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心道:圣人必可学而至 » 第二十五章 知行合一

第二十五章 知行合一

    为了能够安静的修炼,王阳明在洞内建了个石头棺椁,自己每天就躺在里面修炼。当地土著非常好奇,王阳明告诉他们这是死人用的东西,自己要在里面去和一些死去的人论学,靠近了会有危险,吓得没人再敢靠近石头棺椁。勘破三心的王阳明目前最需要的就是练成知行心。什么是影响知行合一的原因呢?那如果不知呢?那就没有行动。看来前提是必有事,没有事情便没有知和行了。人们都说知易行难,心中有了认知,行动起来却很困难。为什么有了认知却不去行动呢?因为会有困难,会有恐惧,会有很多影响行动的事物出现。人生当中除了生死,还有什么让人们恐惧的事情呢?孔夫子是怎么看待生死的呢?正在王阳明认真思考的时候,煞心的传音到了:“问问不就明白了!”传音落下,四周场景变换,王阳明面前出现了一位白须老者,王阳明立即明白了眼前之人便是孔圣人。恭敬地上前行礼:“后学晚辈王守仁见过孔老夫子!”孔子微微笑笑:“尊儒学必尊礼仪,好,好,好!”“晚辈请问夫子,如何看待生死!”孔子抚了抚胡须:“你看我如今是生是死?”“这个……”王阳明想了半天也未能回答出来。孔子却哈哈笑道:“你此刻心中是我,我自然是生。此刻,那蛮夷之人心中无我,我便是死。”听完孔子的话,王阳明似有所悟:“夫子活在我等心中,夫子自然未死。”孔子却开口说道:“未知生焉知死!”说罢,孔子便消失不见,王阳明细细品味夫子的言语。煞心却满不在乎地说道:“你都已经知道了人死不是结束,又何必执着于生死?”煞心的话一下子让王阳明清醒了过来。“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先有生还是先有死?这根本就没有开头,哪来的结束?生与死本来就没有固定的形态。我何必执着呢?”随着逐步的开悟,知行开始融合,但依然没有合一的意思。此时,王阳明的精力耗尽,只能暂时停下了修炼。

    其实,三个仆人因为心情的抑郁纷纷病倒了,王阳明不得不停下来,一边要做饭,一边还要照顾三个仆人。三个月后,生活恢复了正常,王阳明才开始心道的修炼。静坐了数十日,一直不得其门而入,正当王阳明郁闷地想结束修炼时,煞心的传音响起:“就这么一个知行合一,这么难吗?”听到煞心的传音,王阳明传音回道:“没有途径,怎么会容易?”“我帮你一把吧!”传音落下,白光一闪,一位灰衣老者出现在眼前。上次的事情,王阳明已经有所准备,所以并没有太过吃惊:“请问,先生是哪位圣贤?”灰衣老者回道:“老夫孟轲!”听到老者的话,王阳明赶忙施礼:“见过孟夫子!”孟子点点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都破了三心,却依然为三心所误,可笑,可笑。”一句话说的王阳明惭愧不已。可他知道眼前的机会可不是人人都能有的,便放下了自己的羞愧心继续问道:“请问夫子,何为道,如何才能悟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道便是天下之理,悟道便是悟天理,行事之时依天理而行便是得道。”听完孟子的话,王阳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放心,心中自然有天理,从心而行便是从天理。知的是天理,行的也是天理,知行本就是一事,又怎能分做两件?”王阳明对着孟子深深的鞠了一躬:“多谢夫子教诲!”孟子赞叹的说:“悟得心道至理,心道不远矣!”言罢,孟子消失不见。此时,石头棺椁中的王阳明周身白光大放,知行终于合一。

    修成知行心的王阳明终于从石头棺椁中走了出来,看到龙场的土著居民,王阳明知道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教化这些人,让他们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随着龙场百姓和王阳明越来越亲近,来听王阳明讲课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们还努力的学习汉族语言。因为石洞之中潮气比较重,王阳明又开始咳嗽了,百姓们就自发的给他建了一间小木屋,王阳明非常高兴,就取名为“何陋轩”。随着来听课的人越来越多,王阳明便在龙场创建了龙冈书院,专门为前来求学的弟子讲学。正德四年,贵州提学副使席元山听说王阳明的大名,亲自来到贵州龙场向王阳明请教。王阳明以知行合一的理论教导席元山,最终,席元山信服了知行合一的理论。在席元山和多名弟子的努力之下,王阳明与当年十二月接到朝廷任命,离开龙场,前往江西吉安府庐陵任知县。

    正德五年,离开龙场的王阳明是一身轻松,自己重新有了官职,而且过去的罪责也都被赦免。在前往庐陵的路上,自然再次游览了美丽的山水湖泊,直到三月,王阳明才来到庐陵。离开龙场,自然往家里寄去了信件,嘱咐妻子在家等候,不需要来庐陵与自己相会,等自己有空闲之时回家省亲,结果这一拖,直到三年后才得到了回家省亲的机会。后话不提,来到庐陵的王阳明立马被成堆的案牍给淹没了。原来,庐陵的百姓种地没心思,做工没兴趣,偏偏喜欢告状。每天来告状的没有三千也有八百,为了明断是非,一开始王阳明是仔仔细细地审问,判案。结果,每天能断的就两三件,积压的案子却越来越多,最终自己也病倒了。这一病,到是给了他思考的机会:“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就是把我累死也不可能处理的完。关键是今天判了案,明天这个案子又会从其他方向提出新的诉讼,这样永远结不了案。”怎么办呢?

    明朝时设立有“申明亭”和“旌善亭”,是为了让里正来裁决和调解本地的争端的。王阳明便慎重仔细的选择了里正,让他们去劝说前来告状的人。并告谕庐陵的父老子弟:自己的身体不好,经常生病,所以如果不是特别重大的案件,便不得写状纸。如果需要写状纸,每张状纸只能写一件事,而且只能写两行,每行不得超过三十个字,违反告谕的,从重处罚。县中的百姓看到告谕后,很多人觉得根本说不清问题,反而不去告状了。真有什么事情解决不了,就去“申明亭”找里正解决。通过这个方法,一下子解决了百姓们有点小事就告状的问题,王阳明也终于腾出时间来查看县里目前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