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秘境一 » 第贰章:第一节:夤夜观天象 4

第贰章:第一节:夤夜观天象 4

    船头上船夫一边用力划着竹篙,一边引导着航向,看这位船夫大约四十多岁,身材佝偻而显得有些矮小,整日在江河上风里来雨里去,使得皮肤粗糙而黝黑,他头上戴着一顶蒿草围成的草帽,粗布衣衫上打满补丁,在补丁的衣衫外面披着一件蓑衣。腰间挂着一个盛酒的葫芦,葫芦外皮的包浆被摩擦的铮亮。

    他也不与三人说一句话,眼睛只是盯视着河对岸,不时地打开酒葫芦仰头猛灌几口老酒,一只手紧紧握着竹篙,神态有些紧张。

    船尾掌舵的船夫三十多岁,面色黝黑而粗糙,粗犷的膀大腰圆身架使他显得五大三粗,满脸横肉中一张大嘴张开时露出满口黄牙,下巴是密匝匝粗硬的短胡茬,与身材佝偻的船夫一样也穿着打满补丁的粗布衣衫,腰间也挂着一个酒葫芦。

    渭河此处河面不算太宽,河面上也没有别的船只,在静谧的深夜里,只听到木船船身拍打着水面的声响。

    这艘木船正飞快驶向南岸,因为顺流而下,两个船夫不费太多力气,后舵只消把控好方向,流淌的河水自然会裹挟着木船向前驶去。

    在两位船夫熟练的掌舵下向着对岸渡口点着的灯笼亮光处而去。

    经过一柱香工夫,很快木船便靠近了对岸离渡口不远的岸边,满脸横肉的船夫纵身跳上岸,接住身材佝偻船夫抛来的缆绳,将缆绳绑扎在岸上的一棵树上稳固住船身,再跳回船上拿出木踏板,将木踏板横放在船头与岸上之间。

    彭飞在佝偻船夫的手中付过船资。

    李仙宗对船夫道过谢后,与彭飞、安跃在船夫搭好的木踏板上,各自牵着马匹先后上了岸。

    对他们三人的上岸离去,李仙宗感到身材佝偻的船夫明显地松了一口气。

    渭河南岸渡口,

    从渭河南渡口至长安还有五十多里路途。

    三人又骑上了马匹,三声“驾”喝声过后,又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往长安。

    ~·~·~·~·~·~·~·~·~

    【后庭花破子·疑踪谜团】

    夜色蒙沉然。

    暗浮影驳斑。

    是非纡直辨,

    疑踪绕谜团。

    绪千端。

    谁堪寻索,

    未眠映晚间。

    ~·~·~·~·~·~

    正打马往进间,就来到了阿房宫遗址处。

    李仙宗三人来到此地时放慢了行进速度,在阿房宫遗址“上天台”的建筑群中,观看着夯土台基上的二十余处遗存的宫殿柱基与墙根,马蹄踏过处,筒瓦、板瓦、瓦当、石砖、圆形的陶质制件、漏斗、原石柱础等遗物随处可见。

    正在昏暗的月光下观看遗址的核心一座高台宫殿建筑,对所残留的断垣残壁处感怀时。

    看见一伙蒙面黑衣人从对面骑马急驰而来,速度极其之快,就在双方交错之间,只见对方人群之中一人全身笼罩在黑袍之下,浑身散发着极寒之阴气,匆匆一瞥间。虽然看不见此人的面貌,但在黑袍笼罩中,仍然还是能感受到此人阴森森幽灵般的目光。

    这伙蒙面黑衣人在一位目露凶光的大汉带领下,一眨眼之间转入了高台宫殿建筑的残壁断垣后面,随着马蹄声远去,不见了他们的踪影。

    李仙宗对着这伙蒙面黑衣人离去的方向楞了一会神。

    这时倒是安跃先开口道:“好阴森的目光”

    彭飞接口道:“就是,就是,哎,不对。我没看见黑袍人的脸与眼睛,怎么会有被他阴冷的眼光盯着的感觉?奇怪,甚是奇怪。”

    安跃此时也在一旁只是连连点头。

    李仙宗他们在谈话中也驱马驰离了阿房宫遗址。

    从阿房宫遗址又策马骑行了三分之一个时辰,三人来到了长安城延兴门外。

    此时天快寅时。

    宫城中承天门的晨鼓敲响了每天的第一声,长安城中各处的晨鼓在承天门的第一声鼓响过后,都相继响起,城郭外闻得晨鼓声浪慢慢向城外由远及近地过来。

    延兴门此时也在晨鼓声响中,厚重的城门被守门士兵们徐徐打开。

    早候在城门外的波斯、大食、突厥、回鹘等国及汉人的商人们,早已急不可耐地拖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举步进城。

    此时李仙宗他们三人也跟随着商贩旅人的步伐,正要进城之际,忽见护城河外的树林内人头攒动。客商旅人纷纷在喊叫:“杀人啦,杀人啦。”