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恕宋 » 第16章 屈辱媾和

第16章 屈辱媾和

    金国南京开封府,兀术军营。

    岳家军连续克复河南和湖北的大量州县。几番会战下来,金军不能胜。

    兀术只好率军回到金国南京开封城。

    士兵都无精打采的,连日的作战使他们疲劳。宋军的勇猛,更是前所未遇,屡攻不下让他们早已士气低落。回到驻地,一个个无不眼神迷茫,漫无目的。

    金军军营中,兀术也是十分疲惫倦怠。他夙兴夜寐,尽力谋划,为金国南征事业披肝沥血,一日不曾懈怠。

    他曾在淮东被韩世忠困于黄天荡,被吴玠阻挡在和尚原,始终不改其心,踌躇满志。

    他懂得着眼大局,而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在他的经略下,宋国失去的国土,更胜从前。

    但是,如今他却深感征讨的无能为力,因为战局全操控在宋国的手中了。

    岳家军所向披靡,更深通经营之道,自己已经陷入包围之中,犹如困兽之斗。

    “岳飞谋略过人,我等不能及。岳家军战力超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如今进军艰难,诸位对目前讨伐宋国的形势有何见地?”兀术对岳飞一番赞叹,出乎众人之意料。

    金军将领对宋国的将军,自来是蔑视有之,佩服却不多见。

    只见营帐中,兼总军中六部事蔡松年、奉国上将军完颜亮、南京留守孔彦舟、伪齐将领郦琼等人分坐其间。

    众人都不说话,自然是认可了形势艰难,无能为力。

    此次与宋作战,金军人马辎重损失殆尽,士气低落,几成败局。

    “元帅可再考虑与宋议和。不如休养生息,再徐图南下之事。我大金损失严重,宋军却也未尝不是倾尽国家之力。议和一事,宋国必定答应。”见无人说话,蔡松年说道。

    蔡松年,本是汉人。他虽身在金国,却是不得已而投降。眼见两国交战,民生凋敝,生灵涂炭。他内心很是不忍。

    加上他本来对不能以身许国,对大宋抱有愧疚之情,心想不如以和平之道劝兀术罢兵。

    “似乎示人以弱,该当若何?”兀术内心也有罢兵的念头。但是对如何罢兵,罢兵之后如何处置,显然有更多思虑。

    作为金军统帅,他为宋人所痛恨;但是作为金国行台尚书省最高领导,他集军事、民政大权于一身,需要为金国筹谋更多的利益。

    孔彦舟、郦琼作为来自大宋的降将,却纷纷反对议和。

    “江南富庶之地,若等宋国经略妥帖,再度攻宋,恐怕不易。”孔彦舟劝道。

    兀术没有理会孔彦舟。

    他瞧不起这个降臣,兀术尊敬有文化的蔡松年,甚至愿意任用残暴的杜充。但是孔彦舟徒有其表,好色无赖,更重要的是孔彦舟素来没有能力,惯于混事。他留守开封,总揽后勤泛善可陈,让前线战场力不能支。

    “以我观之,宋国除却岳飞,不是碌碌无能之辈,就是自私自利之人。不如一鼓作气灭之。”投降不久的郦琼说道。

    郦琼投降了伪齐国,但是伪齐国皇帝刘豫被金国赶下台,伪齐国灭亡。他跟随伪齐的将领,又一齐归并到金国军队,充当灭宋的打手。

    “我意如此,奈何军力已经不足以支撑。”兀术道。

    众人又是无语沉默。

    兀术沉思着。他扫视着众人,等着谁有更好的建议。

    突然目光停留在完颜亮身上,这个素来好强的小伙子,此刻也没有什么话可以说了。

    好强?那能不能不示人以弱,而示人以强呢?

    宋国软弱,一心求和。不如先严词厉语警告一番,再给点小恩小惠,想必他们一定会被吓唬到。

    兀术把原来扣押在军营中的使臣莫将、韩恕放回,并带了一封书信,说道:

    本国推不世之恩,兴灭继绝,本欲偃兵息民,不料贵国背信弃义,情不由衷。乃敢不自量力,以抗天兵。

    今兹荐将天威,问罪江表,已会诸道大军水陆并进,师行之期,近在朝夕之间。义当先事以告,因遣使等回。

    惟阁下熟虑而善图之。

    兀术先把错误归在宋国身上,然后再威胁进兵,让赵构好自为之。

    赵构、秦桧收到兀术来信之后,惊恐不已。急忙写信告哀求和,派刘光远、曹勋等人前往兀术军营协商。

    兀术见赵构和秦桧已经中计,便提出了一系列的条件。

    他要求岳飞退兵;以淮水为宋、金两国的分界线;宋须每岁向金国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等等。

    赵构一心求和,照单全收,他委托秦桧全权负责议和事项。只要金人不加兵戈于宋,就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

    转眼间,又到了冬天。连临安都下起了雪,纷纷雪花控诉着无能的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