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贞观沉浮 » 第三十一章 与李二的见面续

第三十一章 与李二的见面续

    ,要如何回答李二的问话,总要编一个合适的理由才行,想了想道:“陛下,其实微臣并没有什么师父,如果一定要说是师父的那就只能是我谢伯伯了,陛下既然已经看过张伯伯上书的信,那也应该知道谢映登的存在吧,在代州城的时候我也跟张伯伯提起过。”

    “你是说谢科是你的师父?朕真得没想到,当年他不愿意接受父皇的封赏,坚决要归隐山林,只是后来被查出他是带着单雄信以及王伯当的儿子一起走的,父皇派人追上他,父皇爱惜他的才华,没有杀他的意思,但他坚决要带着那两个人走,父皇担心他们以后会造成麻烦,要留下那两个小孩,只是谢科极力维护,最终他保证在有生之年永远都不返回中原,父皇才放过他们,只是不知道他在塞外竟然聊出来你这样的一个人才,当年朕还是低估了他的才能,要是知道他有如此本事,说什么朕都得留下他,为朕所用。谢映登文武双全,尤其是他的箭术可谓是天下无双,看你小子也不像个会武艺之人,难道他就没想过叫你武艺。”

    “陛下,您看微臣的身体像是个能练武之人不,上天有好生之德,它给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也会给你打开另一扇门,臣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不适合练武,所以微臣从没想过要练武,有所取舍,方能有所成,一味的贪多反而容易嚼不烂。”我忽悠道。

    “呵呵,取舍,得失,你倒是看得清,小小年纪倒能看得如此透彻,当真了不起。朕当初打算让你来长安以后到将作监那边任职,毕竟你能造出马掌和贞观犁,在这方面能力不俗,只是后来你表现出来的才学,让朕甚为惊叹,再让你去将作监就显得有些屈才了,朕有心给你一份差事,奈何皇后说你年未及冠,还不适合担任重职,你现在的年龄,应该继续读书,皇后打算让你到国子监去学习,不知你有何想法?”

    李二说完,长孙皇后接过话道:“你如今还小,又没有什么根基,不懂朝堂的凶险,我怕你应付不过来,还不如先到国子监去学习一段时间,趁此时间好好磨练一下自己的心智,等你及冠之后再为陛下分忧。陛下爱惜你的才华,特地将你交给我管一段时间,等你及冠以后再归陛下管。”

    还有这种事,在未及冠之前,我归皇后管,她让我去国子监读书,那我还谋划个啥啊,等我及冠,李二都把东突厥给灭掉了,我怎么报仇,赶紧拒绝道:“臣谢陛下和娘娘的爱惜,只是臣有自己的考虑和打算,臣并不想去国子监学习,因为臣觉得,国子监过于重视儒学,而对兵学,农学,医学等其他学问并不重视,甚至抵制,这种情况并不好,每一样学问的存在都有它的用武之地,而且在臣看来儒学这么多年来并没有取得什么样的进步,所谓的儒学大家,也只知道抱着老祖宗留下来的学问,一味的去学习前人的知识,缺少了开拓精神。”我顿了顿继续道:“臣曾对儒学进行过研究,儒家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仁义礼智信怒忠孝悌,以仁为核心,为政以德,克己复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民贵君轻。儒家学说的作用我就不说了,陛下和娘娘都是学识渊博之人,自然知道,臣就说说儒家学说的弊端,也仅是我个人的看法,不知陛下和娘娘可愿意一听?”

    李二还没说话,长孙就开口道:“你说说吧,我也很想听听你这位奇才会有怎样的看法。”

    皇后娘娘都发话了,李二爷只得同意道:“既然皇后想听,那你就说说吧,朕也想领教一番。”

    我行了一礼道:“尊娘娘旨意,儒家学说自从产生后,有孔子,孟子,荀子的先秦儒学,后有董仲舒的独尊儒术和天人合一思想,一直发展到如今,儒家思想也滋生了一些弊端。第一,孔子提倡学而优则仕,这个理念本身没错,但发展成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发展成读书人整天孜孜以求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为官为上的观念,就是一种错误。第二,儒家思想过分强调道德修养,在社会治理上强调德治为主,法治为辅,这实际上造成了德治无德,法治无法。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孟子说要内圣外王,这种道德理念固然可以培养出正人君子,固然可以培养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但是由于过分强调自律,过分强调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让他律没有生存的土壤。儒家在性善论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泛道德主义。事实证明,道德只能管人的上线,而法治管人的底线。儒家学说只有上线的提倡,没有底线的限制,最终造成整个社会严重缺乏法治思维。第三,儒家思想过分强调个人在集体中的遵从地位,抹杀了人的个性,从而使整个社会缺乏创新力。在宗法制的背景下,儒家思想强调义利之辨群己之辩,强调个人在集体中,要守规矩做贡献,从而严重制约了个人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儒家思想是禁欲的思想。第四,儒家思想过于强调现实主义,强调人文知识,忽视自然科学,缺乏理性的科学精神,把科学发明视为奇技淫巧,就好比臣发明马掌和贞观犁,肯定有不少儒学大家不屑一顾,但实际上这些东西对我大唐,对整个人类的发展都有巨大的贡献作用。第五,儒家思想发展在传播中,后人常常曲解其中的意思,比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现在大家都将其读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解释的意思是“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孔圣人一直强调有教无类,又怎么可能说出这样的话,联系本句出处的上下文,我认为正确的读法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此一来,意思就完全变了,也更能提现孔圣人的思想。”

    我只觉得口干舌燥,喝了口水,见他俩沉思起来,过了片刻,我继续道:“陛下,娘娘,臣刚刚所说的只不过是我个人的看法,臣认为任何学说,任何技术,都应该适应潮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儒学这么多年以来,却并没有取得什么样的进步,抱残守缺而已。一个国家,一个帝王,应该重视所有的学说学派,只要是有利于国家,能为我所用的学说,都是好的学说,大唐的利益高于一切。”

    李二沉思良久够对着我行了一礼道:“朕自幼开始学习儒学,却没有你看得透彻,朕今天真的受教了,你说得不错,大唐的利益高于一切,只要是能为我所用就都是好东西。没想到你的一番说辞,能说得如此深入,足见你在这方面下得功夫不浅,不知道外面的读书人听到你的这番大论,又会作何感想,哈哈,果然是我大唐的英杰,观音婢,看来再让他去国子监读书确实不妥,朕一时还不知道该如何安排你,等朕想好了先,你先回去吧,过几天是皇后的生辰,记得来参加,你在长安城的府邸朕已经给你准备好,一会会有人带你过去。你先回去好好休息吧。”

    我起身告辞离去,刚到门口,李二又道:“你真的喜欢尉迟恭的女儿?朕可以为你做主,赐婚于你。”

    又提这事,我赶紧转身道:“陛下莫要再拿这事开玩笑了,臣真的没那意思,也从来没见过尉迟将军的女儿,臣先告退了。”

    快步离开,后面传来李二的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