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心道:圣人必可学而至 » 第五十七章 天意

第五十七章 天意

    放下宁王不提,单说王阳明。本来六月十三日宁王大寿之时,王阳明答应出面庆贺,可是当他走到吉安府的时候,在检查时发现自己忘记带官印,于是派中军官返回赣州去取,耽误了几日结果没能去给宁王贺寿。这反而让王阳明逃过了一劫。到达黄土脑后,得知了宁王已经谋反的消息。黄土脑离南昌只有一百二十里,顺水而下的话,一天就能到达。然而,此时的王阳明麾下,只有疲弱的士卒百余名而已。这点兵力,不要说平叛了,就是想要逃跑都不具备延缓对方的能力。要是能返回赣州就好了,但只能是想想,因为距离太远了。最终,王阳明决定南归,路上再想平叛的办法。若要南归,一个问题难住了他们。原来,此时一直刮南风,逆风行船的困难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王阳明请求和他同行的七位隐士,可七人虽然僧道两教高人都有,却不会这呼风唤雨的本事。王阳明实在无法可想,诸氏夫人却为他出了个主意:“我知道你不信鬼神,但孔夫子也曾说过要敬鬼神。夫君不如诚心向天祈祷,但愿有奇迹发生。”毫无办法的王阳明听从了夫人的意见,心中却自顾自的想到:“我一个现代人,居然也用了迷信的方法。”别说,人走运了真是想什么来什么。王阳明一番祈祷,水面上还真的刮起了北风。这一下把王阳明惊得不得了,慌忙再次跪下,诚心的又做了一次,众人反倒觉得他是心诚则灵。

    北风一到,王阳明便安排众人上船,因为他实在担心,宁王叛乱之后会来捉拿自己。其实,真实情况比王阳明预料的还要可怕,宁王一开始请王阳明来南昌就本着收服他的打算,结果王阳明派冀元亨前去,让宁王的计划落空。宁王又计划在自己的寿宴上解决掉与自己对抗的官员,其中当然包括王阳明,哪知道王阳明因为官印没带,等待官印耽误了几日,结果又成功错过去了。宁王起兵之后,首先考虑那些对自己威胁大的人,王阳明是他认为威胁最大的,所以,一早就派出李自然前往捉拿王阳明。

    这李自然是一名妖道,一路上多次测算王阳明的位置,所以来的速度非常快,一路顺江而下,离王阳明所在已经不足六十里了。李自然能算,王阳明这边自然也有高人,七位仙师中,开陆禅师善于卜卦,奎鑫真人善于探查妖气、魔气,这次陪着王阳明出来的,正是此二人。经过两人卜卦、探查,早已确定妖道已经在来的路上,两人火急火燎地对王阳明说:“师兄,我二人发现一名妖族高手正向我们这边快速赶来。”王阳明听闻吃了一惊:“以二位道友的本事,能否敌住此人?”“此人妖气充沛,以我二人的能力怕是很难保师兄周全。”“好,我知道了。”哪知道船夫死活不愿开船,原因是天黑不便行船,此时的王阳明是心急如焚,哪里忍的了,已经变成白色玉石的知行心“啪”的一声离开,三条丝带向灵蛇一般飞舞起来。王阳明知道这是自己的三个歧念,一是因为祈祷使风向改变而得生的希望;二是如今身居高位,却被一船夫的私念所误;三是妻子诸氏和儿子正宪都在船上,自己突然的无力感。王阳明抽出宝剑当时就要杀了船夫,经过众人的苦劝和哀求,船夫终于答应开船。随后,王阳明冷静下来,发现了自己心境的破绽,便请开陆禅师和奎鑫真人为自己护法,自己在大船上的一处静室打坐试图修复心境。

    王阳明直视自己的内心,心中三条丝带飘散飞舞。“将这些歧念封藏,自然可以当时不被其所惑,但其始终在心内,遇事之时,真情流露,歧念顿生,此心便终无宁日。风向改变使我有了生的欲望,偶见一个困难便生出嗔怒。其实,若无风向改变,就只能束手就擒吗?当然不是,若风向不变,我便再做其他应对,此念可舍。我虽身居高位,但终究也是这凡俗之人,何况一船夫。他有自身想法,我无力改变,但我自己要如何做却是无人能阻,此念可舍。家人是我最无法割舍的,但今日之事是我不舍就可救得他们性命?当然不是,舍弃的本就不是他们,而是我自己的欲望。能舍此三念,又有何念不能舍!”心中想到此处,无数丝带自心中升起,在上方飞舞。待丝带尽数飞出,良知心进一步缩小,成为一个白色的小球,像极了晶莹剔透的珍珠。丝带纷纷化为流动的液体,液体向小球包裹而来,一圈,一圈,不知包裹了多少圈,最终成为了一颗和田玉般油润光亮,晶莹剔透的心形美玉。这便是不动心,原来不动心就是如玉石般坚硬、厚重,不被歧念所扰,不被欲望所惑,不被情绪所阻的。开陆一见到刚从静室中出来的王阳明,立即大惊的说道:“师兄,这是不动心大成啊,短短一刻钟不到,这,这怎么可能?”奎鑫忙一拍开陆说道:“师兄是心道天才,又有什么不可能?道友失言了。”开陆此时才意识到自己刚才有些冒犯。王阳明却手一挥说道:“无妨,无妨,正如开陆道友所想,王某也是颇感意外。”三人有说有笑一起来到船甲板上。

    请奎鑫真人再次探查,发现追兵已经距离他们不足四十里了。不动心大成的王阳明此时反而悠然自得的说道:“看来,如果继续这般,一定会被追上的。大船太慢,不如我先乘坐小船前往吉安。他们的目标是我,我不在船上,你们自然安全。”众人自然赞成王阳明的决定,几名随员召集了两艘渔船。王阳明将自己的衣冠和大部分随员留在了大船上,自己和少数几人上了小船。当看到诸氏和幼子正宪时,王阳明的不动心还是颤动了一下,生出了犹豫。诸氏见到王阳明紧紧盯着自己和正宪,眼神飘忽不定,心中便有了三分猜测。转身从一名随行护卫的剑鞘中拔出宝剑,高举过头顶喊道:“相公速去,毋以我母子二人为念。若他们追来,我持此剑可以自卫。”夫人的一席话将王阳明拉回了现实,“是啊!如果他们跟着我,反而会更加危险。不如将他们留在大船上,或许可以转危为安。”想到这里,王阳明反而一拍大腿,心说:“糊涂啊!我若安然无事,即使她们被擒,朱宸濠也必然不敢怎样。”诸氏夫人反而被王阳明的举动弄得一呆。王阳明向夫人挥了挥手,说道:“我三生有幸,能娶夫人为妻。先与夫人别过,我先去吉安等候夫人。”说罢,不再犹豫,跳上小船。跟随的随员将官印等一些必备的东西准备停当,正当准备开船时,王阳明问道:“诸位可准备齐全?没有忘记什么吧?”龙光和雷济回答道;“都准备齐全了。”王阳明却抚须笑道:“不是还有一样吗?”两人一时呆立当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居然不知道到底忘了什么。王阳明并没有取笑他们的意思,便当即指着大船舳前的罗盖说:“没有那个东西的话,即便到了吉安,我们拿什么来证明我们的身份?证明不了,我们又怎么进城?”二人听了王阳明的话,立即意识到自己的重大失误,急忙拆下罗盖,放在渔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