被杀。

    重庆造反之后,各地土司纷纷响应,连下遵义,宜宾,泸州等,然后攻取郫县,龙泉,新都围困成都。奢崇明分派部将一扼夔州水口,一踞綦江、遵义,一踞泸州,一截川西栈道,全蜀震动。白杆兵不得不从前线回川平叛。

    天启二年二月,姻亲贵州水西宣慰司安邦彦起兵响应。史称奢安之乱。到崇祯二年平息历经近十年。糜烂云贵川湖广数省,死伤数百万。

    关于奢家的恩怨,前文已经详叙。至于后世众口一词说奢家以前朝庭调兵从不积极,左右推诿,这次一反常态主动出兵……属于久存反志,蓄意谋反……

    当真是如此吗?王丰觉得是不懂历史的在瞎说。

    万历年间,四川大规模出兵一是伐缅甸,一是平播乱。永宁土司俱有大功!浑河辽阳战死的张神武,周敦吉更是永宁将领,带去援辽的也是永宁兵。

    秦良玉上奏三千白杆兵万里赴辽人均四两,不过一万两千余两。后续三千是秦良玉毁家纾难自带盒饭去打仗的。

    四川一省巡抚真拿不出几万两银子?要知道光张神武,周敦吉抢奢家累世集财就达六十余万两!就因为这个才被罚到辽东戴罪立功的。

    这里人家不计前嫌出兵替你打仗,嫌弃老弱不说,裁撤后你开拔费都没有说人家蓄意谋反?当时没有开拔费闹响的不要太多,早就是平常事了。

    这货不但贪财,还无脑,数万土司兵不给钱也一点不怕闹事,完全没有准备。可见狂到何种地步……

    要知道天启元年三月的通州兵变,石柱土司被炮打,湖广永顺等两土司万余逃跑得只有七百。还不是因为待遇不公……最后有说法吗?没有。

    当时陈策,秦良玉等上书请求川军五万自成一军可是万历答应了的。这里可不是说白杆兵五万。虽然说事后给秦良玉几人升官了,明朝土司兵被歧视是事实。

    然而明末对鞑子的战争中,最能打的就是这些土司兵。后面什么宁远大捷等都没有野战能杀敌旗鼓相当的。杀奴二三千如是者三,不一定就是只杀了三千,也可能是三个……

    没有徐可求这混蛋逼反奢安,能和白杆兵打得有来有回的永宁,水西土司可是西南最能打,人最多的两家。可以说奢安不反,西南不乱。

    如果这帮子人不内战而是一起北上去打鞑子,能不能灭掉鞑子不知道,大明绝不会被鞑子灭掉是肯定的。西南不乱,陕西也不会那么惨!

    所以,来自后世了解这段历史的王丰对徐可求没有一丁点好感,说是充满恨意也不为过,何况为了四川发展,也得换个志同道合的……

    却说这边巴蜀百货连锁店里,徐可求闻言回过头来,见是王丰也不意外,应该是知道王丰是这店主人之一。

    “原来是王长吏,做得这好大买卖,当真生财有道直追吕范……”

    王丰听到这夹枪带棒的话也不生气,只是淡淡说道:“这个连锁店的确赚得不少,不过我等支援辽东前线何止百万。听闻巡抚大人首次川军援辽只拨发了五千两军饷,后续更是一毛不拔,倒是如今一掷千金很是豪奢啊……”

    徐可求身边文士哪里见过敢如此对一省之主嚣张说话的人?当即大怒道:“大胆放肆,尔乃何人?如此目无尊卑!”

    王丰含笑看着徐可求问道:“这是……”

    徐可求强压心里不悦,冷冷回道:“此乃本抚西宾……”

    王丰听到只是个顶天八品的幕僚,可不惯着这种狗仗人势的人。伸手就是一个大耳刮子,骂道:“尊卑?本官好歹也是五品,论得到你来教训?你又算老几也敢狂吠?”

    一耳光下去,徐可求一行瞬间石化,在四川地盘上何曾想到居然有敢当面打巡抚幕僚的?这是找死!当下一干随从便一拥而上,店里也冲出一群保安拿着甩棍对持起来……王丰觉得还不够热闹,义愤填膺指着那个捧着脸哀怨的道:“此寮目无尊卑,以下犯上,下官提巡抚大人管教可好?”

    徐可求胡子都气得翘了起来,用颤抖的手指头点着王丰,哆嗦道:“你,你……很好,很好……”转身离去……

    徐可求见王丰行事肆无忌惮,好汉不吃眼前亏,果断抽身,带着随从愤愤离去……

    王丰摸摸鼻子,喊了声“恭送巡抚大人……”,转身对伙计说道:“去请世子过来……”言罢回到楼上,给万历细细说了经过。

    黄大爷听王丰讲了经过和对徐可求的看法以及今后的打算,闭目沉思良久道:“可有其贪腐实据?”

    王丰摇摇头道:“一直忙于战事和改良民生,既没有时间,也不可能轻易查缉一省巡抚。不过这一掷万金却没钱发军饷,干净不了。起码说明职守有亏吧……”

    万历对官员的贪腐其实心知肚明。明代官员的评论多重仁贤,有廉名是要大书特书的。许多官员用免税抗捐获取一地官绅的支持博取仁名,用优渥士子博取贤名。实际上贪腐无能,老百姓苦不堪言。

    万历抬头问王丰道:“你想怎么做?”

    王丰笑道:“如果所料不差,他一定会有所动作的。黄大爷你不方便出面,我请了世子来,就是想以防万一,他要胆敢动手,说不得要学一学洪武的陈寿六了……”

    万历皱眉道:“何必那么激烈,布政使朱燮元呢?或者通过巡按御史弹劾,由朝廷处理不行吗?”

    这里说到一个典故,中国数千年有个特例,就是陈寿六绑了知县,捧着大诰押着县官入京告御状。不但告赢贪官,还得到朱元璋的奖励。

    王丰摇摇头道:“朱燮元,徐可求俱为浙江人,同为沽名卖直之辈。御史薛敷政南直隶人碌碌之辈,沆瀣一气难少有可用之人。黄大爷,这个是用人观念的问题,好名声不等于能吏,是用贤还是用能的问题。大明如今需要的是能做事敢做事的人……”

    万历想想点头道:“你大可以试试你那套,放手去做把。”

    这时蜀王世子急急忙忙赶到,几人当即一番商量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